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多家贷出历史新高,房地产不良率集体抬升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六大行多家贷出历史新高,房地产不良率集体抬升"分享给大家!
截至3月31日,六家国有大行财报已全部出炉,从数据中可以窥见去年行业经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2023年的盈利趋势和重点布局,各行高管也在业绩会中释放了大量信号。
去年全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3.7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9%、5.97%。其中共性在于,面对净息差压力和市场波动,各大行营收增速普遍放缓甚至罕见负增长,但存贷增量创出新高,“以量补价”成主要盈利支撑,拨备反哺效果也有所显现。
从信贷投放安排来,去年各行普遍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投放力度,个人消费贷、经营贷成重要发力点;从存款结构来看,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付息成本整体维持刚性。业绩会信息透露,今年以来信贷需求依然强劲,各行依然保持总量平稳、节奏靠前,并持续调整负债端量价结构。
资产质量方面,各行不良贷款率普遍改善,但房地产领域对公和按揭不良率进一步抬升,相关风险还在进一步释放过程中。整体来看,各行高管对今年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和资产质量向好趋势较为乐观。
存贷高增背后有哪些结构特点
去年全年,除中国银行净息差逆势提升0.01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家大行净息差均进一步下行。在此背景下,维持生息资产增长,“以量补价”成为关键。
截至去年年末,六大行资产总额突破16万亿元,总体较去年增长12.82%,多家大行资产增速创近10年新高,其中“宇宙行”工商银行总资产逼近40万亿元。在这背后,作为主要资产构成的贷款规模实现高速增长,多家大行贷出了“历史新高”。
比如,农业银行去年新发放贷款及垫款同比增长15.1%达到2.5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国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超过1.58 万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境内公司类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63万亿元、1.43万亿元,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从同比增速来看,各大行去年贷款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增超15%,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在12%以上。
具体看信贷投放领域,对公贷款中,基础设施、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等增长明显。其中,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境内分行新增制造业贷款2948.51亿元,同比增长17.8%;农业银行去年制造业领域新增贷款及垫款5550亿元左右,增量是上年的2.04倍;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投向制造业领域的中长期贷款增幅均在50%左右。中国银行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达到115%,工商银行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65%,建设银行新增投放增幅也接近60%。
个人贷款中,与楼市表现一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明显放缓,消费贷、经营贷投放则大幅提速。比如,建设银行去年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分别较上年增加624.64亿元、1888.81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6.81%、83.40%,同期个人住房贷款增幅仅为1.46%。其他银行中,工商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同比增超30%,中国银行非房消费贷款新增超过50%,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幅接近60%。
负债结构中,存款增量同样创下新高,六大行全年新增存款13.61万亿元,其中,工行、农行、中行等对公、个人存款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从结构来看,定期存款增速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增速较往年有所提升。这也是行业付息成本提升、净息差进一步收窄的重要原因。
2023年信贷投放有何安排
对于2023年的信贷投放安排,各行高管在业绩会中释放了较多信号,整体将保持总量平稳增长、节奏适度靠前。而且从今年前两个月来看,信贷需求依然强劲。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透露,2023年,该行在总量方面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结构上继续巩固制造业、科创、绿色信贷等领域的发展优势,继续加强对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工行境内人民币公司贷款比年初增长1万多亿元,也是创历史新高。贷款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在同业中率先突破2万亿元,居民住房、新能源汽车、餐饮旅游等消费贷款增长较快。”张文武表示,今年以来工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今年集团整体资产增长预计增速保持在8%~10%,保持人民币贷款平稳增长,加大人民币债券投资盘活力度,巩固并扩大外汇业务优势。其中在信贷方面,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和能源保供、民营经济,以及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等普惠领域的投放。
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表示:“从年初到2月底这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对公信贷投放实现了量价齐升,结构优化,市场整体信贷需求较为旺盛,特别是基建、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
在此背景下,各行开年信贷储备较为充足。“从2月份来看,我们对公方面项目储备(已经审批还没有发放的项目)环比增长了6%,零售方面增长更快一些,比如说按揭贷款环比增长了30%以上。”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由于需求旺盛,该行前两个月的贷款投放都创历史新高。截至2月末,农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912亿元,同比多增2800多亿元,增速4.6%。
去年,多家银行提到个人金融的贡献增加。今年在刺激消费大背景下,加上稳息差需要,各行也将加大对个人信贷市场的争夺。
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今年将保持信贷投放总量和债券投资总量稳定增长,结构精准发力,促进日均升息资产的稳定增长,同时在结构上不断地提升信贷和债券等高息资产的占比,大力拓展个人信贷业务。张旭光也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个人住房按揭和个人消费的贷款支持力度。
从期限结构来看,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提到,为应对净息差收窄,将进一步调整短期和长期存款结构,压降高息存款价格。事实上,对于去年净息差能够维持正增长,中国银行就提到,该行去年已经加大了活期存款吸收力度,有序压降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成本较高产品规模。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业绩会上透露,经过适当调整措施,今年以来该行一些收益率相对低的产品和业务已经出现负增长。
资产质量有何喜忧
从资产质量来看,去年有5家大行均实现了不良贷款率改善,目前最高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二者均从上年的1.42%降至1.38%。邮储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提升0.01个百分点至0.84%,但仍是不良率最低的国有大行。
具体分布方面,房地产依然是去年为数不多的不良率抬升的领域。其中,中国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由5.05%提升2.18个百分点达到7.23%,继续居行业首位,农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也提升2.09个百分点达到5.48%,工商银行不良率也由4.79%抬升至6.14%。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会上表示,在风险管理中,对房地产贷款的质量管控是重点之一。去年虽然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房地产业的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该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较低,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对全行资产质量产生大的影响。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也表示,该行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质量总体风险可控,相关的贷款已经计提了充足拨备。
基于今年宏观经济持续复苏,房地产行业风险边际改善,各行对今年资产质量的预期整体较为乐观。不过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化解需要一个过程,对资产质量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另外,涉政类资产受房地产和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尤其需要特别关注财政实力较弱、负债较高地方的政府类业务,全球需求衰退、出口下行压力下,外贸领域风险也值得继续关注。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暖,目前按揭贷款需求也在转好。“从我们行的储备可以看出来,到2月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储备已审批未发放是433亿元,月度环比增长了31%,月度新收单是873亿元,月度环比增长57%。”张旭光说。
在业绩会上,多家大行也回应了个人住房贷款领域的提前还贷风险。综合来看,各行对应提前还贷规模较小,风险可控,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作者:亓宁
【编辑: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