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秦科技李鹏:隐身材料领域不适用“国产替代”说法,成果全是原创

导读: null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华秦科技李鹏:隐身材料领域不适用“国产替代”说法,成果全是原创"分享给大家!

原标题:华秦科技李鹏:隐身材料领域不适用“国产替代”说法,成果全是原创

央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记者 曹倩 实习生 谢晓萱)“华秦科技所有隐身材料的成果基本都是原创性的。以前,国内能够获取的一手资料非常少,企业也不可能进口到相关的东西。对该领域而言,没有所谓的‘国产替代’。”华秦科技常务副总经理李鹏日前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第五期节目“国产新材料再进阶”时表示。

李鹏同时指出,行业难点在于装备应用对产品要求极高,从构想、实验,到最后的应用验证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摸索、从头做研发。能真正实现国产了,那就是“1”,不然就是“0”。

立足特殊功能材料领域,李鹏认为,行业的下一个机遇或将来自材料性能提升、轻量化材料应用、环保材料研发、智能化材料应用这四个方面。

华秦科技常务副总经理 李鹏

创新的最大动力来自下游需求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新材料是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基础之一。”李鹏介绍,作为科创板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前沿公司,华秦科技专注于研制生产隐身材料和防护材料,应用对象主要包括以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国防武器装备,目的是降低武器装备相关目标特性,使其在战场难以被发现,从而提升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谈及功能材料产业的创新,李鹏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材料体系的创新。材料体系的创新往往是颠覆性的,解决从无到有,“从0到1”的问题。例如华秦科技从1996年开始研制的高温隐身材料体系,最终在装备上首次实现应用,就是用20年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二是材料设计的创新。例如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如何根据装备实际需求,找到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最优平衡点。

三是材料制备工艺的创新。材料体系有了,材料设计有了,如何通过合适的工艺制备出来,使其发挥最优性能,达到最高可靠性,实现最低成本,往往需要企业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索。

“归根结底,不管是国产化,还是做原创,结果都是创新。”李鹏认为,创新的最大动力来源于下游的需求,华秦科技与很多客户单位建立起了一种逆向反馈、共同研制的方法。

“比如有一个技术非常难以攻克,3年、5年达不到甚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那我们就可以跟他们反馈他们来做让步,或者重新进行一个逆向的设计。这种机制对于我们上游材料的创新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李鹏举例。

三大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李鹏介绍,华秦科技目前在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的布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第一个板块是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隐身材料、防护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产业转化,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2016年经国家相关部委评定,该板块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华秦科技也在跟研多型重点型号任务,并逐步从中高温隐身材料向全温域隐身材料、从单一功能隐身材料向多频谱、多功能兼容隐身材料方向发展,并实现隐身涂层材料与结构隐身复合材料并行快速发展的研发格局。

第二个板块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的声学超材料产业转化。声学超材料是目前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门领域,也是近年来研究成果丰富的领域之一。

目前,华秦光声开发的声学超材料在工业降噪、声学实验室、电力能源、风洞实验室、建筑吸声、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业务进展;同时还积极开展航空、水下航行器、船舶舰艇、高速列车等声学超构材料的跟研。

第三个板块是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转化。该板块重点应用领域是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对材料和制造技术的要求提到了极限。

“航空发动机部件正向着高推重比、高压比、高可靠性发展,航空发动机结构向着轻量化、整体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李鹏表示,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密度低,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温度,同时大幅降低结构重量。全球主要航空发动机公司均已将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提升发动机综合性能的关键材料。

没有“替代”不是“1”就是“0”

2019年曾有研究指出,制约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的“三座大山”是材料、设备和工艺。原因是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大、产能高,但制造水平相对低端。如今,面对产业升级、国产替代带来的广大市场需求,“三座大山”的解决情况究竟如何?

李鹏直言,对于隐身及防护材料细分领域而言,“国产替代”一词“不是太适用”,也没有所谓“卡脖子”,最终都得靠自己研发出来。

李鹏解释称,西方国家在隐身伪装和防护材料方面是严格封锁和保密的,国内能够获取的一手资料非常少,企业也不可能进口到相关的东西,因此就没有所谓的“国产替代”。如若无法实现国产,该领域的进展就是空白。

李鹏同时提及,通俗理解中的“卡脖子”是国外对中国禁运或禁止输出,去“卡”某一种原材料。而实际上,行业的难点在于装备应用对产品要求极高,必须从头研发。

“从最初的构想、实验,到最后应用验证的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去摸索。做出来了,那就是1,不然就是0。我们所有隐身材料的成果基本都是原创性的。”李鹏指出,这对行业而言虽然是一个门槛,但原材料必须全部国产化,重点核心的生产设备必须全部自主可控,如果达不到就无法实现装备应用。

与此同时,研发中的成本投入难题,也成为新材料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

于华秦科技科技这样一家90%业务为军工、70%业务属装备领域的企业而言,研究过程极其复杂、研发周期也非常长。一个型号从立项到最后新材料鉴定,大约需要5到8年时间。

这里面需要经历工艺评审、鉴定、装机评审、质量评审、再次鉴定等一系列评审流程。

“我们一个排号的产品共有12项性能要求,其中一项性能我们要到外单位去测,这一个板子要测9个点,1个点收费5000块钱,那这一个板子就要花4万多块钱,而这只是测试迭代中的一轮。”李鹏表示,一个产品从研制到最后形成批量生产,少则要进行30到40轮的迭代,而华秦科技在隐身和防护材料领域还有几十款排号的产品,因此,研发的投入非常之大。

李鹏表示,华秦科技从四个方面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是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企业的发展需融入国家战略。

李鹏表示,从特种功能材料到声学超材料、陶瓷基材料等,华秦科技始终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企业制定中远期发展规划时,也要着眼于国家未来15至20年的战略需求。

二是与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协作,依托重大项目培养科技人才。

“我们与合作高校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在学校的研究方向已经跟我们的行业挂钩,毕业以后来到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这样就为研发和人才培养节约了非常多的时间。”李鹏表示。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的结果导向。科研成果只有转化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比如华秦科技的研发全部立足于装备需求,装备需要什么材料,就研发什么材料,装备材料遇到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李鹏举例。

四是研发工作坚持近中远期相结合,新材料研发上,始终需要坚持“装备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在着眼于当下迫切技术需求的同时,积极开展中远期技术储备。

“华秦科技也曾经走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例如经费紧缺、人员不足、项目终止风险等。要有效利用资本能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以杠杆作用强化科技与人才要素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李鹏表示。

特殊功能材料将迎四大机遇

据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毫无疑问,新材料行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整体来看,未来15到20年,我们的机遇主要来自于下游的需求和应用。相信未来一定是朝着更轻、温度更高的方向去发展。”李鹏表示,具体来看有四个方向,包括材料性能提升、轻量化材料应用、环保材料研发、智能化材料应用等。

首先是材料性能提升。武器装备和民用设施设备为新材料提出了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包括更高性能,更高耐温,更高寿命,更高可靠性。

其次是环保材料研发。航空材料在未来研发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环保性能。例如,立足于绿色飞行的氢能发动机、纯电发动机等,对低噪音、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动机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轻量化材料应用,主要指陶瓷基复合材材料、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减重效果,将成为未来航空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智能化材料的应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材料设计生产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够缩减材料研制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二是具备感知、响应、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隐身材料的发展主要跟着装备走,装备量大了,材料量就会大。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声学超材料都是军民两用的材料,未来一两年可能实现数倍的增量突破。”李鹏表示。(央广资本眼)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