留下来的才是真的│伊朗皇室珠宝
导读: 每一个女孩在自己幼年时候,多半幻想过戴上公主、王妃或皇后头上的冠冕,而这个珠宝冠冕的抽象与实际的重量却可能是我们任何人都承受不来的。 作者 《大寫的蘿菈》主笔Laura La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留下来的才是真的│伊朗皇室珠宝"分享给大家!
每一个女孩在自己幼年时候,多半幻想过戴上公主、王妃或皇后头上的冠冕,而这个珠宝冠冕的抽象与实际的重量却可能是我们任何人都承受不来的。作者
《大寫的蘿菈》主笔Laura Lan蓝思晴为华语圈知名钟表珠宝评论家,专精机械钟表赏析,亦对珠宝、生活、文化与艺术等各领域皆有着独到的见解。创办《引想力工作室》从事专业文案、顾问、讲习等工作。
常常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皇宫馆藏,我多半对某些皇室用品感到乏味,千篇一律、差不多样貌的佩刀、权杖、皇冠以及皇宫家私,不过就算如此,要在欧洲参观到这些东西,都不算是太难的事情,顶多每周避免周一闭馆日,多半正常开放时间都还是随时可以购票参观。
但最近有一个博物馆引起我强烈的兴趣: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Museum of the Treasure of National Iranian),这个博物馆只开放周末两日与周一、周二的下午两点到四点半(只有两个半小时),而这个博物馆还是在伊朗中央银行里头,门票不贵,也才20万伊朗里亚尔(约30人民币),不过我猜这会是人生中最向往却又不太可能前往的博物馆之一。
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位于伊朗中央银行里。
这个博物馆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引起我强烈的兴趣?可能要从两件事讲起:今年四月开始梵克雅宝在北京的民生美术馆展出主题为《雅艺之美》的珠宝展;以及同样在北京举办,于故宫午门展馆进行展出的阿勒萨尼收藏的特展:《铭心撷珍》。
梵克雅宝于民生美术馆举办的《雅艺之美》珠宝展。
一次看过两个特色迥异的展览,一个完整呈现梵克雅宝一世纪以来的珠宝设计杰作;另一个却是各种丰富多元却难以掌握全貌的珍宝文物,却同时让我对中亚一带的珠宝珍品产生浓厚兴趣。
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
说回伊朗皇室的国家珍宝博物馆为什么会设在国家中央银行里?这得从16世纪伊朗萨法维(Safavid)王朝(西元1502-1736)说起,据说这个王朝拥有的宝石重量与数量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从周围国家经过收购、领地取得等途径得来的珠宝一直保留到现在都是伊朗非常重要的资产。这些资产在20世纪末代皇室瓦解后全部归国家所有,并且有部分重要宝石是属于伊朗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储备金,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些重要的宝石或珠宝作品一直留在伊朗不外流的重要原因,也因此我们对伊朗皇室的珠宝收藏,在1990年开放参观前都了解甚少。
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藏有大量伊朗皇室收归国有的珠宝珍品。
在伊朗所有的宝石收藏里头,有两个最重要的钻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产地都来自印度的Koh-i-Noor以及Darya-i-Noor,但却分别遭遇到不同的命运。前者〝光之山〞辗转经由英国殖民统治旁遮普邦而转为英女王所有,目前展示在伦敦塔内设的博物馆中;后者〝光之海〞则留在了伊朗并装饰在皇冠之上,现在则是在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公开展示。
来自印度的光之山(Koh-i-Noor)钻石被镶嵌在英女皇的皇冠上,现藏于英国伦敦塔内。
〝光之海〞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粉红钻石重达182克拉,是1739年伊朗纳德王朝(Nader Shah)入侵北印度时的战利品,伊朗拥有大批的珠宝资产,但也因为伊朗的历史一直都在侵略、被侵略中分分合合,因此其王朝拥有的珠宝所有权也常在不同国家与王朝中转移。1747年纳德王朝的君主被刺杀,伊朗本土呈现分裂的状态,其中桑德王朝(Zand)统治了部分的当时伊朗国土,这一枚〝光之海〞也在桑德王朝的资产之中,不过桑德王朝只持续了44年,其末代君主甚至曾试图将〝光之海〞出售。
巴列维王朝的创建者礼萨.汗(Reza Shah),在1926年加冕时将光之海镶在军帽上。
当时驻扎在对英国贸易的波斯湾港埠的波斯商人,并不愿意接手这一单烫手山芋,却也促成了英国商人对这一枚知名钻石的好奇与兴趣,并纷纷有人前往议价。当时英国公爵Harford Jones Brydges就慕名前往一探,根据公爵的日记记载,当时议价过程十分漫长,因为无法让他亲眼看到宝石,却要他先行观看一个模仿〝光之海〞大小的水晶仿制品进行估价,公爵出价太低但却只想求看一眼,经过多次辗转,公爵终于见到了当时王朝末代统治者,并且亲眼见到了〝光之海〞本尊,他形容这一枚钻石〝没有想像中的深粉色,淡淡的色彩净透地让人几乎忘了它是珍贵的粉红钻石〞,这位末代桑德王朝统治者本打算连同一枚叫做〝月之冠〞的钻石一同出售,英国公爵几番精打细算,并且已经在心中盘算如何重新切割这两枚钻石,不过到最后都因为价格谈不拢而未成交,有幸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伊朗见到〝光之海〞惊人的风采。
传奇的Darya-i-Noor光之海现藏于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
〝光之海〞有个胞妹叫做〝眼之光(Nur-ul-Ain)〞,根据1642年法国一枚珠宝商Jean-Baptiste Tavernier的日记记载,〝光之海〞有可能与〝眼之光〞本是同一颗钻石,他将其称为〝钻石巨桌(Diamanta Grande Table)〞,据知〝眼之光〞重量为60克拉,现今也存放在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里,〝眼之光〞相较于〝光之海〞就更加有名气了,因为20世纪〝眼之光〞重新被设计镶嵌的皇冠,其手笔出自于著名的美国珠宝商Harry Winston海瑞温斯顿。
眼之光经Harry Winston重新设计镶嵌于冠冕之中。
〝眼之光〞被拿出来镶嵌成皇冠是为了巴列维(Pahlavi)王朝的末代国王于1958年第三次结婚,预备给法拉赫王后佩戴的。在所有的珠宝商之中,Mahammad Raza Pahlavi巴列维国王选中了Harry Winston,创造出中央卵形切割〝眼之光〞粉红钻,旁边围绕着324颗粉红、黄钻及无色澄净梯形切割的钻石,据估计这些围绕着〝眼之光〞的钻石总重达14到19克拉。
巴列维末代国王的第三任王后法拉赫在婚礼中佩戴了眼之光冠冕。
不过在〝眼之光〞被镶嵌成冠前,法拉赫王后是先得到了也是由Harry Winston设计的祖母绿冠冕,这一只由七颗祖母绿宝石组成的皇冠,其重量从65克拉到10克拉不等,其铂金底座上镶嵌梯形切割透明钻石,Harry Winston为了衬托出七姐妹祖母绿的尊贵,特别以重量约10克拉大小不一的粉红、黄、透明钻石镶嵌,与〝眼之光〞不同的是,这些衬托用的彩色钻石,体积都不小,据说这也是后来法拉赫王后说起这一枚冠冕太隆重无法日常佩戴,〝眼之光〞才诞生。不过这应该也是谣言,因为〝眼之光〞与七姐妹祖母绿冠冕的完成时间都是在婚礼前后。
拉法赫王后其中一个镶嵌有7颗祖母绿的冠冕亦是出自Harry Winston。
1950年代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经常受到媒体访问,并且也常常在欧美杂志封面出现,这也使得伊朗皇室一向显为人知的珠宝收藏受到关注,虽然法拉赫王后与巴列维国王的婚礼受到了极大的注目,但其实巴列维国王的前两任妻子在珠宝上的品味也不输法拉赫王后。
巴列维国王的第一任王后Fawzia Fuad茀丝亚公主(左)与第二任王后Soraya Esfandiary-Bakhtiari(右)。
巴列维王储的第一段婚姻纯属政治婚姻,为了埃及与伊朗两国的和平与利益,巴列维王储与埃及茀丝亚公主(Fawzia Fuad)在婚前只见过一次面即闪婚,在开罗举办的婚礼也未曾留下更多的资料,由于两国结合联姻的重要性,埃及国王在婚后便带著这对新人在埃及国内巡回,让埃及子民〝观赏〞这对壁人。不过两人的差异也造就了后来婚姻的结果,婚后因两人互不识对方母语便一直都以法语交谈,据说茀丝亚公主也一直不适应伊朗的皇室生活,一直非常思念埃及。
巴列维王储于1939年迎娶埃及公主Fawzia Fuad,是当时受到国际瞩目的世纪婚礼。
1939年成亲到1945年单方面先在埃及申请离婚,短短的六年婚姻茀丝亚公主并不快乐,最后先是搬回埃及单方面申请离婚,又等了几年后才得到伊朗国家方面的离婚许可才得以自由,而与巴列维国王所生的女儿也在离婚时被要求留在伊朗成长。
原为埃及公主的Fawzia Fuad茀丝亚公主在服饰与珠宝都拥有相当高的品味。
茀丝亚公主的美丽只留在了众多当年的黑白照片里,不过她在服饰与珠宝的品味皆十分高尚,据说她是高级订制服设计师Jacques Fath的作品爱好者,也钟情梵克雅宝的珠宝作品。也许是公主实在长得太美其品味也非一般,她留下所有的黑白照片中,在珠宝搭配上似乎都比较简单,只有一套佩戴最著名、由梵克雅宝设计的一套尖扇形冠冕与成套的耳环、项链的黑白照片,让人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茀丝亚公主所佩戴的钻石冠冕由梵克雅宝制作。
茀丝亚公主曾经于1942年上了美国《Life》杂志封面,顿时成为当时世界时尚的著名品味代表人物,甚至被称为〝亚洲维纳斯〞,但随着短暂婚姻结束后,茀丝亚公主虽保留了埃及公主的身分也回到了埃及,当初的婚礼佩戴的珠宝更是无人知晓。
茀丝亚公主登上1942年九月《Life》杂志封面。
巴列维国王的第二任妻子Soraya Esfandiary苏瑞雅王后,也是梵克雅宝的爱好者,在北京的《雅艺之美》展览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向梵克雅宝订制的含羞草胸针与耳环、流苏耳环、绳形耳环与扇形耳环等,这些带有中亚风格的异国情调设计,在梵克雅宝擅长精致法式图腾的作品中,独树一格。
照片苏瑞雅王后佩戴由梵克雅宝制作的Mimosa含羞草胸针。
可苏瑞雅王后虽然得到巴列维国王最多的爱,甚至许多观察家认为她是国王众多女人中的最爱,但却鲜少有人提及其为婚礼准备的冠冕与珠宝。据说国王在订婚时赠予她的订婚戒为22.37克拉的钻石戒指,盛大的婚礼上来自各国赠予的华贵礼物,她穿着迪奥设计制作的羽毛礼服,搭配前朝公主留下来的一套祖母绿冠冕、耳环与项链,不过这套珠宝也几乎没有人再讨论过。
苏瑞雅王后与巴列维国王于1951年结婚,婚礼当天苏瑞雅王后穿着华美的羽毛礼服以及整套镶嵌祖母绿的冠冕与饰品。
苏瑞雅王妃与巴列维国王的相遇是透过友人推荐,当时只有17岁的苏瑞雅王妃有一半德国血统,并且在伊朗、德国两地生活过,两人的相遇十分合拍,但也许是老天安排,苏瑞雅王妃去到伊朗准备婚礼时,就开始久病不起,据说巴列维国王在她卧榻时,每天都在她的枕边放上一件珠宝讨她欢心。
苏瑞雅王妃拥有不少梵克雅宝的珠宝作品。
苏瑞雅王妃婚后受到皇室内的各种排挤与不认同,主要原因也是苏瑞雅王妃的混血血统以及他们的婚姻七年内未曾有过后嗣,当时已经有一个女儿的巴列维国王,被众人期待小王子能够透过这次婚姻诞生,压力可想而知,最终国王不抵众议决定离婚,苏瑞雅王妃也只能年纪轻轻地又离开了伊朗,很多年后遇到了一位伴侣却又因其早逝而孤身一人,对照爱情与珠宝,好像都一样去留不由人。
展出于梵克雅宝《雅艺之美》珠宝展中原属苏瑞雅王后的饰品。
如果对照了巴列维国王的前两位妻子,第三位在真正意义上与国王白头偕老的王后法拉赫(Farah Diba),在婚礼上就受到百般宠爱。先是两套如前述Harry Winston设计制作的全套冠冕、耳环与项链珠宝,另外在其加冕为王后的典礼上的加冕皇冠,更是在珠宝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件珍宝。
法拉赫王后是伊朗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经皇室加冕的王后,其加冕皇冠更是大有来头。
这套由梵克雅宝设计制作的豪华皇冠,在制作过程中极其复杂,从成品看来集成梵克雅宝各种细致工法与优雅构图,但却又是梵克雅宝少见的堆砌华丽的巨作。当时由于伊朗所属的珠宝与宝石都收藏在其国家中央银行,属于国库财产不得出境,因此梵克雅宝必须远途先行在巴黎制作出冠冕座架,再前往伊朗反覆比对宝石形状与镶上去的效果,光是这样周折往返的路途,梵克雅宝传人皮埃尔‧雅宝(Pierre Arpels)和工作人员就去过了伊朗首都德黑兰20多次。
梵克雅宝传人皮埃尔‧雅宝先生为了制作法拉赫王后的加冕皇冠,多次飞往德黑兰进行设计细节的修正。
宝石无法移动,只好由工作组一个个将其对照伊朗的国库编号绘制记录,并且将所有宝石的精确大小以蜡膜先行在德黑兰做好,以这样的方式反覆比对、精确的对模,最后在德黑兰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镶嵌完成。想想民航客机是在1970年以后才逐渐普及,当时梵克雅宝能够把这个任务完成,实在是现在事事都相对便利轻松的我们难以想像的。
法拉赫王后于1967年接受加冕的冠冕与身上所佩戴的珠宝皆由梵克雅宝所制作。
这副冠冕的复制品也在梵克雅宝北京的《雅艺之美》展览里展出,也是此展览中最重量级的作品。不过即便法拉赫王后风光出嫁,但最后也因革命内乱而颠沛流离,这些她曾佩戴的珠宝,也全都充公归回伊朗国库。
法拉赫王后加冕后冠的复制品,展出于梵克雅宝《雅艺之美》珠宝展中。
中亚的珠宝宝藏丰富且巨多,伊朗王朝的钻石与祖母绿很多都来自于印度王国的资产,而祖母绿的体积大且成色扎实内含物少,在苏瑞雅王妃以及法赫拉王后的冠冕上都有巨大的祖母绿做基调。在西方的珠宝设计中,宝石经常要〝省着用〞,因为巨大的宝石十分少见,且不容易取得,但在伊朗皇室的这些珠宝收藏里,我们却常见各种宝石铺张华丽地被运用:巨大的钻石、珍珠、祖母绿、彩色宝石等等。
现藏于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的伊朗国王冠冕。
有这么一段不知是否为真的文献提到:一位英国商人Jonas Hanway在1744年的时候曾经拜访伊朗当时纳德王朝的国王,因为慕名其四套以珠宝镶嵌的马具,也深知其为彰显战绩功勋,常常是佩剑与盾牌都镶满了巨大的宝石,商人前往求见四套分别以珍珠、红宝石、祖母绿、钻石镶成的马具,见到那些炫幻的大宝石,却以粗略的方式镶上马具,Jonas Hanway当场提出愿意帮助国王重新妥善的镶嵌这些珠宝,但是国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如此不去讲求工艺只是将宝石当成战利品以展现盛气,实在也只有拥有极富裕宝藏的人才会有的气魄。
藏于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的镶钻佩刀。
甚至纳德王朝国王的一副盾牌上镶满了祖母绿、钻石与红色尖晶石,重达225克拉,不亲眼见到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这么奢侈使用宝石的物件。近代珠宝经常提及印度风格对其设计的影响,但却少人提及伊朗王朝的波斯风格是否同样占有一定的影响力?
镶满了大颗宝石的伊朗纳德王朝国王的盾牌,目前藏于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
我想,也许伊朗王朝之于珠宝设计,大概就是那种豪气不遮掩的宝石魅力,神秘深不见底的丰富宝藏,恐怕将永远是所有其他知名珠宝品牌恨自己不能够逢时共赴的遗憾吧,不过这样不再复见的巨大宝石们,恐怕也只能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传奇了。
藏于伊朗国家珍宝博物馆内的孔雀宝座,上方镶嵌了数量惊人的各式宝石。
关于印度珠宝作品,以及北京故宫的阿勒萨尼收藏的特展:《铭心撷珍》,我们就留待下回说说。
梵克雅宝《雅艺之美》珠宝展
展览地点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