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导读: 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杰作享誉世界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 米兰·昆德拉 视觉中国 资料图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米兰·昆德拉是个熟悉的名字。对于中国写作者而言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分享给大家!

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杰作享誉世界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

米兰·昆德拉 视觉中国 资料图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米兰·昆德拉是个熟悉的名字。对于中国写作者而言,他更是早已超越了文学范畴,成为许多人的人生导师。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媚俗”等一度成为流行语,米兰·昆德拉成为文学界和思想界不可不提的名字和文化符号。有人考证,米兰·昆德拉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公开报道中,是在1977年第二期的《外国文学动态》杂志上。但他的名字与作品真正得到关注是在1985年,当时李欧梵在国内发文,向汉语文学界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在李欧梵看来,“昆德拉写的是小人物,但运用的却是大手笔。”

1987年,韩少功译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景凯旋译出《为了告别的聚会》,昆德拉作品正式引入中国。这股昆德拉浪潮,对当时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冲击。同时,昆德拉也让许多中国人的视角转向东欧,开始挖掘这一文艺与思想的富矿。

当然,相比同期引进的其他东欧作家,昆德拉显然更为走红。这多少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美学热有关,昆德拉作品在美学和心理学层面的追求,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这种热潮。

昆德拉作品中潜藏的讽刺和黑色幽默总能令人们心领神会,美学层面上的叙事也更容易引发共鸣。比如《生活在别处》,书写青春、爱情与大时代的关系,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同样是极其熟悉的心理过程和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使得中国作家从关注群体转向关注个人。昆德拉习惯将政治伦理与情爱牵扯在一起,让自己的思考显得更为轻松,但种种荒诞之后,恰恰在消解那些“伪崇高”,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冒险,更是思想上的颠覆。

甚至有人认为,相比文学成就,昆德拉更像一个思想家。而且,他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别处”的思想家。在此之前,许多人认为作家一旦从自己的故土上被连根拔起,就会失去灵魂,但旅居法国数十年的昆德拉却颠覆了这一观念,他的灵感从未消失。

即使“生活在别处”,但他始终“存在”。他也借此告诉人们:小说不是要检验现实,而是要检验存在。而存在也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存在是人类的可能性发生的场地——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有能力做到的一切。小说家发现人类形形色色的可能性,绘出存在的地图。

米兰·昆德拉并非生活小说的黄金时代,他身处的二十世纪,正让小说这一想象的载体面临空间的逐渐逼仄。压迫小说的有科技,也有权力,还有个体自身的认知,甚至连幽默感的逐渐褪去,也被昆德拉视为敌人。但昆德拉告诉人们,小说就是记忆与遗忘进行斗争的艺术,也是战胜媚俗的唯一可能。

伊朗文学批评家洛加叶•哈基盖特•卡赫曾写道:“在媚俗的世界,一切的结果都是遗忘,对自然的遗忘,对历史、对自身的遗忘。因缺失美而犯下过错的一切都被消除,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是不受喜爱的”。“媚俗令我们遗忘生命最本质的真相,昆德拉将媚俗视作遮蔽世界真相和复杂性的屏风,一个人人都有的屏风。”

这也恰恰是昆德拉的可贵之处,作为小说家,他深知历史的书写并不是来自某个人或某支笔。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记录着历史,书写着自己乃至时代的传记,这也恰恰是一个反媚俗的过程。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