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美好社区 共建共治共享

导读: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社区是我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门口的环境美不美,邻居间的关系融洽否,碰到困难能不能有人帮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关系到我们每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焦点访谈:美好社区 共建共治共享"分享给大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社区是我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门口的环境美不美,邻居间的关系融洽否,碰到困难能不能有人帮忙,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关系到我们每天的心情,而这些都是社区治理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怎么把社区管得更好?政府可以做些什么?居民可以做些什么?社会组织又可以做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看几个社区的治理办法。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的甘露园小区干净整洁,电线杆上的梅兰竹菊和二十四节气彩绘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每到春天,这里鲜花盛开。周末时,不少居民在小区的一处花园旁拍照打卡。这些花都是75岁的小区居民冯忠志老人亲手栽种的,他每天都要花不少时间浇水养护,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的甘露园小区环境优美,仿佛置身公园。然而过去的甘露园可不是今天的模样。甘露园是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一共有3300多户居民,过去由于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到位,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纠纷较多。小区绿地杂草丛生,环境脏乱,有的居民干脆将楼前绿地改造成了“私家菜园”,种上了各种蔬菜。给菜施肥时,气味非常难闻,熏得附近住户不敢开窗。

由于占用绿地问题,居民矛盾升级,多次向居委会反映情况。甘露园社区挨家挨户排查“私家菜园”的数量、位置,多次上门劝说,跟居民苦口婆心做工作,鼓励居民自行整改。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甘露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史润霞说:“慢慢居民开始把自己种的地给清理了,清理完了以后,问题又出来了,说清理完了我能不能种花?”

种菜改成栽花,但因私圈公共绿地引发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物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对小区绿化养护积极性不高,绿地无人管理,这又导致更多的居民因为绿地环境不理想而拒交物业费,小区又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疙瘩”。社区由于自身人手和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依靠自身解决小区方方面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情况在很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为了解决困扰社区治理的顽疾,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推行了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社区成长伙伴指的是什么呢?

北京市朝阳区委八里庄街道工委书记闫培文说:“在实践中通过引入理论专家、实践专家和专业的社会机构以及我们又组建了社区协调员,通过一个大的团队和社区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理当中一些难点问题,这是它的核心。”

引入社区外部的社会组织和专家团队为小区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像甘露园小区居民私搭乱建,公共绿地野蛮生长问题,社会组织和专家团队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根据他们的经验,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沟通协调,引导各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甘露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史润霞说:“居民说种花可以,但是怎么种,是种自己喜欢的花还是变成自己的花园,这又是一个问题。于是我们又跟居民反复讨论,种花可以,花种子也可以给大家提供,但是花园是共享花园,绝对不是自己的私人花园。同意了,大家可以种,可以认养。”

方案征得居民代表的同意后,在社区伙伴的帮助下,居民主动认养花园。不仅缓解了物业绿地管护的压力,而且把居民的个人爱好和公共利益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居民种花只是个人爱好,怎么能够将认养的花种得好看,又能不同品种有搭配、花期长?社区成长伙伴计划项目中掌握专业资源的社会专家组织接下来又给予了专门的引导。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甘露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史润霞说:“慢慢地,种花的品种,哪些花适合在户外长,哪些花颜色比较好,哪些花花期比较长,社会组织也在帮我们出主意。”

社会组织和专家给小区问题把脉,倡导“公共绿地,居民认领,统一规划,共同维护”的理念,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75岁冯忠志老人第一个站出来承包了一片绿地,种上了牡丹,当起了“花匠”。在他的带领下,30余位居民陆续当起绿地认领人,之前私搭乱建占地盘的现象消失了,绿地成为大家共同的家园。社区伙伴成为甘露园小区成长中的引路人。

北京朝阳区“社区成长伙伴计划”专家组组长李文兵说:“社区有什么问题,由社区提出来,我们形成项目,政府针对社区存在的问题配置资源,共同推动小区问题解决。‘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的本质是共同参与、多方参与,各方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社区的难题,共同发力,切实解决社区的治理难题,达到共商共治的效果。”

基层社区工作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人手又有限,如何能整合多方资源是关键。除了专业的社会组织和专家团队,志愿者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肖林说:“志愿者在社区治理当中,无论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还是邻里矛盾、利益冲突的化解,还是一些公益慈善活动,或者是灾难面前的一些救助,都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来讲在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之外的社会力量的一个体现。”

武汉在社区治理中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的积极性,建立社区服务需求清单制度,引导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让志愿服务有的放矢。

家住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的老人雷寿富今年71岁,他患病卧床多年,70岁的老伴每个星期要带他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最近两年,老人透析的次数由两次增加到了三次。由于老两口不会使用智能叫车软件,每到要去医院的日子,老两口只能在小区门口拦车,老人的身体无法久站,有时候遇上刮风下雨,一等就是大半个小时。

老人居住的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接送老人,但毕竟社区人手有限,像雷大爷这样有出行就医需求的老人也不是个例,如何长期为这类老人提供出行就医服务呢?2020年,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线上线下多方收集困难居民需求,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志愿团队资源,分类盘点,把居民需求和服务资源精准匹配,并制定成为社区服务项目,形成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精准匹配,既为志愿服务找到了落点,同时又解决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的难题。

湖北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施敏说:“针对群众这些需求,再找我们的资源进行梳理,把这些需求跟社会组织进行商议,让他们认领,而且还要明确项目完成时限和项目负责人,确保这些项目能落地落实。”

主动认领雷大爷出行就医需求的志愿服务队,就是来自于社区写字楼里的一家出租车公司。社区与公司一拍即合,成立了江汉北路社区“刘可军”的哥志愿服务队,刘可军和另一位同事负责每周接送雷爷爷去医院。

为了发挥不同志愿者群体参与社区服务的便捷,武汉市还开发了一个专门为快递小哥反馈社区问题的手机APP“江城小蜜蜂”。下午两点,快递小哥程鹏刚忙活完一批快件,在前往下一配送地点的途中,发现社区内有几处垃圾死角和电动车随意摆放的情况,他随即拿出手机拍照、定位,通过“江城小蜜蜂”小程序进行上报。

快递小哥由于工作需要,每天都在社区走街串巷,他们对社区各个角落的卫生情况、安全隐患以及突发状况都更了解,可以通过“随手拍”的方式,记录城市社区公共环境、秩序、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拍上报,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大大提高了社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为了鼓励志愿者这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江岸区建立了“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遭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全区注册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并推行了积分兑换制度,志愿者可以用自己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爱心物资和体检服务。

社区治理需要合力推动。无论是北京的社区成长伙伴计划,还是武汉的志愿者团队精准对接,都是利用了各自的优势,整合链接多方资源,让社区服务更加高效,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很多城市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例如,杭州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智慧社区,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而成都则是发掘社区内生潜力,通过成立社区协商议事会,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焕发社区活力。社区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居民对生活的需求都日益多元化,如何通过社区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肖林说:“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此需要整个社会的不懈努力和共同推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管理面临一系列难题,而我们居住生活的社区就是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夯实社区基础,实现社区善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路径,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现在,社区居民的构成以及居民对生活的需求都日益多元化。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把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探索适合本社区的治理模式,才能把社区治理好,居民的生活才能更舒心。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