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启动 最高可获不少于10万元资助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启动 最高可获不少于10万元资助"分享给大家!
莫干山1932夏令营,全新升级新增新增了十几项户外团建拓展体验项目,阳光、清凉、热情、欢笑,以清凉世界著称的莫干山1932蚕乐谷研学营地,联合莫干山沈园,让孩子们的莫干山夏令营嗨起来!来攀岩挑战,高空滑草,树上探险,真人CS,玻璃桥,热气球,皮划艇,用徒步和探索方式亲近自然.莫干山研学夏令营欢迎您的到来!
开营了!比起孩子们的激动,爸爸妈妈们却有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
今天,我们邀请到老营员的妈妈,分享她送孩子参加住宿营的心路历程,跟大家聊聊“独立与想家”这个话题!
第一次送孩子去启行,5-7天的夏令营,其实没想太多,主要想锻炼锻炼孩子独立性——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去独立生活,孩子们早晚要经历这一关,而父母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克服这个难题。
孩子成长的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好像加速度越来越快。他们背起行囊走向远方那一天的到来,也远比我们预想的要早。
与其到那时候再让他们毫无准备猝不及防去摸爬滚打,不如早一点、循序渐进地开始。
“战胜想家”,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因为已经去了几次独立住宿的夏令营了,也跟着启行的老师去了两次海外营地,我们多少也算有了点经验,罗列一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想家这事儿,很常见;但真成为个大问题的,不多。
我看到过一个数据:约90%的营员在营地里都曾感到过“sad”;有20%的营员经受了从一般到严重不同程度的“想家”情绪;约7%的营员经受了因想家而造成的萎靡情绪——想家在孩子这里并不是个主要问题,很严重的情况也是少数。
我的孩子第一次去营地,完全没有想家……当时她7岁多,回来跟我说的时候,我的心是哇凉哇凉的:咱这家就这么没温暖么?(不过她之后去的几次,反而说会想家。所以我猜大概是第一次太过兴奋了……)
她也聊到营友们、同学们的想家问题,好像有个规律: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想家,入营头一两天容易想家,回到宿舍比较容易想家。有极个别的孩子会因为想家而不去参加活动,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二、好的干预,让想家变成一种回忆;同时,收获一些处理情绪的能力。
想家问题并非不可解,关键要方法得当。
导师会这么做:
1. 打岔:我家孩子说,导师很会转移注意力,玩点儿什么、说点什么、大家一起做点什么,好多孩子就忘了“想家”这回事儿了。
2. 陪伴:对于情绪不好的孩子,导师们会一直陪着,拥抱、聊天,接纳并疏导孩子们的情绪。导师也会注意到孩子想家的关键时刻:吃饭和睡觉的时候,在这个时候着重关注孩子们的 homesick。
3. 发挥同伴的作用:导师会安排想家孩子的朋友、同学、大一点的哥哥姐姐,去安慰想家的孩子,用自己的例子开导他们。我们家的很有幸被派遣了很多次。
家长的应该与不应该:
1. 给孩子写信:用传统的沟通方式,让自己的思念化作亲切的家书,给孩子力量。(不要过分使用煽情的语言,鸡汤体其实更合适。)
2. 打电话聊趣闻:营地里会安排打电话环节。孩子们经过一周的分离,听到爸爸妈妈熟悉的声音,容易引发想家的情绪,所以这时候可以多问孩子在营地活动的细节,以特有意思的内容来和孩子互动。(不要嘘寒问暖,过分表达自己的担忧与牵挂。)
孩子得到了这些:
1. 想家情绪的免疫力
孩子们经过夏令营的锻炼,几次短暂的分离,慢慢地就对“想家”这种负面情绪有了抵抗力,接受分离的长度也会越来越长——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吧:他们在不得不离家上学、生活之前,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2. 转移负面情绪的能力
孩子们在营地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心情的方法。
我们家的办法是画画儿,或者赶紧去参加活动、找人聊天,用她的话说,“一忙活就想不起来了”。有的孩子是写信,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有的孩子是看书,转移一下注意力……
当然,哭,也是一种。
情绪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我们应对和处理的方法。孩子从小就有机会去经历,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情绪的方法,不也是件很好的事儿么。
3. 寻找帮助的能力
因为营地导师和伙伴们之间都很和气有爱,同吃同住的环境也让大家更加亲密,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更愿意与人倾诉,寻找安慰与帮助,进而得到安慰和鼓励。
所以,孩子们会知道,有问题的时候,周围的人、有经验的人、长辈、朋友,都是可以去寻求帮助的,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自己扛”。
有多少孩子在外求学遇到问题,要独自扛到把自己压垮……
三、 “分离焦虑”这件事,不只是孩子专有的,我们家长有时候也需要区分清楚。
孩子参加营地,不仅对孩子是个挑战,对我们家长也一样。
孩子对家的思念,也许会发生在入住营地的第一晚,而父母的担心与焦虑,却是从报名营地的那天,就开始了。
但经验告诉我们,进入到营地满心欢喜、玩儿到忘我、忙到想不起来家的,是绝大多数孩子的状态;而留在原地怅然若失、巴心巴肝、担心焦虑的,则是绝大多数爸妈的境况。
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而我们说“TA还小,没准备好”,有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不放心,”或者“不舍得”。
但是,我们真的有很多事情,是无法代替孩子们去做的。我之前看到过美国教育学者Michael Thompson博士的一篇文章,里面列举了七项“父母无法替孩子做的事”:
1. 我们无法“让”孩子永远开心
2. 我们无法“帮”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3. 我们无法“替”孩子交朋友
4. 我们无法一直充当孩子的老师
5. 我们无法跟孩子们的电子产品对抗
6. 我们无法让孩子完全安全,但我们应引导他们勇敢尝试
7. 我们没法把孩子变成一个独立的人
深以为然。
这个Thompson博士还用好几年的时间,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一直在问家长们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小时候,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他会给家长们时间慢慢回忆。等他们回忆完了,再问这些家长,“你们中有多少人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是和父母在一起的?”
结果发现,20%的人最美好的回忆和父母在一起,而80%的人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都与父母无关。
听起来有点残忍,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希望孩子快乐幸福,但最终却发现孩子的快乐与我们的关系并不大。
所以,在孩子去夏令营找到TA自己快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宝贵的自由时光,充实我们自己的生活。
与其焦虑,不如在不同的空间,和孩子一同找到更好的自己。
攀岩 户外 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