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定期体检筛查,非常有必要!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女性定期体检筛查,非常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三大妇科肿瘤高发
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很多人“谈癌色变”,潜意识里把癌症和死亡画上了等号,但实际上,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还是有治愈机会的。
“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大约70%-80%都是肿瘤患者,其中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属于妇科肿瘤的三大高发癌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医务部主任兼肿瘤三科主任胡东晓主任医师说,在以往大家的观念中,妇科肿瘤多发于40岁-60岁的围绝经期人群,然而从近年接诊的情况来看,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中,她接诊过年龄最小的妇科肿瘤患者只有10岁。
胡东晓主任表示,女性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要重视,尤其是妇科肿瘤,越早发现,治愈的希望也就越大。
接种HPV疫苗后就没做过筛查 34岁年轻宝妈被查出宫颈腺癌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0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1万,死亡人数约5.9万。
“宫颈癌的病因比较明确,大多数宫颈癌的发生都是源于高危HPV病毒感染。所以,宫颈癌也是最容易被预防的恶性肿瘤。”胡东晓主任说,随着HPV疫苗的推广,接种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但要强调的一点是,接种了HPV疫苗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前的疫苗并不能全覆盖所有高危型HPV病毒型别,打了HPV疫苗以后,还要进行常规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意义在于——可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胡主任接诊过一位34岁的宝妈于女士,生完孩子过了半年,还一直存在阴道反复出血的症状。
第一次来检查时,胡东晓发现于女士的宫颈呈圆筒状,建议她做个宫颈癌筛查。对此,于女士表现得很吃惊:“我4年前就打过九价疫苗了,还需要做筛查吗?不可能是宫颈癌吧!”
胡东晓进一步询问得知,于女士自从打过疫苗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宫颈癌筛查。筛查结果和胡东晓预料的一样——于女士被确诊为宫颈胃型腺癌,这种类型的肿瘤发现比较困难,而且预后较差。拿到检查报告的时候,于女士一直在发抖,不相信自己年纪轻轻就得了肿瘤。
好在经过手术和放化疗治疗,于女士的身体逐渐恢复,目前情况稳定,生活如常。
“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能在病变早期进行筛查,就能阻止癌变的发生、发展。宫颈癌筛查的重点,是在无自觉症状时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早进行临床诊治,从而预防、阻止癌变的发生。”胡东晓主任说,和于女士有类似观念的人不少,都以为接种疫苗能替代筛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她建议,存在高危HPV感染病史的女性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如果HPV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双阴性,则可以每三年筛查一次。
大姐查出卵巢癌晚期后 两位妹妹紧急做了基因检测——均为阳性
体检可以发现某些妇科肿瘤的癌前病变,但是有些妇科肿瘤缺少有效的筛查手段,比如卵巢癌,这种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难发现。
我国卵巢癌新发病例近6万,且70%的病人在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不到30%。
“我在门诊中遇到过不少十几岁就确诊的患者,如果平时经常有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的,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做B超和肿瘤指标的相关检查。另外就是有家族遗传史的,比如家里有直系亲属患卵巢癌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明确患病风险,做到及时干预。”
胡东晓主任接诊过三姐妹,52岁的大姐因为腹痛来医院检查,发现已经是卵巢癌晚期,基因检测发现有BRCA基因突变。陪同前来的两位妹妹听说后也很紧张,当即就要求做基因检测,结果卵巢癌易感基因均为阳性。
经过专业的评估,两姐妹都做了预防性的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检测发现,二姐已经有病灶,为卵巢癌早期,小妹尚未发现肿瘤。
“好在她们两个人发现得早,把潜在的发病因素‘扼杀’在了摇篮中。”胡东晓主任说,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
虽然目前卵巢癌并无明确的预防手段,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卵巢癌的患病风险。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及时调整生活压力等。
2.在合适的时间生育,有相关数据显示,在26岁之前怀孕并分娩的女性比没有怀孕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低,足月妊娠、母乳喂养也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3.科学避孕,长期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
4.定期做妇科检查,建议25岁之后的女性每年定期做一次妇科检查。
5.基因检测: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卵巢癌的,建议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确定有无基因突变。
6.当发现小儿有性早熟或过早阴道流血,生育年龄妇女有闭经、月经紊乱、腹部包块、下腹痛等应到医院检查,争取治疗时间。
26岁刚结婚就确诊子宫内膜癌
31岁她儿女双全圆了“妈妈梦”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宫颈癌,且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子宫内膜癌以往常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70%-75%为绝经后妇女),发病平均年龄55岁,但也有一些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于这类患者,我们会尽可能为她们保留生育功能。”
胡东晓主任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杭州的陈女士,一次单位体检时发现子宫息肉,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切除手术,术后活检提示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当时陈女士才26岁,年初刚办完婚礼,夫妻俩正打算备孕。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对她打击非常大。
家人带着她的病理切片和检查报告跑了很多家医院,最终来到浙大妇院,希望能为她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
浙大妇院的专家们经过会诊,诊断陈女士为高分化子宫内膜癌IA期。幸运的是,她符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剂量孕激素治疗,陈女士的病情得到缓解,可以停药了。在肿瘤科和生殖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停药后,陈女士很快就通过辅助生殖手段顺利地怀上了宝宝。
浙大妇院为她制订了科学专业的保胎方案,孕期密切监测妈妈和胎儿的状况,让陈女士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两年后,陈女士再次怀孕。如今,31岁的她儿女双全,圆了“妈妈梦”,生活安稳快乐。
胡东晓主任说,和陈女士有类似经历的患者并不少。浙大妇院年均收治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2000余例,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的年收治量保持在600例以上。不少年轻患者经治疗后,都能成功妊娠并分娩健康宝宝。
“像早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在我们医院的临床治愈率达到90%-95%。”胡东晓主任说,就在前不久,一位已经治愈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杭州举办了婚礼,为了表示感激,还特地送来请柬邀请医生也参加婚礼。
“希望广大女性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接种疫苗、定期体检,无需‘谈癌色变’,但要重在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关爱女性健康
4月17日两院区将开展义诊
关爱女性健康,4月17日上午,浙大妇院湖滨院区、钱江院区将同步开展义诊。
湖滨院区义诊时间:上午 9:00-11:00
地点:1号楼1楼门诊大厅
专家:胡东晓、许君芬、吴晓东
钱江院区义诊时间:上午 10:00-11:00
地点:3号楼2楼产科门诊候诊区
专家:唐秋、屠晔强、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