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绍兴丨绍兴的母亲河,你知道是哪一条吗?

导读: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一条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河则更加可贵。位于绍兴市南部的若耶溪便是名闻遐迩,代表绍兴气质的河流。若耶溪,今名平水江,被誉为“唐诗辉映的人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探秘绍兴丨绍兴的母亲河,你知道是哪一条吗?"分享给大家!

有清一代,都没有设置宰相。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

然而,没有设置宰相,并不意味着没有宰相的职能。毕竟,再能干的皇帝,也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宜。事实上,清朝入关后,曾经将宰相的职能先后授予了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因此,人们通常称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为“宰辅之臣”。

区别是:殿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

如果一个大臣兼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于一身,那么恭喜他,他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曾国藩、李鸿章、倭仁等人都做过殿阁大学士,但没有做过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杜翰、焦祐瀛、陈孚恩等人都做过军机大臣,但没有做过殿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

很明显,与殿阁大学士相比,军机大臣的权力更重,是许多大臣梦寐以求的职务。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还在担任湖广总督。由于军机大臣出现空缺,张之洞动起了心思。素以清廉自持闻名的张之洞,竟然花了1000两银子,交给中间人作为“跑官”经费。可是,由于翁同龢从中阻拦,此事最终没有成功。张之洞与军机大臣职务擦肩而过。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军机大臣虽然号称“实权宰相”,却是一群临时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头说起。

清朝创建后,并没有“军机大臣”这一职位。1729年,雍正皇帝考虑到与准噶尔部作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军机要件,而内阁在太和门外,与他的寝宫相距太远,为防止泄露军事机密,干脆在寝宫附近的隆宗门设立了一个军机处,“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这就是军机处的由来。

很明显,军机处属于一个临时机构。在军机处办事的人员,也是从内阁、各部院抽调的大臣。最初,由内阁中书在军机处办理机务。内阁中书的级别不高,仅为从七品。第二年,即1730年,才正式任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蒋廷锡、张廷玉3人办理军机。他们因此成为最早的军机大臣。

到后来,军机处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正式名称,有了皇帝颁定的印信,不再是一个临时机构,可却没有固定的官员。

所有的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从亲王、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或京堂中特简选拔人员入值。人员少则三五人,多则六七人人,最多时达十一人,堪称“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他们被称为“大军机”。

在“大军机”之外,还有一些“小军机”,即军机章京。他们是军机大臣的僚属,负责掌管起草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等事宜。

军机大臣在军机处入值,是拿不到一分钱俸禄的。他们的俸禄,来自于本身的职务。本身是亲王,如恭亲王奕訢,就是按照亲王爵位领取俸禄;本身是殿阁大学士,如左宗棠,就是按照东阁大学士领取俸禄;本身是六部尚书,如翁同龢,就是按照户部尚书领取俸禄;本身的六部侍郎,如杜翰,就是按照工部侍郎领取俸禄。

1911年,清朝成立了“皇族内阁”,替代了军机处的职权。军机大臣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再出现。

【参考资料:《清史稿》《枢垣纪略》等】

戊戌变法 清朝 皇帝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