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重磅 | 郑必坚:如何促进世界读懂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

导读: 编者按: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走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中国发展离不开世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东西问·重磅 | 郑必坚:如何促进世界读懂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分享给大家!

  编者按: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走在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曾于今年5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围绕世界如何读懂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从多维度作出解读。此际,特重刊此文。

  中新社记者:张蔚然

  近期,一系列世界瞩目的中国外交活动持续展开,一批有影响力的线下国际会议、论坛在华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全球动荡变革期中的和平发展新作为,也为促进中外对话互鉴提供了新的窗口。

  由郑必坚担任会长的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在广州成功举办“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邀请全球知名政要、企业家和学者等一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世界如何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确保和平发展的战略道路不偏航不失速有何世界意义?中国如何看待世界关注的目光,尤其是如何回应一些误解甚至误判?中新社“东西问”栏目专访郑必坚会长,围绕上述问题作深入解读。

  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中新社记者:过去多年来,您和所在机构致力于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类国际活动增进世界对华了解,您本人近期更是以逾90岁高龄策划主持“读懂中国·湾区对话”。在您看来,这些年来外界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在哪些方面有显著增强、哪些方面仍有了解的空间、哪些方面至今存在误解甚至误判?

  郑必坚:近年来,外界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在某些方面有显著增强。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人们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变迁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多元的社会面貌。这是好的一面。

2022年2月,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刘帅冶 摄

  但另一方面,外界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还存在着“认知鸿沟”。这是不好的,要想办法改变的。由于信息来源和政治立场的不同,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分歧和偏见。在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中,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和误判。例如,有些人可能将中国的经济崛起视为威胁,而忽视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有些人可能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视为威权主义,而忽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40多年高速发展的成果。

  但我理解,今天存在的某些读不懂、误解、隔阂,尤其是文化的隔阂,反而能够让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产生更具创造性的发展。比如,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挑战,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不同国家间的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观点。这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新贡献。与此同时,有些读不懂则是别有用心的,是不想懂。这时,我们就要敢于站出来予以揭穿批驳,激浊扬清。事实胜于雄辩,但如果事实被歪曲了,也需要雄辩。

2023年4月,“全球发展倡议新进展 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行动”主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嘉宾取阅国合署发布的新报告——《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紧急人道主义篇、抗击疫情援助篇。廖攀 摄

  中新社记者: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无意输出制度模式,认为其发展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选择。但一些国家对中国道路充满忧虑,甚至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孤立中国。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郑必坚: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忧虑”说到底是由这些国家的利益判断、价值选择与思维特点所决定的,认识不到中国和世界已经和正在经历大变革与新觉醒。最近几年,美国越来越利用所谓的意识形态来打击遏制中国,利用意识形态将世界一分为二,挑动阵营对抗,甚至给其他国家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不仅抹黑了中国的发展,也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把世界推向更为危险的深渊。

  事实上,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有资格评判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只能是本国人民。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归根到底,无论外界如何忧虑、如何孤立中国,我们都应该保持战略定力,走自己的路,依靠改革创新,赶上与超越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年4月,汽车行驶在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双石路上。王昭脉 摄

  中新社记者:毛泽东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初曾说,“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正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应如何塑造中国形象?其间,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转化应发挥何种作用?

  郑必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大国在国际舆论场上最吸引人的叙事,是其在变局和逆境中准确把握时代的潮流,解决自身问题,践行负责任大国担当。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展现中国与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和努力。例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措施,用实际行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我们的话语包括我们面临的困难和克服困难所作出的奋斗,让世界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和世界做了什么。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思想和理念,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比如,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自信和自觉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因此,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故事。

2022年9月,北京大学举行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生合影留念。当年,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蒋启明 摄

  当代人类面临着一些突出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储存的智慧。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深刻地指出了一种既基于传统又面向未来,既来源于中华文化又放眼世界的文明观。他说,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当代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可以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药。当今世界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与冲突而纷争不断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可以为化解矛盾提供正确的思路。

2019年5月,一列动车穿越位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内的幸福源特大桥。陈冠言 摄

  中新社记者:今天国际范围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对于中国“到哪里去”的问题愈益关心,各种各样的怀疑、责难也纷至沓来。不少人说中国已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问题仍有待解决。您认为所谓“挨骂”的本质是什么,其何时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郑必坚:我认为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即使是在和平崛起过程中“挨骂”也是不可避免的。霸权国家只希望崛起国被彻底同化,而不希望崛起国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和威信,当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势力接近时,霸权国就利用历史上形成的话语权优势把崛起国污名化、妖魔化,还希望崛起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放弃抗争。因此,我理解,挨骂的问题将随着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而长期存在。

  比如说,有人说中国挑战现行国际秩序,其实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究竟是谁在欧亚大陆拱火,究竟是谁在搞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还有人散布流言,说什么中国在国际上“四面树敌”,搞“战狼外交”。他们借此机会以各种名义打压中国,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制造非友即敌的寒蝉效应。只有我们持续地保持定力,保证自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通了走成功了,我们挨骂的声音才能变小。

由中国政府援建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欧阳开宇 摄

  中新社记者: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当前大国关系面临新一轮调整,经济全球化面临“逆全球化”冲击,一些地区地缘冲突风险凸显。面对新变局挑战,中国确保和平发展的战略道路不偏航不失速有何世界意义?

  郑必坚:2002年12月我访问美国,向美国人士介绍党的十六大。在那里,我直接面对美国一些人关于中国的两类看法。一类是认为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将不可避免地挑战美国战略利益,必然会对美国形成威胁。另一类则认为中国将同苏联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面对美国朝野如此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当时我即以“中国和平崛起”来应对——以“和平”应对“中国威胁论”,以“崛起”应对“中国崩溃论”。二十年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跟我们一起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022年2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崔楠 摄

  现在世界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越来越关注。具体来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五个方面的基本意义。

  一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立意。既是泛指需要由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完成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所要走的道路,更是特指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为开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一个带有和平崛起鲜明特征的发展阶段所要走的根本道路。

  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在致力于办好我们自己事情的基础上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三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在同国际社会实现互利共赢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布局。就是对内方针与对外方针相统一,对内和谐与对外和平相统一。即是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外交,也是内政;既是对外宣示与承诺,也是自我约束与规范。当然毫无疑问,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加强国防是天经地义。道理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强大国防,不但中国自己很危险,而且这种情况本身就会成为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大局严重动荡的重要因素。

  五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最深刻的根本内涵。就是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不断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并同当代世界各种文明相交汇中,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方式、文明的手段、文明的形象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说,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优秀文明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各种文明的有益成果,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在内的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航拍三亚国际免税城。三亚国际免税城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曾提出,未来30年有可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逐步实现的关键阶段。为何做出这一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步推进将对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郑必坚:这个30年的估量是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联系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中国的行动至关重要而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盛佳鹏 摄

  第一,中国正在以自身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近期克服了超预期挑战,保持增长动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包容式发展,对世界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外溢效应,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最近来中国访问的巴西总统卢拉就表示,中国参与建立并且落户中国的新开发银行是第一个完全由新兴国家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代表着新兴国家有能力对世界作出改变,即建立一个减少贫困、降低不平等程度、更可持续的世界。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西式话语霸权,不搞强权独霸,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人类社会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全新选择。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如果世界各国都能沿着符合自身国情和民众需要的道路建设自己、发展自己,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受访者简介:

  郑必坚,1932年生, 四川富顺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委员会常委。

  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外交学会高级顾问、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等。

【编辑:朱延静】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