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已在国内发展普及 刷掌支付是否还有市场前景?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扫码支付已在国内发展普及 刷掌支付是否还有市场前景?"分享给大家!
扫码支付已在国内迅速发展普及
刷掌支付是否还有市场前景
◎左鹏飞
伴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加速渗透和拓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消费需求多样化和消费场景多元化得以实现。在数字化消费创新的背景下,用户对支付体验也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倒逼企业不断丰富和更迭移动支付功能,刷掌支付应运而生。
近期,微信开通刷掌支付功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据悉,用户可以在支持刷脸支付的设备上实现刷掌支付,只需要先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
当前,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足够成熟,扫码支付已具备较高的便捷性,为什么还有新的支付方式出现?目前生物识别支付有哪些种类?新兴的刷掌支付未来有市场前景吗?不断丰富的生物识别支付方式,又该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生物识别支付或是未来主流
自2010年以来,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移动支付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广泛下沉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演进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支付体系。
目前,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持续释放金融科技普惠效应的重要路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达86%。
在现实生活中,移动支付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何仍有新兴的支付方式不断涌现?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移动支付不仅市场规模巨大,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商业入口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已经高达9.04亿。因此,金融科技、数字技术等领域的企业纷纷在移动支付端展开布局,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客户体验是移动支付方式创新的原动力。伴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加速渗透和拓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消费需求多样化和消费场景多元化得以实现。在数字化消费创新的背景下,用户对支付体验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不断丰富和更迭移动支付功能。
随着个人生物特征数据化趋势不断演进,生物识别技术与移动支付的融合程度持续加深,包括刷掌支付在内的生物识别支付,逐渐成为继数字密码、二维码之后的新兴支付形式。
从现有支付手段来看,除刷掌支付之外,生物识别支付主要包括5种方式。一是指纹支付,通过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进行支付。二是人脸支付,通过识别读取人脸特征进行支付。三是声纹支付,通过识别读取声音特征进行支付。四是虹膜支付,通过识别读取眼睛虹膜特征进行支付。五是静脉支付,通过识别读取指静脉和掌静脉的纹路进行支付。
总体来看,生物识别支付技术领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类生物识别支付技术均已开始研发,有些技术已投入实际应用,只是不同支付方式的技术复杂程度和应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二维码支付仍然是大众消费领域的主流移动支付方式,生物识别支付方式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究其原因,从小额高频支付场景要求来看,推动生物识别支付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满足用户的高安全性、高便捷性和高稳定性要求,而现有的生物识别支付方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刷掌支付现实意义逐步凸显
实际上,刷掌支付并非新鲜事物。亚马逊、支付宝等科技企业已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微信则成为了国内刷掌支付大规模商业化序幕的开启者。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数字化与老龄化交汇程度不断加深,刷掌支付的现实意义也将逐步凸显。
一是更符合高频支付的高安全性要求。目前广泛应用的指纹支付主要是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而刷掌支付则是识别读取掌心血管纹路,不仅避免了对屏幕的接触按压,还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防伪性。
二是更契合公众的社会心理。与刷脸支付相比,刷掌支付是一种用户主动性更强的支付方式,不仅避免了在一些敏感场景下刷脸引发的不适感,而且避免了脸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识别使用的问题。刷掌支付具备更高的隐私性和精准度,也更加契合公众的社会心理。
三是更贴合适老化的产品设计需要。相较于扫描二维码等手机支付方式,刷掌支付拓展并完善了非接触式支付的新路径,只要录入掌纹,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刷掌机器上完成支付交易,极大地提高了支付过程的便捷性和识别率,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老年人的电子支付困扰。
四是更适合虚拟现实场景的发展需要。当前,元宇宙热潮褪去,逐渐进入理性发展期,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仍在继续向前发展。手势交互是当前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与现实世界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数据手套、体感手柄、智能戒指等手持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与手掌运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刷掌支付有望成为未来虚拟现实场景的一种主要支付手段。
成本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刷掌支付应用持续扩展,业界却对此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从短期来看,由于消费者对传统支付路径的依赖以及刷掌支付手段难以快速在大范围内普及,刷掌支付将成为现有移动支付手段的重要补充。从长远来看,伴随生物识别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消费者在数字时代对支付方式的新体验诉求,刷掌支付未来或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不过,目前刷掌支付所面临的成本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两类问题也是其他生物识别支付面临的共性问题。
从成本构成来看,刷掌支付主要包括硬件成本和推广成本。一方面,刷掌支付需要在专门的录入设备上录入掌纹,并在掌纹识别设备上进行支付,导致刷掌支付的硬件成本要高于二维码扫描等传统移动支付的硬件成本。另一方面,刷掌支付需要打破传统支付习惯,因此仍面临着较高的推广与迭代成本问题。
从安全角度来看,掌纹是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与指纹、面部等生物特征一样具有稳定性和隐私性,掌纹信息与用户个人身份是高绑定关系,无法像账号、密码等信息一样具有可变更性。同时,刷掌支付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而目前尚未有专门的管理规范和法律文件对其进行监管与保护,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滥用、深度伪造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当然,目前刷掌支付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其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刷掌支付既有传统移动支付的基本特点,也有生物识别支付方式带来的新特点。业界应合力突破产业发展局限性,推动刷掌支付等生物识别支付产业健康规范快速落地。
第一,丰富支付场景,完善应用生态。伴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移动支付日益成为一种实现网络平台、金融机构、消费终端有效连接的重要工具。应加快刷掌注册机在不同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的安装和使用,持续优化支付功能,积极邀请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刷掌支付相关活动,不断拓展和丰富刷掌支付在零售、餐饮、交通、办公、校园等不同场景的应用,构建并完善新型支付生态圈。
第二,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应从满足当下移动支付产业需求的适配思维向满足未来产业需要的战略思维转变,引导和鼓励数字科技巨头之间,围绕刷掌支付技术展开合作,聚焦虚拟现实、体感交互、算法创新等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持续推进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深度挖掘技术潜力,以刷掌支付助推生物识别支付产业发展。
第三,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出刷掌支付相关生物识别数据的采集、存储、服务和使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促进刷掌支付产业链间建立良性竞争秩序。建立健全刷掌支付等生物识别支付的法律体系,明确生物信息数据权属及使用机制。以包容审慎、鼓励创新为监管原则,推动刷掌支付等生物识别支付产业构建监管体系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