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镜弥补胃肠镜盲区 能检查还能直接治疗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小肠镜弥补胃肠镜盲区 能检查还能直接治疗"分享给大家!
■廖木兴/图
不管是在体检还是在医院的专项检查中,内镜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说到内镜,很多人能说出胃镜、肠镜,甚至胶囊内镜,但却对小肠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专家表示,小肠镜可以用于检查和诊断各种小肠病变,还可以直接治疗P-J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肠道狭窄等。
■新快报记者 梁瑜
小肠镜可检查各种小肠病变,还可直接治疗
“小肠镜不仅可以用于检查和诊断各种小肠病变,还可以直接治疗。”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性肠病学组内镜Club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郭勤副主任医师表示,随着医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小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和诊断小肠病变,还可以开展很多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其具有独特优势。
胃镜一般多用于胃、十二指肠病变的筛查,肠镜多用于直肠到回肠末端病变的筛查,两者中间有一段5-7米的小肠属于胃肠镜盲区,可以通过小肠镜进行检查。小肠镜观察的是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
哪些情况需要做小肠镜?郭勤建议,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小肠)出血及缺铁性贫血、怀疑有小肠肿瘤或增生性病变、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怀疑小肠克罗恩病或肠结核、不明原因腹泻或蛋白丢失、小肠内异物、手术时协助外科医生进行小肠检查、已确诊的小肠病变治疗后复查,以及相关检查提示小肠存在器质性病变可能者,可以考虑接受小肠镜检查。
而小肠镜还有直接治疗的优势。“包括在小肠镜下止血、取出异物、切除良性肿瘤-息肉、小肠狭窄的内镜扩张和切开、小肠血管瘤内镜下治疗等。”
在P-J综合征、肠道狭窄等治疗上有优势
近年来,内镜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合并肠腔狭窄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郭勤称,目前,中山六院已经开展了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EBD)、内镜下小针刀狭窄切开(endoscopic stricturotomy with needle knife,NKSt)以及支架置入等内镜治疗手段。而在不久前,该院成功完成了数例高难度的小肠镜下微创治疗。“近期,我们在小肠镜下完成了3例P-J综合征治疗,还有炎症性肠病所致肠道狭窄等的治疗。”
郭勤介绍,P-J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黏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这种胃肠道息肉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长。息肉多为0.2-0.5cm大,但也有很大很小的,小的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的直径可达10cm,表面光滑、质硬,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P-J综合征有胃肠道息肉的共同特点,包括引起长期腹泻和便血,可导致贫血;当息肉发展成大型息肉时,可发生肠梗阻;也可因息肉过多或息肉牵拉引起肠套叠。肠套叠大多数可自行复位,如不能及时复位,延误较久可引起肠坏死。以往患者要不断开腹切息肉,现在,较大的小肠息肉可以通过小肠镜摘除。通常,在小肠镜下切除息肉后,患者无腹痛等任何不适,观察两天后就可以出院。她强调,P-J综合征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定期接受小肠镜下治疗。
炎症性肠病(IBD)的常见并发症有肠道狭窄。按发生机制来分,良性狭窄可以分为炎性、纤维性及混合性狭窄3种类型。炎性狭窄是由于肠壁充血水肿和肠壁增厚所导致,应用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多可缓解;而纤维性狭窄是慢性炎症反应长期反复刺激导致肠壁纤维化形成,通常药物治疗无效,大多需要外科手术干预。在小肠镜下完成肠道狭窄相关手术,相比于传统的开腹外科手术,小肠镜微创、出血少、恢复快,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