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太阳强耀斑影响2到3天后或发生地磁暴,一个月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我们该如何应对?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受太阳强耀斑影响2到3天后或发生地磁暴,一个月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我们该如何应对?"分享给大家!
北京时间2024年5月8日中午12:24,太阳爆发了一个X1.0级X射线耀斑,于13:36结束,达到橙色警报级别。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5月8日发布了今日太阳耀斑爆发情况。
北京时间5月8日12:24的X1.0级耀斑(SDO卫星监测)
值得关注的是,与之前的5次X级别耀斑事件不同,此次耀斑来源于另外一个位于日面中心附近的活动区13664,并伴随有全晕日冕物质抛射。“今天爆发点与5月6日的点13663不同,但是也是日面活跃区。不同的是,这次X级爆发伴随了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将产生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将以几百到上千公里每秒的速度向地球抛来,预计在2~3天后到达地球并引发地磁暴。”深圳市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郑建川告诉记者。
5月8日太阳发生X1.0级耀斑 深圳市天文台拍摄
据悉,3日以来太阳上已连续产生6次X级耀斑,之前5次均为活动区13663产生,且没有伴随明显的日冕物质抛射。本次X1.0级耀斑是由活动区13664产生的,目前是日面上最大的活动区,面积为630个太阳面积单位。
地磁暴是什么?
简单来讲,地磁暴是一种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当太阳爆发的时候,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每秒数百千米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形成类似爆炸的冲击波,传递到太阳系的各处。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再加上本身就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太阳物质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球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变化足够大时,就会发生地磁暴。
地磁暴会产生哪些影响?
1、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高能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产生地磁暴,有可能导致人体神经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例如引发失眠、头痛、情绪波动等。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主任宗位国则表示,地磁暴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地球磁场是一个保护层,有了地球磁场,太阳活动就不会直接作用于地球表面,很多能量和物质都被磁场挡住了,所以它不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太多影响。可以理解为,地球磁场就像是“免疫系统”,地磁暴是一种对太阳物质的“免疫反应”。
目前,磁暴对人体直接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3月24日至26日,地球刚刚经历过一场大地磁暴,有网友表示称感受到了“头疼、头晕,还以为感冒了”。
2、影响电力系统
磁场扰动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被称为感生电流。感生电流在长距离的输电网络里会形成相对较大的电流,可能会对变压器产生影响。
比如在1989年的一次大地磁暴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处变压器就受到感生电流的影响被烧毁了。不过,我国属于中低纬度国家,受到地磁暴的影响没有北美地区那么大。而且近几十年来,我国电力部门对地磁暴也做了很多防护措施,目前从观测到的结果来看,地磁暴对我们的输电安全影响不大。
3、影响手机导航定位
在发生地磁暴的时候,电离层往往会发生强烈的扰动,可能对短波通信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产生影响。比如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飞机轮船等的导航,甚至影响到手机信号。
4、影响卫星运行
除了对电离层产生扰动以外,地磁暴也会对几百公里高度的大气层产生影响。高能粒子还可能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造成损害,导致故障,在这个高度上运行的空间站、卫星等,在地磁暴期间会比平常下降更多的高度。
5、影响信鸽飞行
地磁暴也会对一些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例如:信鸽。因为信鸽的定位和飞行通过地磁场进行导航,因此会受到地磁暴的影响,最好不要在地磁暴时进行信鸽的放飞活动。
“地磁暴的发生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航空器和卫星轨道运行会有一定影响,但都可测可控。”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主任宗位国表示。
我们该如何应对?
由于地磁暴对地球空间环境、通讯、自然生态以及人体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地磁暴期间,我们需要知道并需要侧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行。
其次,要关闭不必要的电子设备,尤其是高功率电器,以避免设备损坏或引发火灾。地磁暴可能对电力系统和通信设备造成干扰或损坏,因此减少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第三,对于重要设备和基础设施,如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护措施。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另外,地磁暴还可能对导航系统产生干扰,导致定位不准确或信号中断。因此,在驾驶或进行其他需要导航的活动时,应尽量减少对GPS等导航系统的依赖,并备好地图作为备选方案。
最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地磁暴期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如佩戴防辐射眼镜、防辐射手机壳等防护设备,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尽量保持距离,减少暴露。
(综合自封面新闻、国家应急广播、人民网科普、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气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