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从拼“速度”到比“绿色”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快递业,从拼“速度”到比“绿色”"分享给大家!
从39天破100亿件,到5个月破500亿件,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业务量实现月均“百亿级”增长。激增的物流运输量,带来上扬的碳排放总量,考验着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能力。
从拼“速度”到比“绿色”,快递行业如何走好绿色化、循环化、资源化的发展新路?
近日,记者追踪仓储分拣、转运寄递、包装回收等流程,观察快递业绿色发展的进展与成效。
仓储环节——
光伏电站“登陆”转运中心
6月1日午夜12点,湖南浏阳,占地15万平方米的韵达长沙分拨中心灯火通明,满载包裹的货车正在34个卸货口紧张作业。
面单扫描、交叉分拣、自动集包……自动化分拣车间内,4套3层高速交叉带分拣设备飞速运转,从各地运送而来的包裹在这里被贴上专属“身份证”,落入循环集包袋,奔向下一站网点。
“快件分拣全自动化操作,能减少70%的人力,但也使整个分拨中心单日用电量达到3.5万千瓦时。”韵达长沙分拨中心负责人关林介绍,尤其是“618”促销活动期间,由于要提前开机、增加排班应对业务旺季,用电负荷较日常上涨约5%。
“用电量上升,却更加环保了。”循着关林的指引,只见分拨中心屋顶上整齐铺设着一大片太阳能光伏板。“这些光伏板面积近5万平方米,源源不断产生的清洁电能,不仅能满足分拨中心的用电需求,还能余电上网,为社会节能。”关林说。
自2022年10月投运至今年5月底,该光伏电站已累计发电近300万千瓦时。
运输环节——
物流车用上“新能源”
6月5日不到5点,天刚蒙蒙亮,圆通北京货运司机闫永建开始了一天的奔忙,从圆通京北集转中心到朝阳国展网点,几十公里的路程,要跑5个来回。
“每公里柴油车的油耗成本是7毛钱,新能源车只要3毛,划算!”去年10月,闫永建成了圆通网点中首批新能源物流车司机之一。
圆通金融街网点,快递小哥赵奇最近也换了新装备。一件件包裹从新能源车上卸货,搭上传送带流转到分拣口,赵奇熟练地拣选、码货、装车。“‘618’促销活动期间,平均每天派送超过400件快递,货运量比平时多35%。”赵奇说。
研究显示,相比仓储、包装环节,快递业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在绝对体量和增速上更为突出,是行业碳减排的关键所在。
着力调整行业运能结构、加快推广甩挂运输……近年来,国家邮政局积极推广节能低碳运输方式和设备,协调出台政策支持寄递企业购置和使用新能源车辆,目前全行业新能源车辆保有量超过6.5万辆。
网点环节——
换新“智能环保集包袋”
6月16日下午2点,山东临沂,中通兰山澳龙网点。仓库一头,几百个蓝色集包袋码放整齐,每个集包袋上都印有一串数字编号。网点负责人孔钢领说,每个袋子都内置了芯片,相当于“身份证”。更重要的是,这种集包袋能重复使用4—6个月,单次使用成本节约50%以上。
“以前使用传统编织袋,价格便宜但包裹一重就容易坏,脱丝、破损造成的包裹遗漏、丢失时有发生。如今的可循环中转袋结实耐用,还轻便防水,一个袋子平均能用一年多!”孔钢领介绍,长远看,新型集包袋单次使用成本只要1毛多钱,比用传统编织袋节省3毛左右,装载率还能提升30%。
下午5点,一件件装满寄件的集包袋,登上高运力挂车运至10公里外的中通快递鲁南物流园。在这里,这些包裹将根据不同的“身份信息”,发往全国各地。
“通过智能环保集包袋中的芯片,后台能实时收集中转、流向信息,实现包裹运输的全程追踪。”中通快递山东临沂转运中心负责人崔富坤说。孔钢领所在网点的车辆刚运来的数万件快递进入分拣线,精准落入对应的格口中。格口下方,可循环中转袋稳稳接住包裹,通过快递员装车,继续配送到乡镇、村级网点。
近年来,快递业扎实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快递包装回收复用率大幅提升。目前,快递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
回收环节——
升级“旧物回收”
6月18日下午6点,上海静安区大宁路街道00后小伙樵子润打开门,正是预约的快递员上门回收一双小白鞋。“不仅不收快递费,还能领取一个环保袋,一举两得!”樵子润说。这样的绿色新体验,得益于菜鸟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推出的“万物回收节”活动。
回收的小白鞋,将在24小时内送往上海分拣中心,并在2天内进入位于江苏南通的旧物分拣仓库。菜鸟绿色家园运营负责人沈凯丽介绍,到达回收工厂后,鞋子将经过清洁、选拣等流程分类使用——鞋带被拆下来用于制作工艺品;鞋面和鞋底分离,鞋面布料用于制作隔音棉、保温材料等;鞋底则会打碎为PVC颗粒再加工,实现产品循环再造。
根据5月份包裹抽查测算,目前,我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90%,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达3.8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达3.5亿个。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涉及主体多、链条长、领域广,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管爱光表示,今年将出台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施意见,深入推进行业塑料污染和过度包装治理,继续开展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试点,稳步提升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