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守护

导读: 家住新巴尔虎右旗的牧民塔巴海和道勒玛夫妇符合领养条件,1964年,4岁的巴图呼和6岁的姐姐娜仁其木格成了塔巴海和道勒玛的孩子。如今,巴图呼和姐姐都以畜牧业为生,父母的言传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守护"分享给大家!

  (新春走基层)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守护

  齐齐哈尔新闻网呼伦贝尔1月7日电 题: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守护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张玮

  备齐草料、凿冰取水……新春将至,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忙着为牛羊备“年货”。

  忙碌之余,巴图呼家的蒙古包内热气腾腾,牧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喝着热奶茶,向巴图呼讨教畜牧攻略。

  只要提及畜牧业,巴图呼便一改平日的内敛,饶有兴致地讲着如何照顾初生牛犊、如何喂养、如何取暖、如何接双胎羔等。

图为巴图呼在自家牧场干活儿。 巴图呼供图

  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再到利用现代化机械发展畜牧业、利用网络直播分享日常生活,如今的巴图呼已俨然一副新牧民的模样。

  1959年到1961年,我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育婴堂的米粮眼看就要见底,党和政府决定,把这些“国家的孩子”送到草原,开启一场“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爱心接力。

  孩子们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草原深处。其中,呼伦贝尔接收了300多名“国家的孩子”。

  家住新巴尔虎右旗的牧民塔巴海和道勒玛夫妇符合领养条件,1964年,4岁的巴图呼和6岁的姐姐娜仁其木格成了塔巴海和道勒玛的孩子。

  巴图呼从小愿意听母亲讲他们回家的故事,他还清晰地记得母亲讲过,得知符合领养条件后,她和父亲迫不及待地赶着勒勒车,从牧区到城里,再转乘火车去接孩子们。

  “母亲说,他们既兴奋又担忧,全然忘了路途的疲劳。”巴图呼回忆道,父亲整夜未眠,不时和母亲确认孩子的衣服够不够穿、有没有吃饱饭、会不会不适应。

  “姑姑一手抱着4岁的我,一手牵着6岁的姐姐,把我们领到父母面前,父亲奔向姐姐抱住她,母亲奔向我……”父母亲曾经常提起他们初次见面的场景,巴图呼红了眼眶,“语言不通和陌生的环境也阻挡不了父母亲扑面而来的温柔和爱。”

  在草原上度过的童年是巴图呼最幸福的时光,父母的舐犊情深和父老乡亲无微不至的关照,让巴图呼与娜仁其木格从未觉得自己是孤儿。

  回忆起刚到草原的日子,巴图呼说,那时候没有精美的糖果零食,可是他们的童年却充满了蜜糖般的美好回忆。“小时候过春节,母亲在蒙古包内熬着奶茶,父亲在外面搭起炉灶煮羊肉,邻居家的哥哥姐姐会把他们的糖果送给我们。”

图为巴图呼和妻子。 巴图呼供图

  如今,过春节仍会煮肉熬茶,只是这份手艺传到了巴图呼和妻子手里。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巴图呼和娜仁其木格最大的遗憾,“在最不容易的年代,父母把最好的一切给了我们,如果他们还在世,能看看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该有多好!”

  巴图呼有一张如宝贝般珍藏的照片,那是他和姐姐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蒙古袍,也是他们来草原后的第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父母紧紧握着巴图呼和娜仁其木格的手,淳朴的脸上难掩喜悦。

  “我和姐姐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长大成人,是这辈子最大的幸事。”巴图呼感慨道。

图为巴图呼一家。 巴图呼供图

  畜牧业是草原牧民的根本,在巴图呼心里,父母一辈子守护着这片草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的巴图呼也不例外,只是他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将自家牛羊集中饲养,利用撒料机、智能监控和各种农用机械实现现代机械化养殖,“这也是守护草原的最好的方式。”

  “父母把我们带回草原,让我们在草原上有了幸福安稳的家,我们是‘国家的孩子’,也是‘草原的孩子’。”身着蒙古袍,站在自家牧场上,巴图呼自豪地说着。

  如今,巴图呼和姐姐都以畜牧业为生,父母的言传身教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世世代代守护这片草原也变成了他们的心愿。(完)

【编辑:刘欢】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