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即使到了最崩溃的时候,这件事也绝对不能

导读: 但儿童不同,他们能和我们进行交流,也慢慢变的懂事了,但奇怪的是,父母的耐心却消失了,体罚、羞辱、打骂等方式却成了很多家长的日常教育方式。 对家长来说,打骂会让孩子很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带娃即使到了最崩溃的时候,这件事也绝对不能"分享给大家!

不久前,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沈阳市某小区内,不到24小时共发生8次火情。

当16岁的犯罪嫌疑人姜某被警方抓获时,他对多次纵火行为供认不讳。问其原因,他说,这样做是因为经常被爸爸打骂产生报复心理,“他说我早晚得进监狱,我就进给他看。”

这种受到父母打骂而产生报复心理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之前,一个12岁的男孩因弄碎茶馆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赔。妈妈一上来就开始责骂,男孩不乐意了,先是对自己的母亲大吼,随后竟动手掐住妈妈的脖子。

深圳一个16岁的女孩经常被父母打骂,手机上检索过安乐死,离家出走过三次,买过一把刀,最后服毒自杀了。

现在我们看来孩子的这些行为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但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不可能说孩子昨天被打,今天就出去杀人放火。凡事背后必定都有一个很长期的积累过程,孩子今天的行为,往往是他家长从小错误的教育方式所结下的恶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长一般不会打骂婴儿,却会打骂儿童。

照顾过婴儿的家长应该都深有体会,照顾婴儿远比照顾儿童麻烦的多。他们不会和你交流,你说的他听不懂,有时胡搅蛮缠、毫无理性可言。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很少对婴儿打骂。

但儿童不同,他们能和我们进行交流,也慢慢变的懂事了,但奇怪的是,父母的耐心却消失了,体罚、羞辱、打骂等方式却成了很多家长的日常教育方式。

为什么家长会打骂儿童"

而对婴儿却那么有耐心?

因为在婴儿时期,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照顾,还不能算作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会和父母发生太多的意见冲突,不会和家长正面刚。

到孩子1~2岁时,转折点来了。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完全按照家长的摆弄走,开始不好管教,更不好教育。孩子不听话,家长只好不断提高嗓门,加重惩罚措施。原来的疼爱和忍耐变成了愤恨和抱怨,当失去最后一丝耐心理智时,情急之下会做出打骂孩子的举动。而孩子因为害怕,无力抵抗,会马上变的顺从。

因为顺从能让他免受继续的攻击,这是人天生的一套自我保护生存机制。

这本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但在家长眼里却以为是孩子怕了他,让家长误以为自己的这种打骂教育方式很有效:

原来打是亲,骂是爱,小时候父母打骂我,也都是为了我好啊;原来,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有道理的;我就是在家长的打骂下长大的,不也好好的嘛……

这本质是家长对自己行为的强化,说服自己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好在下一次孩子不听话时,继续用这种方式。但家长自身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暴力性的惩罚是最原始,让人服从对方的方式。这也是家长能感觉到,对孩子使用打骂等暴力方式后,孩子能顺从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管教方式,这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在4000年前就出现了。这是4000年前,一个苏美尔小孩写的。

他犯了错,遭到了老师的多次抽打。

当然,我们也能预见,这种以服从来达到教育目的的方式,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很不利。孩子遭遇到困难后,很容易困在里面,难以从社会底层突破。孩子长大后的种种不如人意的表现,其实是童年期间成长时,家长的行为所埋下的恶果。

打骂孩子

会对他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确切的说,打骂对家长,对孩子都会有负面影响。

对家长来说,打骂会让孩子很快顺从,他会觉得这种教育方式相当有效。这是一种成本极其低廉的教育方式,家长会一直沿用打骂等暴力教育方式,不会再去找其他对孩子更好、替代性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来说,负面影响可就多了去了,有的甚至是一生的阴影。

打骂可能会降低孩子的智商。

打骂等方式不是爱的抚摸,这会让他感到害怕。孩子对痛苦的耐受能力远低于成人,所以他承受的精神压力也远大于成人。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终身的损害。

美国曾对806名2-4岁的儿童进行过智力测试,发现未遭遇过体罚的孩子平均智商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高5分。

结果证实,打得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哪怕是打得很少也会有影响,也有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

经常成长在暴力、威胁下的孩子会出现拼或逃的反应机制,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恰恰创造力、想象力又会对孩子的智商造成影响。

科学家曾经扫描过两个三岁孩子的大脑图形。

当中的一个孩子的母亲温柔善良,善于和孩子沟通(左图);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极其冷漠,不在乎忽视孩子的要求不说,还会虐待孩子(右图)。

两个孩子的大脑图形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很明显,右脑中黑暗面积要大,这表明孩子的大脑容量少了,而这部分少掉的区域会让孩子在成长中缺乏智慧、同情心等别家孩子都有的能力。

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打骂,右面这个孩子成年后可能攻击性更强,没有自信,学业事业都差劲。而左面的孩子,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有很多美好品质,善良、宽容,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在孩子童年时,表现的不太明显,家长觉察不到其危害。一旦孩子成年后,开始独立生活,问题全面暴露,需要付出几倍代价才能挽回。这时候再怪孩子不争气,自己没教育好,晚了。

恶根早都种下了。

除了这种直接的肉体伤害外,对孩子的精神、甚至女孩以后择偶都会有影响。

一个自小被家长打骂惯的女孩子说,成年后很喜欢自残,喜欢血,无数次想过自杀,对爸妈是真的爱不起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从小在父母的家暴中长大的女孩,在选择伴侣时居然也会找一个有家暴倾向的老公。

她们极有可能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施暴者有了依赖性心理。

以至于她们即便离开成长的那个家庭后,还会潜意识去寻找下一个施暴者。如果这个孩子没办法控制她的这种行为,心理,那很有可能她会在下一代身上继续沿用这套模式,甚至代代相传下去。

不打骂,当然是最好的,但不要以为好的教育就只是不打骂。

了解孩子眼中世界的家长实则寥寥无几,我们往往会默认为,孩子知道什么是对错,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实际上他现在还只是一张白纸,成年人世界里的这些所谓的规则、对错他还需要不断去学习。我们教育他不是只为教育,是要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并且错在了哪里。

1. 试着“静静”。

当孩子破坏了某些规矩后,我们可以先告诉他,如果他再不立刻停止做这件事时,就会被要求去“静静”。

这招菌嫂经常用,一般孩子犯错后,会让孩子冷静几分钟。时间一到,她会立即停下手上的事去和他交谈,告诉他之所以惩罚他的原因。

这样的方式能让彼此都冷静下来,避免更大的冲突,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帮助他学习、实践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告知后果。

告诉孩子,如果做的不好,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比如,如果他没有收拾玩具,那么今天剩下的时间里就不能玩。说到要做到,估计用这招的家庭不在少数。

3. 倾听孩子

在教育之前,先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或许他做这件事,是他自以为的对,因为他本就是在学习成长。然后告诉孩子,他们可以遵循的、明确且一致的规则,用他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给他听。

孟母尚且三迁,一个孩子的性格跟他生活的的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育自己的天性。如果家长脱离了原始打骂方式,选用了更先进的教育方式,这会让你的孩子直接受益,如果孩子成家后能继承并改进你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让下一代,子子孙孙都从中受益。

儿科医生呼吁,轻易别用这个手机软件,已有多名孩子受害

有一种土叫爷爷奶奶带娃,简直颜值杀啊!

原创文章▎转载请至后台咨询

老公 妈妈 母亲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