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孩子还要排队,中国女性太难了|原创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生个孩子还要排队,中国女性太难了|原创"分享给大家!
生育是女性独有的能力,但大多数时候,生育也成了女性身上背负的十字架。
前几天,大学舍友米唐在群里吐槽,因为没按照“时间表”怀孕,她被自己工作所在的学校下发了“罚款通知”。
按照时间表生育,女性是生育工具吗?/《使女的故事》
所谓“时间表”,是他们学校私底下的一套生育规定:
女教师生育之前必须向学校请示,获得批准之后,该教师才会进入学校的生育排队环节。
米唐的生育排期是2021年下半年。按照十月怀胎来算,此时怀孕3个月的她,在明年年初就会生产,显然是“违规”了。
意外怀孕违规了。/图虫创意
于是,她找校领导,希望能通融一下。没想到学校反过来劝米唐“顾全大局”,要么交钱,要么按照规矩“先别生”。多次沟通无效之后,学校便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为由对她下发了罚款通知书。
她说,“罚款”只是轻的了。别的单位还有各种变相惩罚,要么调到不合适的岗位,要么取消两年奖金,更严重的则是直接辞退。但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大多数人还是乖乖排队了。
事实上,“排队生育”这种看似荒谬的事情,正频繁地发生在职场女性身上。
只能寄希望于宝宝们掌握好投胎时间了。
怀孕要排队,你当生孩子是捏泥人?
像米唐这样的遭遇,前几年媒体就报道过不少。难以置信的是,在频繁引起公众注意之后,“生育排队”仍屡见不鲜。
据检察日报报道,2018年10月,国内某大型幼儿园女教师潘佳怡被学校辞退,理由是她违反学校规定,“插队生育”。
为了应对女教师扎堆生孩子造成岗位空缺现象,潘佳怡所在的幼儿园规定,对申请生育的女职工进行考核评分,并根据评分高低来确定生育顺序的先后。违反规定的职工,按自动辞职处理。
老师只能教育别人的孩子吗?/Unsplash
同年6月28日,河北传媒学院甚至在学校微信群公开批评老师“插队生育”。
在一份《关于学校计划生育报备制度执行情况的通报》里,学校里“未报备怀孕”的老师们被点名批评,并最终“被扣发了6个月绩效工资”,还“取消了两年的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
请问怀孕怎么报备?
再往前看,你就会发现学校在“排队生育”上简直太过于想象丰富。
2016年,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在生育排队的基础上规定了生育名额:2016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15名和16名。
为了进一步限制教师生育,生育排期也有期限,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没有怀上,就重新排队。有的老师表示,自己的生育期已经排到了4年后。
事后,在采访中,该学校领导义正严辞地说道:“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叫你来生二胎的。”
但其实,被要求“排队生育”的,并不只有教师这一行。在女性占多数的工作单位,这种“排队生育”的调控方式大行其道。
2016年,东莞市就有女护士向媒体投诉,声称“医院要求女护士排队生二孩,如果发现插队提前怀孕的话,下月起要扣发一半的奖金”。
投诉者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并没有落款署名的《关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文件中注明“不实行有序生育的,扣发奖金,还延迟晋升聘用,取消三年内评优资格”。
护士也是女性占据大多数的职业。/Unsplash
2003年,上海16010999女职工劳动权益求助热线也接到了不肯透露姓名的女职工投诉电话:他们企业女职工怀孕生孩子要领批条,排队取号。
可企业有几百名适龄女员工,每年却只准10位女职工怀孕生子。若未排入企业计划而“擅自”生育的就要扣工资,没有产假,没有年终奖,还要影响加工资。
从以上新闻不难看出,各单位在面对女职工生育事件上有多不尽人情。排队就算了,还“勒令”女职工在3个月以内怀上,逾期不候。真当生孩子是女娲捏泥人那么简单吗?
在生育面前,女性为何如此卑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1条,妇女有按照国家规定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其中第23条也规定,劳动聘用合同或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果然如此2223
这些单位赤裸裸地将对女性生育干涉上升到“明文规定”,明显不合法。
可相比起怀孕之后女性可能吃到的职场暗亏,排队生育这种“明文规定”反倒微不足道了。
在前文提到的米唐老师的学校,不仅有“排队生育”这样的明文规定,甚至还有“产假少休点”的潜规则。
米唐说,他们学校的另一位老师,在坐月子的时候被学校“建议”回来上班,不然“到时候岗位可能换上别的老师”——学校在暗示她休产假可能会丢工作。
实践中,不可能找到成熟的,已婚育有三个孩子,可以全心全意工作的女性。/《是,大臣》
为了逼怀孕员工辞职,企业绞尽脑汁。
2018年9月16日,扬州某电子公司的王女士怀上孩子后被公司调岗去看厕所,拿更低的工资。公司还以安全为由禁止她进入厂房和办公楼,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她自愿辞职。
哪怕是那些已经拼搏到管理层的女性,在怀孕之后也可能面临残酷的“逼宫”。
去年,澎湃新闻就报道了这样的一则新闻。34岁刘怡然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总监,在她意外怀孕并决定生下孩子之后,公司高层表面“恭喜”,转身就聘请了男性替代者。一个月后,刘怡然以各种莫须有的名头被“辞职”了。
那时候,她才想起4年前面试时被问及生孩子问题。那时候,她说,“目前想做丁克”。
“我家有孩子了”,意味着不用休产假。/《小欢喜》
原来,公司看中的不仅仅是她的能力,还包括她的“可利用率”。公司管理层心里的算盘打得明白:职场女性生育,产假还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女性在生育之后,花在工作上的精力就少了。
于是,很多女性干脆回家当起了家庭主妇。/凤凰WEEKLY
大量的研究发现,生育对女性在就业领域的负面影响是普遍性的。根据《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8.25%的女性遭遇了“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而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
美国社会学期刊上的一篇关于职场女性的文章,更是将这一现象为 “母职惩罚” 。
文中还提到,对于职场女性来说,事业和生育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即使已经走到中层、高管级别的女性,可能也只是把做抉择的时间推后了那么一点而已。
但矛盾的是,一边,所有人都明白生育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职场损失;另一边,女性还要受到“催生”和不生育的谴责。
“双标”处处都是。/《令人心动的offer》
前段时间,舞蹈家杨丽萍社交账号下的一条留言引发了热议。在她分享自己吃火锅的短视频下,一位网友评论:“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这条评论,获得了1.1万多次点赞。
“没有儿女=人生失败”?即使如杨丽萍这样在舞蹈上有极高成就的女性,也逃不过“被催生”的舆论压力,那就更不用说普通女性了。
于是,在面对学校“排队生育”的要求下,大多数有生育意愿的职场女性选择了默默遵从。
毕竟,“排队怀孕”的规定虽然违背人性,但好歹工作保住了,孩子也能生了。
生育压力,不应该由女性独自承担
其实,针对单位的生育排队等现象,人社部早就在2016年11月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指向性或与岗位无关的歧视性条件。
然而,三四年过去了,企业单位针对女员工的“生育限制”却仍时有发生——除了排队生育,还有取消产假、怀孕等于失业......很显然,这个问题不是官方出份文件就能解决的。
归根结底,职场上“生育问题”的症结,在于很现实的利益原因——雇佣女性职工的必须冒着成本增加的危险。女性休产假期间,谁来替代她的工作?找到替代人了,女职工休完产假回来怎么办?
企业不愿意招女职工也是这个原因。/图虫创意
特别是在社会提倡生育、开放二胎之后,无形当中,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各单位企业的头上。期待每个单位企业都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提高用人成本来为人口繁衍做贡献显然不太现实。
但这就意味着女性理应默默承担这种结果吗?
在《生育制度》这本书中,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生育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之一。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而言,我们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人口来保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使社会可以良好地新陈代谢。
但他同时也承认,对于个人特别是对承担了大部分生养工作的女性来说,从实际效益层面,生育的确是“损己利人”的。因此,生育作为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决定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其风险、后果和压力,都不应该由女性独自负担。
“催生”的同时,也考虑下如何用更实际的方式支持女性。/《成为母亲》
相比起逼迫企业提高用人成本,或者督促女性“为母则刚”,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是,该如何建立更好的生育制度,以及更合理地进行家庭分工。
毕竟,如果没有与支持女性生育相配套的政策和福利,恐怕只会逼迫用人公司使出更多比“排队生育”还难看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