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分享给大家!
从小被各种玛丽苏偶像剧洗脑,灰姑娘和王子,便利贴女孩和霸道总裁,就连走路被车撞也是被高富帅撞得幸福晕掉。虽然深知家世悬殊,男主妈妈各种刁难,在经历种种曲折磨难和男主穷追不舍死缠烂打的坚持下,修得正果。灰姑娘收获爱情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长大了我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现实里并没有高富帅喜欢傻白甜,也没有白富美喜欢矮穷矬。就像有些女孩每天素面朝天头发油腻地窝在家里吃薯片还吵着嫁给胡歌。
自古联姻就有门当户对之说。很多人心想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老生常谈,其实现在想来也不无道理。我妈以前都总念叨好马配好鞍。门当户对除了刻板印象里的父母意愿,金钱权利,社会地位,成长背景,还有现代延伸出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匹配。
比如学识,才华,气质,个性等,在日久相处后的差异都显露无疑。电视剧里通过美貌的敲门砖跻身上流社会的灰姑娘,可以在短时间里学会跳华尔滋,可短时间里学不会流利的外语,对艺术的品鉴。
少年时期,我们青涩单纯,喜欢一个人特别简单。因为他是班长,学习委员,篮球队长,因为他长得好看符合你对小说男主的所有幻想。因为他每天帮你去图书馆排队感动了你,因为他单纯地对你说我喜欢你。那时候容易对一个人动心是最纯粹的萌动,从来不会去想他收入多少家里几口人有钱没钱,也哪里会知道出入社会后他的担当和懦弱。
所以校园爱情多数被扼杀在毕业季,走出象牙塔的同学被现实的残酷杀得措手不及。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艳羡且欣赏那些从学校走到婚姻的同学们,你知道他们是有多坚持多笃定才能走到最后。
很多朋友知道我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代购史,在大学的时候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我就开始做代购了,然后再到出国留学也尽量不问家里要钱,我也感激我爸跟他借钱要跟我算利息,因为这让我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对钱有了概念。
慢慢地平衡好了学业和我的代购小事业后,知道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她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信任。那时候就觉得我这么辛苦终于能让自己好过一点,而且当时最大的动力是不想让彼时的男朋友看轻。
倔强地以为我能和他一样。情侣间过节都会相互送礼物,他送我的东西在他看来就是日常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就成了负担,所以导致后来每次送他礼物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礼物太过轻薄,其实我送给对方的礼物对于我来说贵重到我自己都不舍得买。
这时我就意识到不管你怎么拼尽了全力,你也无法企及别人的高度。那种无力感,就像是溺水后什么也抓不住。长此以往,心理的压力让好强的我昭然若揭,不断怀疑和纠结这段感情,是不是一种良性的自然状态。
所以结局也昭然,换做现在的我,如果能在开始就看出苗头不自欺欺人,也不会耗费身心在一段无望的情感里。比起动定思痛的分手,轻而易举的结合才是草率啊。
从学生时代到现在,我也谈过几段恋爱。每段感情我都像跑马拉松一样倾尽全力又筋疲力竭,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终点但我始终相信会有到终点的一天。事实却不是这样,在这场全民马拉松中,多数人还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跑到半路上放弃的人很多,其中也有我体力透支放弃的时候。
后来我也慢慢明白,在遇到新的队友的时候,我就会看对方是不是旗鼓相当。后来我遇到我老公,我们开始之前就严肃地聊了这个话题,希望在这个年纪是以结婚为目的去谈恋爱。
婚后生活费用支出这一块我也并没有抱着一种“他都是我老公了就让他出”的心态,我也会share一半家用,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分对错没有教材,只是这是我最好的状态。
我承认在长大后的恋爱里,除了彼此相爱他对你好这些爱情最主观的原因,也会去衡量一些客观原因。虽然不是外貌协会,但要求对方不能长得歪瓜裂枣肥头大耳。
我没要求他月入多少但他至少有份稳定的工作能够支撑我们的小家,况且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收入,所以我对对方有稳定收入这方面最多的理解是,希望对方跟我一样,有自己为之喜欢奋斗的一份事业。
再者是两人是否能聊到一起,能有共同话题产生共鸣这点太重要了。就好比我这个年代听的是周杰伦,林俊杰,张惠妹,他的车里蓝牙音箱放的是刘德华郭富城。我们不仅是一起看电影的伴也能一起聊观影感,我们会互赠礼物收到礼物都极为开心而不是泼冷水说太浪费钱了。
我们可以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他爱买数码产品打游戏,我爱买包化妆品,咱也扯平了。大体三观一致,起码知道什么事情是彼此的底线。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亲善,对自己有要求。
在一起时相互依赖相互独立,分开时各自安好彼此挂念。谁都不是谁的附属品,能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彼此以最轻松最舒服的方式相处。
在男权社会里,很多人认为男强女弱是最好的家庭结构。女人最喜欢的那句“他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万一你不貌美,又好吃懒做,谁养? 而且我看来这种大男人主义的家庭里的夫妻关系是很不健康的。
女人的世界里只有孩子,灶台,她对先生的工作一无所知,她不知道公司里的明争暗斗,不知道商场的尔虞我诈,也不知道先生的加班晚回其实只是坐在车里听音乐一个人静了好久。
男人每天回家面对不修边幅的妻子,嘴里只知道抱怨婆婆,八卦邻居好友,嫌弃丈夫的薪水少还总是拿来和闺蜜老公做对比。男人回家衣来伸手翻来张手,从不做家务不辅导孩子学习,吃完饭碗一扔翘个二郎腿就看电视,在家里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彼此哪里还有新鲜感,你在对方眼里最美的一面都被时间和生活磨蚀得消弭殆尽。既然在婚姻里选择了不同的分工合作方式,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女人是,男人亦是,不要抱怨,不要抱怨。
母系社会毕竟还是属于少数民族。
《前半生》里的唐晶和贺函,是势均力敌的一对。唐晶从刚毕业的实习生努力做到公司高层,因为她想有一个平等的身份站在自己的男朋友面前。她也有权利去拒绝经融精英的同学的追求。
同样在得知贺函不爱自己的时候有底气华丽地转身,全身投入工作。所以很多人说,你看,两个人都剑拔弩张,一定没有结果。因为这种爱情里大家都在暗自较劲争取爱情的主导权,所以往往失败收场。
不得不承认是,但是我希望在一段残缺的爱情里都能像唐晶一样潇洒转身也不要像其他女人一样哭诉挽留。回过头看,贺函喜欢上的罗子君,是离婚后独当一面逐渐成熟的罗子君,而不是之前那个在乎磨花一双3000多块钱羊皮高跟鞋的小市民模样。
《欢乐颂》里很多人觉得强势的安迪和包包是势均力敌的一对,在包子妈妈那么挑剔和百般阻挠甚至是踩踏安迪底线的时候,她掷地有声地在婆婆面前放下狠话保全自己。其实我倒更喜欢赵医生和曲筱筱那对。
不论小曲在外面怎么横行霸道飞扬跋扈,在学识渊博的赵医生面前就跟只鹌鹑一样弱鸡。家世背景虽然比不上曲筱筱家土豪但赵医生也从不讨好,也从不怯场,在得知女朋友家的家变后小曲可能会一无所有时,他在对方的父母面前不卑不亢地说“我养她”还霸气地批评了长辈的过错。
明星夫妻里我倒蛮喜欢孙莉和黄磊。记得最后一次看孙莉演的戏还停留在《仙剑奇侠传》里的女娲后人,从此极少见到她出现在大屏幕前。我特别喜欢孙莉那种人淡如菊,不争不抢的气质,年过四十"三个小孩的妈妈,还活得跟少女一样。
家里事物几乎黄磊包办,所以我们知道的黄小厨的厨艺也是在平日为家人用心做料理累积的经验,从食物看出一个人的生活追求。黄磊每天也变着花样给老婆孩子做饭,并因此为荣。
孙莉生活里也没闲着,她本身就会钢琴,舞蹈,平日里她的微博也多数是和孩子,家人有关。这种生活看似平静无澜细润如水,实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了。
两个人各自担任了家庭里最好的角色,一个会工作又会做饭还爱老婆的男人,一个会生活把孩子教育得得体懂事,最主要的是还能保持容颜的不早衰的女人,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势均力敌。
民国时期的杨绛和钱钟书,林徽因和梁思成,蒋介石和宋美龄,都是极好的例子。
势均力敌,听起来是个火药味挺重的词。就像是高手博弈,我觉得更多的是乐趣,彼此间有乐趣才是维护爱情长久的秘诀。
生活里我们不需要和另一半一比高下,也不希望另一半妥协自己,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更是要脱下盔甲,呈现最柔软的一面。我希望的势均力敌是一种关系上的平衡,在对方的眼里或者家人的面前能有底气,不卑不亢,有自己的尊严。
什么爱一个人放下了尊严,那种强弱关系太明显注定谁先迈出第一步谁就输了,这段关系里你总是付出,也总是受伤。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整日诚惶诚恐,因为感动才在一起的爱情更是卑微。
为什么张幼仪勤勤恳恳为徐志摩屋里屋外打点,还怀了他的孩子,也难逃离婚下场。那个时候离婚比一纸休书还耻辱啊。她不过是少读了点书,在文艺青年徐志摩的眼里,不过是个裹脚的乡下妇女。他不能和她聊他的诗,她也不懂他诗里的意境,她要养家糊口,他要诗情画意。这种爱情,就是现实和理想的永无弥合。
《简爱》里有段话很好地解释了爱情里势均力敌的模样: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意。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不管生活怎么艰难,尽管我们都变成了自己年少时最讨厌的模样,但我还是希望你们都怀有对爱情的初衷,基于相互喜欢,用自己的小智慧把日子过成诗,哪怕是千篇一律的幸福,那也是好的。
愿你们都能找到,无需放下身段去取悦的真正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