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跑多少公里换位比较好?维修师傅:这个数可能比较合适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汽车轮胎跑多少公里换位比较好?维修师傅:这个数可能比较合适"分享给大家!
《
谢朓的悲剧及其宣城诗情感特征(二)
石云涛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155期
谢朓是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影响的诗人,但他的人生却是悲剧性的。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谢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充分肯定,对造成谢朓悲剧的原因却缺少深入探讨。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谢朓的人格评价,众说不一,并有所偏颇。谢朓的诗歌创作是在宣城时达到高峰的,大家都注意到这一时期谢脁的山水诗成就很高,而对谢朓在宣城时的为宦生活及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却较少关注。本文拟就造成谢朓悲剧的原因和他在宣城时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进行分析,就教于学者方家。
二、谢脁宣城诗的情感特征
谢脁在宣城写下22首诗,占留传至今的作品三分之一。宣城诗标志着他诗歌创作的高峰,谢脁在山水诗创作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成就是在宣城期间实现的。 “诗言志”,“诗缘情”都强调诗是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工具。谢脁在宣城创作的这些诗,其思想情感与他当时的生活与心态密切相关。宣城时期是谢脁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如前所述,在此之前,他曾遭受嫉妒与谗毁。从荆州回到京师,他一方面受到齐明帝的赏识和一再提拔重用,一方面亲眼目睹了政治风云变幻中的血腥屠杀。身边友朋的零落令他兔死狐悲,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也令他深感前途命运凶险难测。宣城离任返京,他被卷入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终于被杀。因此,宣城赴任对于谢脁来说无疑是摆脱各种烦扰忧虑的时期,是他心情最好的时期。
我们不知道出任宣城太守是出于谢脁的请求,还是朝廷出于什么样的安排,但我们知道谢脁离开京城时心情非常复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被认为是谢脁赴宣城之任时告别京城所作。开头两句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把自己离开京城比成当年王粲离开长安和潘岳回望洛阳,表现出既留恋难舍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让我们感到其中有不得已之处。但对这个任命又是非常高兴和满足的,而且这种高兴和满足之情很快便压倒了愁苦忧思,这在他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可见端倪: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这首诗对我们了解谢脁赴任宣城和他在宣城时的心态非常重要。他是在“旅思倦摇摇”的状况下出任宣城的,这里的“旅思”并不仅仅是东奔西走的旅程,而是包含着仕途的倦意。当他出守宣城时,对京邑固然不无留恋,但也很庆幸自己能离开政治斗争的漩涡。此诗表现了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伴随着朝廷一系列的变故自己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他终于倦于奔波,希望有一个安顿身心的地方。
要想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归隐是当时士人的选择。但对于谢脁来说,他做不到。一是君王恩遇不可辜负,二是离开官场则有衣食之忧。而赴任宣城则两全其美,一方面身在官场,一方面远离是非。——“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两方面都得到兼顾。正像论者所言:“这话虽是指此去宣城既遂了做官的心愿,又合乎隐逸的幽趣,却也精炼地概括了诗人一生感激皇恩、安于荣仕和远隔嚣尘、畏祸全身这两种思想的矛盾。”
谢朓厌恶尘嚣的感情是真挚的:“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末二句用了《列女传》陶答子妻的典故,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自己虽无玄豹之姿,不能深藏远害,但此去宣城,亦与隐于南山云雾相同。二是“玄豹姿”借喻自己身为一郡之守,虽无美政德行,未必能使一郡大治,但也深知爱惜名誉,决不会做陶答子那样的贪官污吏。字面意义是借出仕外郡之机隐遁远祸,深层含义是指以淡泊心境处理政务。一典多用,囊括“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的两重旨趣,更深一层地阐明了自己以仕为隐的处世之道和以隐为仕的治政之法。
清刻本《谢宣城集》
谢脁就是带着这种心理之宣城赴任的,这是支配他在宣城任官施政和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始之宣城郡》诗云:“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这是谢脁宣城任官时的理想,既向往郑袤的政绩,又羡慕张楷的隐逸。 谢脁在宣城以仕为隐,虽在官却不忘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隐逸乐趣,“招招漾轻楫,行行趋岩趾。江海虽未从,山林从此始”。又以隐为仕,不贪不竞,无为而治,向往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不生事扰民。“烹鲜止贪竞,共治厉廉耻”。
谢脁宣城诗从思想情感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官而向往隐逸,二是出游赏山水之乐,三是勤政恤民之情。先看在官而向往隐逸的思想。如《宣城郡内登望》: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嵒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
怅望心已极,惝怳魂屡迁。
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
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
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这首诗表现出倦于宦途向往隐逸之思。方伯海评此诗:“上半多说景,下半多说情”,“下方及归隐意”。(引自《评注昭明文选》)王夫之评此诗:“微有轩举之势。”(《古诗评选》)张玉谷评此诗:“此因登望而思归之诗”,“后亦表平生倦远宦,甘淡泊,勒到弃官归田作收。”(《古诗赏析》)又如《冬日晚郡事隙》:
案牍时闲暇,偶坐观卉木。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已惕慕归心,复伤千里目。
风霜旦夕甚,蕙草无芬馥。
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薖轴?
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
“已惕慕归心,复伤千里目”;“愿言税逸驾,临潭饵秋菊”,直接表达了归隐之思。结尾四句吐露胸怀:“云谁美笙簧?孰是厌跫轴?”《诗•小雅•鹿鸣》云:“吹笙鼓簧。”据孔颖达疏,是周天子召集臣下共行宴享之礼,要吹笙鼓簧(吹动笙中的簧)以娱乐嘉宾。又《诗•卫风•考盘》有句云:“硕人之薖”、“硕人之轴”。据郑玄笺:“薖,饥意;轴,病也。”作者这里是化用经语,表达了自己既不羡慕作为王臣的种种享受、也不厌弃饥病交困的隐士生活的意愿。先用“云谁”(云何、说什么的意思),又用“孰是”,两句都用反诘语,表现了作者弃官从隐的意念的强烈。接着,又把自己的入仕、出守比作乘上了奔逸失路、茫然无归的车驾,现在是要赶快停车解驾(税,通“脱”),去追随那传说中菊潭旁的居民的时候了。据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南阳郦县甘谷有菊潭水,其上有大菊落水中。谷中二十家,仰饮此水,上寿百三十,中百余,七八十为下。”诗人在这里用此典故,表达了他寻求隐居长生的心愿。《后斋回望》诗云:
高轩瞰四野,临牖眺襟带。
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
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盖。
巩洛常睠然,摇心似悬斾。
后两句中的“巩洛”,有人解释:“巩,周畿内邑。洛,洛邑,东周所都。全指京畿,此借指建康。”从谢脁宣城诗表达的思想倾向看,这里解释谢脁思念京都不符合当时谢脁的心态。这里的“巩洛”与《落日怅望》诗中的“洛阳社”都应该是思归意象。洛阳社即白社,《晋书隐逸传》记载:“董京,字威辇。……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这两句表达的还是归隐之思。远望一派秋景,诗人心如悬斾,归思难收。《落日怅望》诗云: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在夏往秋来之际,政务闲暇之时,诗人幻想着像董京那样栖隐洛阳白社。《高斋视事》云: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
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
这是他在宣城任职时,抒写自己抱病工作的一首诗。太守勤于政务,并不追求个人的享受,但朝廷各种纷杂欺诈令他烦恼不已,身心两疲。他幻想归隐,认为除非离开这官场,才不为世间纷争而烦扰,才能销除愁苦和病疾。
宣城敬亭山怀谢亭
谢脁宣城诗表现出他的勤政恤民之情。从施政方面看,史书上虽没有多少他政绩的记载,他的诗歌透露出他的勤政恤民造福百姓之心。《赋贫民田》是代表作: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秔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这篇作品可说是作者“农本”思想的的揭示。前八句表达了“富”、“教”治民的基本思想,这是对孔子“富之”、“教之”治民主张的直接继承。“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是其施政措施。“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表现出他高度的责任感。他认为作为一郡长官,恤贫病是应该时刻牢记在心的事情。“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两句是实现治民主张的具体经济措施,作者明确提出要敦本重农,平均、限制产业,减少兼并,这对发展其时的农业生产,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体现出作者的卓越识见。“察壤”以下的诗句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农业生产画面,这既是作者重农理想的具体展现,也显示出作者的治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农业生产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时,太守才有心举杯饮酒,“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谢脁有归隐之念,但其前提是“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那就是等到百姓们丰衣足食时,他才像郑子真一样隐居不仕。在宣城任官期间,宣城社会太平,百姓安乐,与谢脁勤政恤民有关。当他离宣城奉命赴湘州时作诗告别宣城官民,有《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一诗,描写了宣城社会的太平景象:
弱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
闲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
幸遇昌化穆,惇俗罕惊暴。
四时从偃息,三省无侵冒。
下车遽暄席,纡服始黔灶。
荣辱未遑敷,德礼何由导。
诗写自己无意作官,赴任宣州,游山玩水,幸运的是国家政治清明,当地民风惇朴,因此社会太平。这是以自谦的口气自夸治理宣州的政绩。最后交代自己将赴任湘州,又自谦云:“汩徂奉南岳,兼秩典邦号。疲马方云驱,铅刀安可操。遗惠良寂寞,恩灵亦匪报。桂水日悠悠。结言幸相劳。吐纳贻尔和,穷通勖所蹈。”在谢脁文集中,只有这两首诗直接写到百姓生活,这是因为在宣城谢脁亲身接触到了下层百姓,对他们的疾苦有深入了解。从这两首诗里,我们感受到了谢脁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自己勤政恤民的情怀。
三是游赏山水之乐。如前所述,谢脁出守宣城,是在经历了遭谗还都和京师一系列政局变幻之后,正想远离政治斗争漩涡寻求精神清净之地的时候。他把宣城称为“山水都”,为任官宣城感到幸运。宣城的美好山水风物与他的精神需要特别契合:“闲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因此为政之暇,他尽情地游山玩水,领略大自然赐予的美景。玩赏山水赋诗吟咏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宣城他写出一系列描写大自然之美的佳作,表现了他摆脱政治是非和风险后的内心愉悦和轻松。
谢脁在文学史上以山水诗著称,实际上只有宣城写的几首诗才是典型的山水诗。因此可以说,宣城时期是谢脁山水诗成熟时期,也是达到高峰时期。其中《宣城郡内登望》、《冬日晚郡事隙》、《落日帐望》、《望三湖》、《游山》、《游敬亭山》《将游湘水寻句溪》等皆佳篇。其他诗中往往也有写景佳句,如《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高斋视事》。
王世贞评这些诗:“撰造精丽,风华映人。”(《艺苑卮言》卷四)。沈德潜评云:“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古诗源》卷十二)这些诗在情感心态的总的倾向是醉心山水愉悦情性,由于摆脱了世俗间的各种尘扰,诗中一洗各种忧虑和杂念,山水描写显得特别清新明净,从而展示了大自然美妙无穷的方面,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就是后来诗论中一直称赞他的“清”、“清发”。
宣城任官的特殊心态与情感是谢脁山水诗创作的思想基础,宣城的山水诗奠定了谢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所以曹融南先生说:“谢脁是继踪二人(谢灵运、鲍照)之后优秀的山水诗作者。他年轻时生活在建康,自幼受着那里山水景物的薰陶。弱冠以后,行踪渐远,‘东乱三江,西浮七泽’,更广泛地接触江南、荆楚的山水。三十二岁时出守宣城,因为仕途中的遭遇引起了内心出处仕隐的矛盾,更有意识地接近山水,而宣城又正是风景奥区,山水名都更多物态风姿可以供他搜罗笔底。他守宣时间不长,山水诗的写作却特多,而且名篇络绎,终以此奠定了他在我国诗歌史上的特有地位。”这说明了宣城对于谢脁山水诗创作而言的重要性。
宣城哺育了一位杰出的诗人,这位诗人又以其优秀的山水诗作品冠冕一代,直接启发和引导了盛唐的诗人。盛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辉煌的顶点和高峰的高峰,谢脁曾经为这个诗歌高峰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诗人 谢灵运 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