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生气了总是问错哪里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女朋友生气了总是问错哪里"分享给大家!
女朋友生气了总是问错哪里
“我都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你错了吗?”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吵架,这成了最难答的问题。如果你说了,我错了。估计,接下来,就是:你错了?错哪了?(可是明明是女朋友不对)很多男生被搞的特别崩溃,索性就任你怎么“作”,索性就沉默不语。
然而,女生不理解的是:你觉得自己越来越生气,可对方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沉默得更加彻底,让沟通陷入僵局。沉默,可能是人类的互动方式中最令人费解,也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一种。这样的沉默在亲密关系中,可能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令人抓狂的。你在关系中遇过这样的沉默者吗?
为什么你越激动,他越沉默?
我身边也不乏感到对墙一般的伴侣无计可施的朋友,他们总爱问我:“他到底是故意气我,还是真不知道说什么?”我的答案通常是,两者皆有可能。沉默,有时是主动选择的策略,有时也可能是被动启用的防卫机制。下面来分别聊聊这两种情况。
情况一:沉默是武器,用来伤害你
故意的“沉默相待”是常见的情感操控方法,也是被动型攻击的形式。临床心理学家海芮叶.布瑞克(Harriet Braiker)认为,这种沉默是对对方的惩罚。当沉默成为策略时,背后有明确的目的:获取权力、表达愤怒、引起关注,他们也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包括对对方造成伤害。
在对方急切想要沟通的时刻,保持沉默的那一方,与情绪激动的一方相比,通常是处于权力上风的。至少在那次特定的沟通中是如此。因为比起对方,他们掌握着更多的讯息,感受到更多的确定性。他们大致清楚对方现在的感受,想要什么,以及期望自己做出怎样的反应,但是否予以回应的权力,却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此时,沉默是他们刻意给对方制造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对任何人都是折磨。
情况二:除了沉默以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对关系和对方的保护的本能反应。当沉默作为防御机制时,通常有三种情况:
1.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话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沉默者就已经抢先无效化自己的话。他们预设对方不会听,也不会理解自己,觉得开口没有意义。这种悲观的预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与过去负面的沟通经验有关系。
2.对情绪的焦虑,进入了僵住不动的状态
会遭遇沉默不语的,往往是让人感到一定压力的场景。比如谈论严肃的话题,或是对话的另一方情绪十分激动。一直以来,社会大众与研究者们都认为,人们在压力状态下会做出“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选择,或者投入战斗,或者转身逃跑。近年来逐渐有研究者指出,除了“战”或“逃”,人们还会出现一种叫“僵住不动”(freeze)的反应。
这是人们在面对巨大压力时的应激反应。在“僵住不动”的状态下,人们的表现与“战”或“逃”时的反应不同。此时,血压下降,行动与声音都被抑制,看上去可能如同昏死一般。这是最难以控制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沉默者可能真的由于过度紧张和焦虑而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任何话来。
过于恐惧和紧张以至于经常陷入僵住不动的人,也存在一些共通性。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更容易焦虑的人,是对情境做出灾难化的解读;也可能是对他人情绪更敏感,更容易被蔓延过来的情绪浸染的高敏感者;又或是自小没有习得处理冲突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得他们在这样的情境里格外如临大敌。
3.避免争吵
部分人误解沟通,认为争吵才是最糟糕的情况,只要自己保持沉默,双方至少没有吵起来。即使对方因为自己的沉默丧气离开,也比吵起来要好。如果抱有这种迷思,他们甚至会觉得沉默是还不错的计策,至少能让对方先“冷静下来”。
在一方沉默不语的沟通中,另一方往往处在试图打破沉默、情绪激动、迫切地想让对方开口的状态。两个人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这通常出现在两人产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刻。
“要求—退缩”模式最常被放在亲密关系和婚姻中研究。在这种模式中,一方扮演着“要求者”的角色,另一方则是沉默的“退缩者”。“要求者”是寻求改变、讨论,或是问题解决方案的人;“退缩者”则是希望结束或是回避问题讨论的人。在这样的沟通情境中,“要求者”和“退缩者”是固定的搭档。
在对情侣或夫妻的研究中发现,女性更常扮演“要求者”,而男性更常扮演“退缩者”研究者普遍认为,导致这种性别差异的并不是天生因素,而是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有关。研究者还发现,在一段呈现这样沟通模式的关系中,“要求者”总是更想要改变的那一方,不论是改变这种模式,还是改变对方,要求者通常也都是关系中更痛苦的那一方。
虽然身在其中的“退缩者”也会感到痛苦,但沉默和退缩对于他们来说,是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至少短期是有效的。他们看似在承受着“要求者”的情绪和指责,但并不像“要求者”那般困惑、无助和无计可施。沉默者在这个场景中拥有着相对更高的权力位置。研究者认为,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是沟通中的双方认为变成这样是对方的问题,是对方的行为促成了这种模式。不论是“要求者”还是“退缩者”,在问卷报告中都会说自己是“不得不这样做”“只能这样做”。
另外,“要求—退缩”的模式极易演变成恶性循环。一方越是提出要求,对方就越是回避;一方越是急切地想让另一方开口,另一方越是难以开口。双方的情绪、负面反应和未解决的矛盾都会不断累积,“要求者”因为要求从未得到满足,所以越来越困惑、愤怒和急躁;而“退缩者”对伴侣,只会越来越紧张、焦虑和恐惧,于是只能沉默。
逐渐地,“要求者”在沟通中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怨怼,对“退缩者”的退缩做出多种解读,在原本的矛盾基础上附加对沉默的批判。如此一来,“退缩者”只会更想逃。无论“退缩者”如何表现自己不断受到逼迫,研究指出,沉默者是在这类情境中享有更多权力的人,而要求者才是寻求关系中新状态的那个人。很遗憾地说,“在乎的人更容易输”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关系结束后释怀的机率也要更高,因为认为自己尽力尝试了)。
保罗.施罗德(Paul Schrodt)和保罗.维特(Paul Witt)对总计超过一万四千人的七十四个关于“要求—退缩”模式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他们发现,呈现出这种沟通模式的伴侣对关系满意度更低,与伴侣间的亲密度和信任感也更低,更容易出现冲突,交流更少。
一旦建立这种沟通模式,“要求者”和“退缩者”都会更频繁地感受到愤怒、焦虑、忧郁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要求者”还会时常产生被遗弃感和被拒绝感。这种有毒的沟通模式,长期持续会对双方造成生理上的影响,包括损害两人之间性生活的品质。
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中,伴侣间的争吵如果能够以双方达成共识为结局,这段争吵就会很快被遗忘。幸福的情侣并不像他们所回忆的几乎没有争执,只是顺利忘记了被好好解决的矛盾。也只有当下就被解决的矛盾,才会更快地被遗忘,不再继续影响两人的关系。
处于“要求—退缩”模式中的人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是要求的一方
对“要求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沟通出现疑似征兆时清楚意识,并控制自己不要进入模式之中。当对方开始退缩时,情绪本能会推动你,以更激烈的形式提出要求,但这时要求可能逐渐脱离了沟通的目的,变成情绪的发泄,你很清楚接下来等待你的,只会是更漫长的沉默。你要意识到,不论对方是出于攻击,还是自我保护,此刻的情绪就是“愤怒”和“恐惧”,这正是他退缩的主因。你的要求会加重对方的愤怒和恐惧,因此只会有反作用。
当对方开始退缩时,你能够做些什么呢?
答案是,你也应该后退一步,才有可能根本改变这种沟通模式,重构沟通的可能,你的退缩本质上是在移除他的压力源。
如果你确定目的是沟通,而不是情绪的宣泄,第二件事,就是去抚慰对方的情绪,因为敏感的沉默者能够意识到你是真的想要抚慰他,还是仅仅想要骗他说话,后者同样只会带来反效果。
最后,你需要认真重申沟通的目的,注意在和对方重申时,更频繁使用“我们”,而不是“我”和“你”,时刻提醒他和自己,在关系中你们是共同体,沟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们两个更好。
在整个过程中,非语言的表达特别重要,你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都可以为沟通的顺利增添助力。因为对于退缩者而言,他们对这些非语言讯号的警惕性可能不如语言那么高,从这些方面传递给他们的资讯,更能被他们所接受。
如果你是沉默的一方
作为沉默者,如果你的动机不是想要攻击对方,同样可以练习用“非语言表达”代替“语言表达”。即使因为过度焦虑和紧张陷入僵住不动状态,给予非语言回应也是有可能做到的。仅仅是刻意地更靠近他一些,都可以传递出很多积极的讯息。
深知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说不出话的沉默者,还可以准备一本“不说话辞典”。记录下自己在只能沉默的时刻内心所想的话,写在本子上,从很简单的“我现在很难过”,很真诚的“我很想回应你,但这个时候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再到很具体、很详细的内容。当你不知道怎么开口时,便可以打开你的辞典。
比起要求者,沉默者的改变是更加困难的。沉默者有时确实不具备面对冲突的能力,沉默的倾向也有可能与人格特质相关,这两者的改变都是更加困难的。
因此,我们给了要求者更多建议,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更多,而是他们的改变是相对容易的。
不论你是哪一方,希望你都能够在一些时刻,为了两个人共同的舒服,忍受一点自己的不舒服,也在一些时刻,学着把“我们”放在“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