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不在乎钱的人,可能只是装好人“上瘾”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那些说不在乎钱的人,可能只是装好人“上瘾”"分享给大家!
一直强调自己“不在乎钱"的人,往往最放不下钱。如果能放下对“爱钱”的评判,大方、真实地承认自己是在意钱的,我们就有力量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
你担心自己的阴影人格被发现吗?
我的一个朋友,琪,告诉我她读高中时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男生非常优秀,人长得帅,篮球打得非常棒,学业也相当出色。琪心里一直暗暗地喜欢他。
有一天,班上有两个与他们相熟的同学开他们的玩笑,说那个男生是不是喜欢琪,甚至激将说:“谅他也不敢承认。”结果,没想到那个男生真的走到琪面前说:“我喜欢你。”
琪当时说到这里的时候,盯着我的眼睛说:“你知道吗,他真的就这么说出来了。”
我能感觉到即使事隔多年,回想起当时的那一刻,她依然是意外的、雀跃的。但是,接下来琪却做了一个让自己无比懊恼的反应。当男生表白之后,琪面无表情地说了句“无聊”,然后拉起身边的女同学,说“我们走。”
留下那个男生独自站在那里,琪就这样逃跑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即使如今她早已为人妇、为人母,大女儿都快16岁了。除了深深的懊恼和愧疚,最困扰她的是这么多年,她都搞不明白当时自己怎么会有那样的反应。不仅伤害了别人,而且让自己悔恨不已。
其实,琪自认为奇怪的反应并不奇怪,那个反应只不过是那时低自我价值感的琪的一种自我保护而已。
保护什么呢?保护自己的理想形象(社会人格)可以不被打破,同时阴影人格(阴影人格,是指被人们藏在阳光背后,不愿意拿出来见光的部分。通常是更本能、更野蛮生长,不愿被社会文化教条和养育者标准制约的人格)不被发现。
把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压在心底大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状态。
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以至于很多人在关系中就会习惯性压抑。压抑不住了就爆发,或者为了避免有人会受伤,干脆疏离。
所以,当有一天发现彼此的心已经离得很远了,那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那些会把你淹没的巨大情绪都是过去由很多被忽略的、细小的情绪堆积而成的。
如果你习惯性回避,不去面对自己内在的感受,虽然这个感受可能很微弱,但是当某一天,如潮水一般的情绪突然在某个点猝不及防地爆发时,你再注意到,想要去阻止这个情绪的蔓延,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和那时的琪一样,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是喜欢装酷的,这个酷就是在那个年龄段的社会人格。这个样子才会显得强大,才会更容易融入同龄人。
而在酷酷的、反叛的社会人格之下隐藏的则是迷茫、混乱、无措、敏感……在那个男生表白的那一刻,琪的欢喜和慌乱同时被触发。她的潜意识很清楚,如果不快速用一个酷酷的背影斩断那一刻,她的阴影人格就要全面暴露在她喜欢的人面前了。她不愿意付出这个代价。
这种“心口不一”的双重信息是一种性格模式,是完全出于本能的。很多时候,头脑都没有意识到就自动运行了。所以,人们往往会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要做那样的事、说那样的话,但时过境迁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地轮回同样的模式。
有些人非常聪明、理智,但却会在某些时刻表现得很冲动,做一些在他人眼中看上去很愚蠢的决定,其实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人们到底会为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付出多大的代价?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写的小说《朗读者》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凯特·温斯莱特凭借电影《朗读者》中汉娜这个角色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二战”时期,汉娜的工作是纳粹组织的一名守卫。在故事中,汉娜自始至终最介意的,不是无法正视自己纳粹的罪行,她一直想逃避的,一直无法面对的,是她不认字的事实。
《朗读者》剧照
所以,她在面对升迁时选择了逃离,在军事法庭上为了掩饰自己不会签名,宁愿承担莫须有的罪名。为此,她宁愿被判终身监禁。
对大多数人而言,服刑远比承认自己不识字严重得多,但在汉娜心里,那是一个不可被触碰的脆弱层。她对不识字这件事介怀,甚至厌恶到极致,她无法想象自己以这样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
为了掩藏这个部分,她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很多人一辈子束手束脚,不敢追寻自己想要的,不敢拒绝自己不想要的,都是为了所谓的“名声”。
这个所谓的“名声”也是社会人格。
汉娜担心如果别人知道了她不识字就会看低她,根本是她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接纳自己的这个部分。她在内心深处是把自我价值感和认字这件事绑在了一起,所以她只有在假装自己识字的情况下才能在别人面前感觉有尊严、有自信。
她会被有知识的男主角米夏所吸引,但她无法真正和米夏建立起长久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伪装的基础之上的,无论那时他们的关系多么甜蜜、缠绵,汉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她的内心会一直惴惴不安,害怕有一天自己极力掩藏的会暴露在米夏面前。所以,她才会在米夏对她的爱非常浓烈的时候突然不告而别。她承受不了米夏有一天知道真相有可能会抛弃她的可能性,所以在那个可能性发生之前先行离开,这样她就不用受伤了。
《朗读者》剧照
其实,这个底层动力的结构和前面琪的故事非常类似,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所有评判的能量都是双向发挥作用的,只要我们保留评判,不管当下这个评判的对象是谁,这股力量就不仅会向外,也会向内消耗自己的力量。
如果只想活在社会人格里不接纳自己的阴影人格,就一定会表达混乱、矛盾的双重信息。不真实的时候是没有力量的,没有力量就没有影响力,只会不断地消耗关系中的信任。
戒除自己的“好人瘾”,真实地表达自己
评判金钱并不代表我们内在对金钱的需要和渴求就会消失。
一方面极力想树立自己大方、洒脱、不在意钱的形象;另一方面,内在又会因为金钱的损失而不舒服,就会下意识地想隐藏或者否认这个部分。
所有的自我隐藏和自我否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投射,当自己有金钱的清白感时,就会把“很计较钱”这个部分投射到伴侣身上,觉得是对方太计较、太在意了。
当A指责B很计较钱时,A就自然站到了关系中道德的制高点上:
指责别人虚伪会显得自己真实;
指责别人愚蠢会显得自己聪明;
指责别人自私会显得自己无私;
指责别人小气会显得自己大方;
……
指责的动作一旦做出来(无论是在语言、行为上,还是仅仅在心里腹诽),就成功地把我们不想自我面对的感觉丢到了对方身上。
如果能放下对“爱钱”的评判,大方、真实地承认自己是在意钱的,我们就有力量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不会在伴侣面前呈现双重信息,更不会把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部分投射在对方身上,让自己的伴侣成为那个“坏人”。
当一个人处在这种分裂的状态时,就会不断地传递双重信息。身边的人就会非常混乱,不知道该针对你的表层信息(我无所谓,我不在意钱)回应你,还是该针对你的底层信息(我很在意,我很生气)来回应你。
而混乱会带来不安,不安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疑惑和挫败,自然会在关系中后退,两个人心的距离就产生了。
承诺指的是为关系负责,为自己在关系里的全部感受负责,包括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很多破坏性的冲突看似是一件事引发的,但是往往在这个冲突之前早就囤积了很多没有被清理的负面情绪。
像这样的事情所引发的情绪太小,我们往往会忽视掉,但等到那些无法被忽视的、大的、如同潮水一般的情绪吞没自己时,我们才会看到,才试图转化,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关系中有清晰的边界:自己人,支持者,引领者,旁观者,竞争者……关系的边界无论是在生活中、情感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爱憎分明永远好过恩怨纠缠。所以,要感激那些直接拒绝你的人,这样永远好过那些含混不清的人,让你产生希望,投入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最后却精疲力竭、无所适从。
结束或尚未开始都是最好的结果,因为那都意味着有新的机会。最糟糕的是从来都不确定是否开始,也无法肯定是否结束,在这种茫然中慢慢消耗掉宝贵的生命。
所以,当你面对这种与你关系模糊的“好人”而无所适从时,请一定要对自己真实,哪怕做一次“坏人”,也一定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对方依然执着地要戴着这副“好人”的面具无法自拔,那么就请果断地远离他。
如果你自己有这种“好人瘾”,也请真实地表达自己。
带着牺牲和委屈所维持的关系一定是危机四伏的,而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面对你。你表现出来的迷人的无私和真实的自私会让身边所有真正想亲近你的人感到混乱,然后是无力和崩溃。
其实,我们还有别的选择。真正活得纯然而绽放的人,完全拥有来自内心的力量感,而不是依赖任何外物。只有这样,你才能与对方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联结,又彼此独立,自由而又平等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