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产品副总裁徐欣:这3点,影响你能走多远

导读: 在这些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也明显地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意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它在影响着我们的进步速度和方向。 所以别太看重别人赚多少钱,是什么职位,而是去关注你自己的能力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快手产品副总裁徐欣:这3点,影响你能走多远"分享给大家!

内容

笔记达人| 拾二

封图设计& 责编 | 浮灯

活动笔记•产品运营

本文新鲜度:★★★★★口感:提拉米苏

影响产品经理成长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如何挖掘产品背后的逻辑?

一、兴趣

过去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或者是孔子等教育学家哲学家,都说到了兴趣的重要性。

在这些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也明显地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意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它在影响着我们的进步速度和方向。

我理解兴趣最大的影响是在:

它能激发我们的主动和好奇,进而去影响我们对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公平的,不管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工作,每个人每天都是固定的24小时。

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面,我们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在什么样的方向,影响着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成长速度。

要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的方向。

如果方向不对,开得再远,没有到达目的地,自己就会不舒服。

所以我第一点想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岗位特别重要,比努力还要重要。

二、心态

我觉得心态也是影响成长速度的很重要的因素。

总结下来,影响心态的主要是名利。

我们不能要求淡泊名利,这个要求比较高,但是应该知道怎么样去合理地获得名利,进而让自己的心态能保持平稳。

个人竞争力源于自己能力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受到上述兴趣的影响很大。

个人竞争力的价值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会得到反馈。

例如,换工作就是一个公平的双向选择市场环境。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的薪酬很低。

一般在工作两年后,我们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猎头offer,这就是外部对于我们个人竞争力的一个评估。

但是这时自己要客观评估清楚:

这个评估中,自己个人竞争力的价值和企业的光环分别占比多少。

同一个人,在腾讯或在一家没有名气的小公司,虽然个人竞争力是一样的,但offer的价格差异可能是非常大的,这个差价就是企业的光环价值。

能清楚的知道企业给自己的光环加成,和自己的能力本身各值多少钱,才能心里有数,从而去思考当前是否应该去让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变现。

所以别太看重别人赚多少钱,是什么职位,而是去关注你自己的能力成长,去关注身边的人哪些优点是自己能够学习的。

如果当前企业光环高,是否有符合自己兴趣的且自己应该继续去积累和学习的岗位。

另外,千万应该记住只赚让自己睡得安稳的钱。

钱再多,但没有自由,钱只是废纸。

另外影响心态的还有自我认知,前些天我听有赞的功夫讲邓宁克克鲁格心理效应,人对自己的认知会分成这四个阶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好的心态,可能就是一直让自己处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位置。

Stay foolish,Stay hungry。

三、习惯

1.四个步骤

基础的产品工作都是四个步骤:体验、观察、提炼和实践。

做产品,体验非常重要。

产品体验是从接触一个产品到使用之后的整体感觉。

任何的产品或功能,在我们要对它下判断之前,自己一定要实际体验。

观察,要观察自己,也要观察别人。

一个特别精辟的法则是腾讯的“10/100/1000法则”:

每个月要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1000个用户体验。

这个法则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真能做到的人不多,能坚持长期做的就更少了。

有自己的感觉,再去观察别人,你会得到一个交叉的印证。

再进一步提炼,把观察总结的东西进行加工、抽象,看一看哪些东西是有共性的,是真的满足用户需求的。

这是在知乎看到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启发,足以说明提炼的重要性。

最后是实践。说的再多没用,得实际去试一试。

在实践中会验证我们的判断是对还是错,然后能够发现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举个例子,每个赛季王者荣耀都会有一个更新。

体验的话,是看更新说明,然后尝试着用我们的角度去理解更新的目的,玩几局,感受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对不对。

观察可以理解为看其他人的攻略,去收集他人的认知。

提炼只综合自己理解和他人理解,决定选主打的角色,配置好装备,想好思路。

实践就是开始上分。

比如我看了这赛季版本更新,辅助的装备能让队友经济发展更快的情况下自己的经济也还凑合,从而猜测队伍里有辅助好上分。

看虎扑有大神说这个版本蔡文姬极强,胜率大概能达到85%。我就仔细看了一下他的攻略,符文怎么配,这个装备怎么出。

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打了几把,发现确实挺强的。

于是这个赛季没玩多少局就又回到王者了。

在没有实践过的时候,我们去观察别人做事,或者体验一个产品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全貌。

但当自己实际做的时候,会发现是很不一样的。

好的产品背后,都有很多细致的逻辑,或者说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体验。

今年我有个同事(快手号LLLLLLLL),开始拼“乐高”的布加迪威龙。

最终完成的作品,一辆拼好的车,很漂亮,很多细节体现了“乐高”对细节的把握。

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他拼的过程,会发现其中很多地方并不简单,比如变速箱,一个零件方向拼错了就得整体拆掉重来。

拼完乐高的布加迪,他开始拼乐拼的911。

在拼911的过程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他能非常清晰的判断“乐高”和“乐拼”的质量差异,在车身底盘的设计思路差异等等。

如果我们没实际实践拼过,只看最终拼好的车,这些差异是根本没法知道的。

希望能用这个例子再突出下实践的重要性,产品经理一定要避免嘴炮空谈。

2.捷径

习惯是有捷径的,就是主动问和看案例。

这个捷径需要自己做一些准备,有效的主动提问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的。否则的话,就只能是一个伸手党,理解得不会太透彻。

比方说,今天我们有很多的老师讲AI,那么AI是什么呢?

这个东西你如果要去跟人聊,需要自己先要做功课,知道AI大概的框架,各种名词的意思,这样才能有目的去听,并且能有目的的去问。

当问了别人不方便说或者有些时候不方便问的时候,就要去看案例。

最终的案例能体现产品策划者的真实思路,但是案例我们要客观地去评估,然后去挑其中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学习。

例如,今天主办方的门票就稍微有一点不一样。

我们知道类似的大会门口一般会有赞助商,等待大家去索取资料或者咨询。

今天的门票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引导参会者们拿着门票到每个赞助商那里去盖章,集齐了盖章之后能领个礼品,还能参加抽奖。

这样的一个小的调整,或者说对用户心理的一个把握,应该能使得外面那些展台的咨询量会比平常更多。

如果我们是办会的,这个案例就挺值得学习。

最后尝试总结一下,兴趣影响方向,心态影响速度,最后习惯影响能走出去的距离。

以下就是这些年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主办方简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媒体、培训、招聘、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一直致力于推动产品经理、运营等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成长。

公司 快手 腾讯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