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不可能再追求100%可靠供电

导读: 扬子晚报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专家称不可能再追求100%可靠供电"分享给大家!

6月15日至17日,我国华北、黄淮及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出现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高温天气,面积覆盖146万平方公里,12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

当极端高温天气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气温对用电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我国电力负荷“冬夏”双高峰特征日趋明显,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王益烜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称,今年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国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近两年极端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导致电力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他建议把气候适应性纳入规划,气象模型、数据要与能源规划、生产计划模型有机衔接与深度融合,深挖需求侧潜力,做好电力负荷分级管理,统筹推进这些基础性工作。

袁家海也同时指出:“气候风险下,不可能再追求100%可靠供应。”

水电大省出力受挫

眼下长江流域已全面进入主汛期,但云南、四川两个水电大省的水电出力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发电量同比下降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24.4%,较4月下降11.9%的降幅继续扩大;云南省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43.1%,也较4月下降41.9%的降幅继续扩大。

“今年以来水电出力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王益烜说,我国具有季及以上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装机占比不到一半,大部分常规水电出力要“靠天吃饭”。受2022年下半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今年初主要流域水库蓄水不足,并叠加今年以来降水继续偏少影响,水电生产能力持续下降。

今年是厄尔尼诺的发展年,对我国主要是通过东亚地区的季风系统直接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产生作用。前期,华南等地的高温某种程度就是厄尔尼诺发展的一种响应,厄尔尼诺发生时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使华南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极端高温。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及华中中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

实际上,四川、云南两个水电大省的旱情已经显现。以四川为例,截至6月18日,四川有4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夏旱持续,其中轻旱3站,中旱7站,重旱19站,特旱13站。

四川和云南是全国主要的水力发电大省,水电装机容量占其全部装机容量接近80%,高温干旱已经对当地电力供应及电力外送产生影响。

云南省水力发电量从3月开始就连续下降,3-5月份当月的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4.2%、-41.9%和-43.1%。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在一季度依然保持13.8%的增长,但4月当月下降11.9%,1-4月增幅为6.5%;5月下降24.4%,1-5月水力发电量增长由正转负,变为下降1.5%。

高温干旱打破电力系统平衡常规态势

“极端天气对我国电力系统肯定是有影响的而且是比较大的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高温的影响是局部的,最主要的影响还是缺水,如果水电大省缺水的话,影响就会比较大。

袁家海也表示,近两年,四川和云南在高温和干旱影响下,原有的电力系统平衡常规态势被打破。火电和新能源等在线发电容量难以满足用电需求,进而出现持续的供电紧张情况。

以四川去年面临的“缺电潮”为例,正值夏季高温时期,且四川降水量显著降低,各大流域来水锐减造成水电发电出力骤减。极端高温导致的负荷激增,叠加丰水期来水偏枯导致其面临缺电窘境;同时,四川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省份,在自身缺电的情况下也难以外送电力满足其他省份电力的调控需要。

在传统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比例较低且负荷特性相对稳定,源、荷两端供需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低,依靠增加可控电源装机的方式能够保障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

但随着集中式和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源、荷两端呈现高度不确定性,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与稳定运行机制趋于复杂,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整体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受制于灵活性资源短缺和电力运行机制体制相对僵化,我国电力系统灵活性明显不足,导致较长时期存在新能源消纳难题。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说,近年来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征,使得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后,增加了系统调节压力;另外,一些地方受来水、温度等气象方面的影响用电紧张,迫切需要有机整合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为系统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加强电力保供“组合拳”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以及尖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叠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因素,我国电力供需平衡压力日益增加。

但林伯强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电力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而是需要加强电力保供的“组合拳”。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发力,同时协调跨区、跨省余缺互济,是确保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今后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将会增加,气候风险对于能源供应是一个重大挑战。林伯强建议,为了应对极端情况下的能源短缺,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促进省际电网互联以及推进多元化电力结构供应体系建设是有效的措施。

袁家海则认为,在预期西南水电受挫的情况下,迎峰度夏期间煤电多发是必然的,对此需要做好电煤库存管理工作,保障发电用煤充足;新能源发电设备易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要提前做好应对持续高温、雷暴、强风等破坏性天气的维护抢修准备;同时,用于保供的新建发电机组、储能、分布式项目等要按照项目安全标准建成投产,不能急于应对此次提前到来的用电高峰而忽视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另外,受夏季天气气候的影响,电力送端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发电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风险,东中部地区需要提前做好用电高峰时段外来电不足的电力调度预案,加强本地电源和需求侧资源的供需平衡措施。同时考虑到有序用电措施的社会经济代价越来越高,要以有序用电为托底保障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五类重点限制项目之外的限电。

袁家海最后提到,电力市场运行要与调度预案衔接,按照“市场调动、行政保底”的策略,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