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到未来 专家纵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历史到未来 专家纵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在“东西互鉴之下”,北京师范大学日前举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等重大课题。
在主论坛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聂清斌致开幕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彭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刘跃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耕进行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王博教授以《在历史和未来之间》为题,指出了中华文明在连续中创新、在创新中连续的突出特性,从历史、文化、思想、科技等不同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向度和未来向度,并强调“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理解这两方面向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清华大学彭刚教授以《返本开新与中西互鉴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几点思想》为题,指出文明的发展既要返本开新,激活优秀传统,也要创新超越,开展中西互鉴,提出要超越文明等级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而非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观、团结统一而非分化对立的治理观、天人合一而非征服自然的生态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等。
中国社科院卜宪群教授在《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为题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建设史,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重视大一统内聚性的制度建构、文化的一脉相承特性、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等,不断推进中华文明在继往开来中实现创新发展。
中国社科院刘跃进教授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题,从思想解放拓宽发展空间、五大特性彰显中华文明魅力、两个结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华民族现代化必将照亮新的世界、不负重托勇于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等五大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教授以《富与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为题,系统阐述了社会建设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强调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在不断深化“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中深刻把握“社会”与社会建设的本质,着眼构建大连结和大团结,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断丰富和畅通人与人的连结,不断营造和巩固人与人的团结,促进富与仁的良性循环和迭代递推,积极推动社会建设在新发展阶段开创新格局、走好新征程。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以《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为题,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强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核心内容,要继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内涵、民族形式,同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传承、更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形态,从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分论坛环节,学校相关院(系)负责同志、各学科领域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与“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的建设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围绕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规划方向,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多个角度,进行了跨学科视角的深入交流。
据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此前成立的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是学校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主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型建制性教学科研机构,旨在汇聚不同学科的专业力量,共同探究和总结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治理实践及其背后深厚的中国文化思想渊源,推进发展、治理和文化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高水平中华文化传播。(完)
【编辑: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