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好年轻人的样子,真是可笑丨原创

导读: 青春崇拜,世界上最广泛的一种信仰。/《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恕我直言,诸位前浪,你们讨好年轻人的样子,实在太爹了。媚青的老板有多可怕?嘴里说着当下最火的段子,身上穿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你讨好年轻人的样子,真是可笑丨原创"分享给大家!

青春崇拜,世界上最广泛的一种信仰。/《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恕我直言,诸位前浪,你们讨好年轻人的样子,实在太爹了。

媚青的老板有多可怕?嘴里说着当下最火的段子,身上穿着据说最青春的牌子,挂上和蔼的假笑,反复跟员工强调“我们可以一起玩呀”,以为这样就能掩盖自己浑身的朽气。

媚青的品牌有多烦人?找代言人,一茬比一茬年轻,都顾不上人跟商品般不般配;写个新品推广文案,不整个网络梗、不喊两句“青春无敌”“永远年轻”,就没脸出街似的。

辩论、脱口秀、说唱、街舞……这些所谓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每火一个,都有一堆赶着蹭热度的商家、媒体闻风而至,不把这事折腾到让年轻人再也爱不起来,誓不罢休。

两年前,王刚在《脱口秀大会》上把讨好、谄媚年轻人的现象归纳为“媚青”,用来形容那些强行年轻态的娱乐圈老油子。

“多半指的像我或者稍比我年轻一点的一些娱乐圈里的老人,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日薄西山了,没谁认识自己了,而现在网络很重要,网友们大多都是年轻人,于是他也满口的网络用语,就是为了圈粉。”

两年过去,“媚青”这个词早已脱离了娱乐圈的限制,人们发现,各行各业各色前浪,都有人戴着这顶皇帝的新帽子。


媚青者无处不在。/《脱口秀大会》

他们不是看着你

他们是观赏着你

仔细想想,年轻人实在太可怜了。

从古至今,人一旦过了约定俗成的“年轻的年龄”,好像就会忘了自己也年轻过,但凡比自己年轻的,都要划入敌营。

我们的社会文化曾有很长一段“厌青”期,追崇“少年老成”,年轻人要“孝”,要“顺”,要完全附庸于中年人、老年人制定的文化规则中。在这个体系里,年轻,就意味着你要处于被长辈完全管制的状态,青年是被看低甚至厌弃的。


越是大家族,青年人越是没有话语权。/《四世同堂》

从五四算起,青年人真正走上舞台的时间,不过百来年。可惜,还没等到青年文化真正成体统,前浪们就迫不及待从“厌青”转向了“媚青”。

前文提到的王刚,老牌演员,上了一个年轻人喜欢、很多前浪还自持身份不乐意上的节目,这是媚青吗?竟然还在节目上骂别的同行媚青。

可观众不觉得他媚青,反而觉得大叔很real。有些前浪,即便动辄“小屁孩”“老家伙”,也不显得油腻,另外一些呢,就算满口“集美”、熟练使用各种缩写,也浑身都是爹娘的余味,叫人恨不得缝上丫的嘴。

这二者其实很好区分。献媚,是不喜欢但要假装喜欢与迎合,你是否真正喜欢年轻人,或者就算不喜欢也能尊重年轻人,这些东西渗透在言谈举止中,轻易装不出来。

王刚所说的娱乐圈老油子,媚青是为了圈粉,圈粉是为了赚钱,其他行业里也大抵如此,媚青的动力绝不是喜欢,不是理解与尊重,而是利益驱动和感到威胁。


一边回忆当年勇,一边表示你们现在很幸福,是老板的基础自我修养。/《我,到点下班》

最直观的威胁是网络。追星的,玩游戏的,炒鞋的,做数据的,在各个话题下踊跃发言的,看起来都是年轻人。这很容易让青春不再的前浪感到焦虑,他们在这片前所未有的空间里插不上话,做不了主,摆些姿态抖弄资格,都那么容易被年轻人拱翻了车。

伪装成一只天真未泯的老炮,献媚于年轻人并混入其中,迅速吸金只是最表面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还能悄然给这帮兔崽子的脑瓜里植入自己的芯片。

年初还因为一场中二晚会收割粉丝无数的B站,几个月后,就差点被自己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那些以为自己参与了B站的创造、以为自己在B站有方寸天地的年轻人,终于在涛声中醒悟,没有一朵前浪可以温和地接受后浪,没有一朵后浪可以奇迹般地驯化前浪。


悄然消失的2233娘,才是被献媚的年轻人真正的命运。

因为在本质上,媚青与厌青并无差别,都是前浪不愿意让渡话语权和利益时采取的自卫行动。跟厌青比起来,媚青尽管显得温柔可爱许多,事实上却一样充满敌意。

他们站在自己的价值高地上观赏年轻人,在这些观众面前,年轻人最大的吸引力其实并非“年轻”“活力”“朝气”“勇气”这些空洞的词汇,而是所谓的“成长空间”——个性的宿命是磨灭,冲动的尽头是龟怂,这就是成长空间,这就是媚青者们真正乐于观赏的凋零的过程。

被遮蔽的年轻人

厌,青年苦;媚,青年苦。如果厌青是无差别的扫射,那么媚青就更像是用上一代人认定的精英文化,给所有年轻人强行套模。

来自前浪的凝视之所以令人不适,是因为我们社会文化中的“青年人”本身就不立体。从堕胎出国三角恋的青春剧标配,到善良纯真就升职的职场剧套路,再到无处不在的年轻崇拜,无一不在将“青年人”这一群体拉平、压扁。青年人被高度浓缩化、标签化,成为社会故事中一团模糊的影子,没有具体的五官、身材和性格。

年轻人在夜晚的街道上是不会走路的,一定要用滑板;年轻人在开阔的天台上是不能看风景的,一定要跳舞;年轻人拿着颜料是不能画静物的,一定要跳起来泼墨般涂鸦。


没几个滑板/涂鸦/街舞镜头,能叫年轻人的广告?/图虫创意

这些场景在各种广告、影视剧中出现得太频繁了,看得久了,多少年轻人都一边羡慕,一边谴责自己不配做个年轻人。

“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敢想/身体好/有活力/能折腾……”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表面上看,这些辞藻饱含了一代人对年轻后辈的羡慕与赞赏,事实上也的确哄住了不少年轻人,让他们默认着年轻吃苦是应该的,学习是应该的,享受“福报”是应该的,一边相信自己三十岁后会功成名就,一边冷漠地看着身边三十岁的老将被“自然地”淘汰出局。


媚青环境下,年轻人越来越无法接受老去。/《奇怪的她》

“他们被淘汰是因为自己不行。而我,只要抓紧青年时光多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每个在媚青语境下相信自己必有作为的年轻人,都要等到耗尽了青春,才恍然惊觉自己早已被代际PUA。

在音乐平台听老歌或戏曲的时候,经常发现评论区谈得最热闹的不是艺术也不是人生,而是各自的年龄。习惯了idol要鲜嫩,习惯了20岁就要开始抗老保养,习惯了30岁前要成家立业,以至于在听到一首老歌的时候,都忍不住先用年龄来标榜自己的特别。


在这首曲子下面,纵横多年无敌手的小众优越感,也要让位于年轻优越感。

关于中年人压力大、生存难的话题已经讨论得太多了,而舆论的重拳落在年轻人身上,就迅速变了一张脸,带着看似温和的笑意,强调这个世界对年轻人已经够好了。

可是“对你好”的方式,是让你免费加班,让你租房蜗居,让你为了虚无的幻境压抑真实的欲望。

年轻人没你们想象的那么自由,年轻人没有鸡汤里写的那样快乐,年轻人并非个个都如那些已然成名的天才,那般有趣、活泼、充满天不怕地不怕的胆气。


年轻人没那么好骗了。/《我,到点下班》

人人可怜中年人,人人艳羡年轻人。可你睁开眼睛看一看,除了网络,还有哪里能让年轻人放声说话?是座位排布森严的会议室,是催婚催生的家庭餐桌,还是排队抢购的楼盘现场?

年轻人掌握话语权,不过是一场网络时代催生的幻觉。警惕那些媚青的中年人、老年人,他们的夸赞、羡慕,要么是想劝你买单,要么就是哄你吃草产奶的手段。

年轻有什么好?

按照目前对年龄的划分,青春的确称得上短暂,一个人算生理年轻的时光,总共也才十几年,这之后中老年光阴,相比之下漫长得可怕。

上世纪四十年代,科特·帕森斯曾在《美国社会结构中的年龄与性别》中指出,青年时期是一个有很大压力和不安全感的阶段。

这个时期青黄不接,但很多事情都约定俗成地要赶在此时完成:求学、毕业、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人生大事,都是年龄限定,没有按时完成,仿佛就永远也不能再做。

这可能才是我们恐惧青春逝去的真正原因。


社会规则已经预设好每个年龄段该做什么事,恐惧一段年龄的逝去,其实是恐惧自己无法完成这种预设。/《密会》

年轻真好?年轻有什么好?在父母长辈面前说不上话,事业上只能做最廉价的螺丝钉,亲密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经济基础薄弱,光是独立就要花光全部力气。

实习的时候我很年轻,拿着1000块的薪水在各个部门间流转“学习”。上海租房押一付三,交不出那一大笔钱,只能长租最便宜的小旅店,每天晚上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打扫门缝里塞进来的小卡片。

我不会带着任何青春滤镜去回忆那一段窘迫的时光,它并不因为那时年轻而美好,能够好好生活,谁愿意苦中作乐?

不年轻又有什么不好?大部分平凡人一生的积累,不是因为天赋、机遇,只是因为时间。活到一定岁数,有了一定基础,才有了那么点选择的权利。

一位因工作认识的姐姐,上班七年多,薄有积蓄。同事讨论买房的事情,她并不参与,因为她要攒钱出国读研。毕业的时候她没钱,家中父母也催她回去考编制,用了7年的时间,她才一点点劝动了长辈,开始有权利安排自己的人生。


中年人说着羡慕年轻人,其实年轻人才是真的在羡慕中年人。/《密会》

媚青毁掉的不只是年轻人,它同样反向磋磨着中年人和老年人。有一句“你还年轻,可以闯闯”,就一定有另一句“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所谓“年轻人才有梦想”,不是因为梦想是青春特供,而是因为许多人熬到了不年轻的那天,仍然不会选择、不能选择。

年龄本不该成为人们互相敌视的原因,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厌青还是媚青,都导致了同样的结果,不同代际之间水火不容。而那些复杂的话语权、利益、地位的分配与变迁,都被简单粗暴地归纳于“代沟”二字。

那些攒够了首付的、还完了房贷的、财务自由了的、制定着规则的,还要对着一无所有的你感叹年轻真好的前浪,要么缺心眼,要么多心眼,劝你还是不要当真的好。

媚青者的所有话术里,只有一个真相:未来属于年轻人。也只有那还未到来的未来,属于年轻人。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