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浙江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破零” 挽损1.5亿余元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近三年浙江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破零” 挽损1.5亿余元"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杭州4月26日电(郭其钰 鲍梦妮)2020年至2022年,浙江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78件661人,起诉1495件3099人,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增长78%。累计为权利人挽回损失1.5亿余元,知识产权检察公益诉讼也实现“破零”。
今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胡东林介绍上述消息。
为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公平公正,浙江检察机关通过审查、调查、侦查“三查融合”,开展“一案多查”。如瑞安市人民检察院、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分别在办理某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中发现当事人冒名顶替投案、逃避侦查事实,深入调查后发现多名公职人员渎职、受贿等违法犯罪线索,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办案人员现场讲述案件。 鲍梦妮 摄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胡东林举例介绍,绍兴检察机关在办理纺织品花型著作权保护案中搭建低代码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法院近五年16万份裁判文书,挖出了一个专门捏造侵权事实,以专业虚假诉讼、借“维权”敛财的黑灰产业链,通过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法院纠正虚假维权62件。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在该省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数字监督专项工作,推动各地刑事立案17人,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及抗诉46件,在省域层面推动协同治理。
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类型,事关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近三年浙江因侵犯商业秘密被提起公诉的有27人,普遍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是企业中层以上核心人员及外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对于真诚认罪悔罪的涉案企业高管、技术人员,我们用好企业合规、认罪认罚从宽等法律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积极促成与被害企业达成和解,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胡东林表示。
如杭州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对犯罪行为人按照主观恶性大小和危害后果严重程度,采取分类处理,不仅督促涉案企业向被害企业赔偿1000万元损失,而且促成双方继续开展商业合作,实现办案效果最大化。
此外,浙江检察机关在涉食品药品安全、英烈姓名、地理标志商标等具有公共利益属性的领域开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发现《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的名字被注册为食品商标,后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涉案商标无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