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导读: (记者 高凯)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白烨、梁鸿鹰、彭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杨志军《雪山大地》:展现青藏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杨志军长篇小说《雪山大地》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白烨、梁鸿鹰、彭学明、胡平、张陵、潘凯雄、张莉、李朝全、丛治辰、宋嵩、饶翔、崔庆蕾等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议由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主持,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为本次研讨会致辞。

  《雪山大地》同时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小说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生的改天换地,当地藏汉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沧桑变化,以及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

  吴义勤表示,《雪山大地》是一部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部作品以宽广的现实主义视野,雄劲、苍劲的笔墨生动再现了青藏高原改天换地的巨大变迁,是一部厚重、扎实、诗情洋溢的现实主义力作,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审美风格。

  路英勇指出,杨志军始终葆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他关注时代变革中普通人的命运遭际,又关注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等比较宏大的问题。在西部大草原书写方面,杨志军和他的作品有独特的文学地标性意义。

  张亚丽表示,从《环湖崩溃》《大悲原》到《大祈祷》《高原大劫史》,再到惊艳文坛的《藏獒》系列,杨志军的创作有着醒目的地标性意义。有人曾评论其写作使汉语殿堂终于有了回归汉语天性、天赋和天良的自由叙述,魂融、恣肆、嶙峋、宏阔、精微。杨志军这部最新长篇小说《雪山大地》可谓其创作几十年来的雄心之作,感恩之作,史诗之作。

  梁鸿鹰表示,《雪山大地》是一部诚意作品,写出了作家对岁月、对西部、对人性、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深情,它是从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的。这是一部岁月之书,以父亲和母亲的人生历程来反映时代发展的巨变。在近半个世纪的过程当中他们无怨无悔,见证历史的沧桑,把自己完全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列当中去。“面对雪山大地,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对我们当今是非常有价值的。”他说。

  潘凯雄指出,《雪山大地》的艺术表现力非常强。由于主要场景选择在青藏高原,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很高。

  李朝全认为,《雪山大地》不仅写出了藏地几十年来的变迁史,并且通过这个变迁史写出了国家的变迁史、国家的发展史,把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也写出来了。通过两个家庭的变化反映了草原的变化,也折射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这是作家的抱负所在。

  张莉指出《雪山大地》有着当代文学现场少见的壮丽之美,“《雪山大地》是一部深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草原史诗,能够感受到我们当代文学现场比较少见的壮丽之美。从我的父亲母亲角度书写如何建设我们的家园,但是作者没有用家族史的方式,而是将家庭变迁和国家的变迁非常巧妙地联结在一起。”

  崔庆蕾认为,《雪山大地》着重呈现的是历史化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当中叠加起了一种物与人的蜕变,具有非常充足的历史感,这是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的一部作品,它所聚焦的不是剧烈变动的现场,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可以说,《雪山大地》其实是用小说的形式把历史过程重新艺术化,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给读者一个重新进入西部、重新进入少数民族文化的文本,让人们重新审视和理解西部,也重新理解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完)

【编辑:陈海峰】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