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悉尼的中国元素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记者手记:悉尼的中国元素"分享给大家!
中新社悉尼3月20日电 题:记者手记:悉尼的中国元素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北京的三月正是悉尼的初秋。飞机掠过海港大桥和白贝壳造型的歌剧院上空,徐徐而平稳地降落在悉尼国际机场,接机的当地华人武蒙妮早已在等候。
踏进这个风光秀丽的滨海国际机场,举目皆是和英文平分秋色的“行李领取处”“兑换”“拼车及接机”“停车处”“到达处”“出发处”等中文标识,使甫到悉尼的中国人有暖暖的亲切感。
行李处领取、免税店里与熙来攘往的过道上,人群里不时传来中文交谈声。
记者看到,在显示航班动态的巨大电子屏幕上,中文广告也不时刷屏,闪烁不断,颇是吸人眼球。走道两旁的免税店里,有的门面前挂着“物有所值”的中文招牌。
武蒙妮说,新冠疫情暴发前,悉尼国际机场与17个中国城市实现直航,每周近180个往返航班增加了中澳两国民众的联系。中澳迄今已建立了100多对友好省州、友好城市。中澳建交五十余年来,两国双边贸易额由1972年建交之初不足1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23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入境客源国、最大旅游消费国和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背景,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前景,使中文在澳多个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也许是悉尼国际机场有不少中文标识的原因。”武蒙妮如是说。
20世纪90年代初从北京来澳大利亚定居的她告诉记者:“华人来澳大利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澳大利亚各州区中,悉尼所在的新州与中国之间建立起了最悠久、最紧密的人文联系。今天,新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很多大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中文已成为澳大利亚使用第二广泛的语言。”
在驱车前往悉尼市中心的路上,谈起这里的中国元素,武蒙妮如数家珍:唐人街中式餐馆、华人商铺与中医诊所林立;象征中澳友谊的江南水乡式园林“谊园”,亭台楼阁与现代高层建筑交相辉映;距离海德公园不远处的中国文化中心矗立;闻名遐迩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里摆有中国影星成龙的蜡像等。
路过悉尼科技大学时,她指着路边一栋造型特别的建筑物说:“这是祖籍广东的华人周泽荣捐资2000万澳币给悉尼科技大学商学院兴建的周泽荣博士大楼。”
她介绍说,这是澳大利亚首次以杰出华人名字冠名的地标性建筑。该建筑的波浪形外墙设有方形窗口,远望如被揉皱的纸袋,它和悉尼歌剧院、海港大桥一样,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也是华人对澳大利亚教育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典型标志。(完)
【编辑:陈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