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点丨国际助产士日|他们在产房,不仅仅是“接生婆”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天天快看点丨国际助产士日|他们在产房,不仅仅是“接生婆”"分享给大家!
“吸口气,再来,尽量不要发声音,轻轻吐气,放轻松……”助产士吴静站在产床旁,为一名宫口全开的孕产妇加油打气,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资料图】
1998年出生的吴静,毕业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工作,在这家三甲产科专科医院里,总共有100多名助产士,有人毕业于护理专业,也有人毕业于专门的助产班。
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助产士身穿紫色衣服,在服务台工作,监控胎心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自1992年起,国际助产士联盟(ICM)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国际助产士日”,2023年5月5日,是第32个国际助产士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生的起点从产房开始,助产士则是托起新生命的第一人。他们要陪伴产妇面对分娩时的恐惧和担忧,也在不断学习以满足高品质的助产需求。他们的工作,有关接生,却又不仅仅是接生。
助产士如何“炼成”?
在临床上,助产士上岗并不是只要考一本证书那么简单,每家医院对于“助产士”的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吴静花了近3年时间,拿到了这本证书。
“入职后我通过科室轮转学习,历经2年规范化培训,最终于2021年定科,到了产房工作,一开始从导乐开始学起,导乐的工作主要是陪伴产妇分娩。起初跟着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一起,我们会给准妈妈介绍分娩可能会面对什么情况,帮助她们消除对分娩的恐惧,还会教产妇如何通过有节奏的呼吸来止痛;在正式分娩时,导乐也会指导产妇如何用力,从心理和生理上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吴静说,熟悉了导乐工作后,接着她去了待产室工作,重点掌握产程情况,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此后又开始学习如何接生。
有着20多年“助产士”工作经历的“80后”单珊珊,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产房护士长,在她眼里,并非所有护理人员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助产士,“助产士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贴心,对体力的要求也很高,还有对动手能力。”
单珊珊是一名“80后”助产士,如今已经是产房护士长,她有过20多年的助产士工作经验。
单珊珊回忆,2001年她以护理专业毕业参加工作,那时的“助产士”上岗前都要学“侧切”(即会阴切开术,这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为扩大阴道开口所行的外科切开术),如今完全不同,“随着助产理念的不断提升,通过体位调整、非药物治疗,可以让孕产妇降低侧切的比例,基本控制在15%。以前产妇都躺着分娩,而现在侧卧、趴卧、水中分娩,哪种舒服就选哪种。”
单珊珊坦言,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助产士就是个“接生婆”,能帮产妇平安顺产是一大目标,但在现代化护理环境下,助产士需要完成的有很多。不仅仅是接生,她们还要帮助产妇减轻整个产程中的痛苦,高年资的助产士还要走出产房,开设助产士门诊服务。
在产妇的整个怀孕期间,助产士需要全方面管理好她们的健康,包括控制体重、维持营养、从而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还参与分娩过程中的会阴伤口缝合。为了这项工作,助产士需要经过无数次练习,以确保最大可能减轻顺产时的疼痛,让伤口美观且愈合得更快。
陪伴产妇面对分娩时的担忧和恐惧
第一次以助产士的身份上岗,吴静坦言自己“泪目”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分娩,但当人生第一次看到宝宝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一声啼哭,宝爸在一旁哽咽,我也跟着一起哽咽了。这种感受太美好了,新的生命总是孕育着新的希望。”吴静说。
或许是被这样的环境感染到了,吴静每每被人追问“你结婚了会生宝宝吗”,她的答案永远是“肯定生啊”。
但刚进入产房工作时,吴静对“生娃”怀着巨大的恐惧,“分娩时,女性不可避免会有疼痛感,这种疼痛时不时被周围的同龄人提起。”这也是助产士的意义所在。吴静说,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需要陪伴准妈妈们面对分娩时的种种担忧和恐惧。助产士是非常有职业成就感的一项工作,每一位妈妈都很伟大。
相比一般的护士,助产士多了一份辛苦。在吴静所在的产房里,一名助产士每隔12小时轮一班,一天的班要从早上8点持续到晚上8点,一天里她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穿梭在产房、待产室之间,午饭和晚饭是由医院工作人员送进产房,平日里,她们经常忙碌得喝不上一口水,很难按时吃上一顿饭。
在待产室里,准妈妈们一阵阵的宫缩需要吴静密切关注,并及时给予营养指导,一些孕产妇为了减轻疼痛,愿意下床运动会儿,吴静就拿来瑜伽球,让她们尝试着在宫缩到来时,在球上弹坐,“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宫缩时的疼痛,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准妈妈们形成更易顺产的胎位。”
助产士吴静正帮助一名出现宫缩的孕产妇再瑜伽球上运动。
遇事冷静、沉着是吴静在工作中练就的,“一些孕妇由于初次分娩,情绪会特别紧张,一些人甚至一痛就喊,也有些人会反复问‘还要多久生’‘我会不会顺转剖’‘我有可能会被侧切吗’……这时候需要我们安抚她们的情绪,不光光是语言上的安抚,还有很多非药物的治疗办法,呼吸、换位、按摩等,环境的调节也离不开。
在每个产房,还有不同的灯光调节来缓解孕产妇的紧张情绪,一些人喜欢白色灯光,一些人则喜欢黄色灯光,有人喜欢暗色调,有人喜欢亮色调,我们会根据孕产妇本身的喜好和习惯进行调节,尽可能去满足她们的要求。”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的肺活量显得尤为重要,在上台接生的时候,她们会鼓励产妇屏气,持续大喊:再来,再来,再来,再来……,一口气喊几十个“再来”不需要换气。分娩的过程中,室内由于不能开设空调,到了炎热的夏天,助产士时常汗流浃背。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里的助产士门诊。
高品质的助产需求正在不断提升
助产士的重要性时常会被忽略。“如果孕产妇是单胎分娩,也没有什么高危因素的话,整个分娩过程主要是由助产士参与,只有在面对高危孕产妇、双胎或多胎分娩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占据主导。”单珊珊表示。
“作为一名助产士,也时常遭遇分娩时的尴尬,如被羊水、胎粪溅得一身,但这些都是小事,看着宝宝顺利降生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会很开心!”吴静说。
单珊珊还表示,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助产士的工作也在不断变化,要关注的细节还有很多,“在胎儿顺利娩出后,往往要等待1-3分钟,脐带搏动消失后开始剪脐带,延时断脐是为了让更多的血液能供给宝宝,这样能预防宝宝成年后出现贫血。”
宝宝在出生后的2小时内,会和妈妈来个“亲密接触”,擦干净身体的宝宝裸趴,紧紧贴着妈妈的身体,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研究表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显著缩短第1次母乳喂养的开始时间,并延长吸吮持续时间。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这样的动作,可以防止宝宝出生后的低体温,因为产房的室内温度很难达到产妇子宫环境的温度,只有妈妈的体温才是宝宝最适宜的温度,出生后赤身贴着妈妈的身体,这样一来避免低体温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能刺激妈妈更早泌乳,让宝宝主动发挥自己寻找食物的本能。”单珊珊说,一般情况下,产妇分娩后需要在产房呆满2小时左右,才会让宝宝暂时离开妈妈的怀抱,随后助产士会带着宝宝,在一张纸质的宝贝纪念卡上,敲下一只脚印赠予产妇留念。
和很多工作一样,助产士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吴静为此也收获很多满足感和喜悦感。
“助产士的一大任务就是还要指导产后妈妈如何母乳喂养,这需要自己不断在实践中学习观察,去不断发现和纠正生活中的一些误区,譬如生完宝宝不能马上喝大补汤催奶,应该在产后一周左右根据乳量情况再进行汤品补充。过早喝汤可能会引起乳汁分泌过多,加重生理性乳胀带来的不舒适,加之刚出生的宝宝喝奶量小,反而会导致喝不掉的乳汁发生淤积。”
单珊珊同时表示,当前国内不少地区生育率呈下降趋势,产妇对高品质助产的需求却在不断提升,这也要求助产士要走出产房,服务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除了助产士门诊的普及外,产科医务人员也通过微信组群等方式,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目前,大多数产科医院都已经普及了助产士门诊,让高年资的助产士坐诊,一方面让有顺产意愿的产妇能在孕晚期进行健康管理,包括合理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一方面也方便让产妇在分娩前提前了解分娩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科学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而即使在产后,助产士门诊依旧可以帮助女性做好伤口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单珊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