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多边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理响中国】多边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分享给大家!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实践和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智慧结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真正的多边主义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光辉绚丽的篇章。
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内涵极为丰富的思想理论学说,其思想的产生深深扎根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其思想论述对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全球民主协商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边主义
进入新时代,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这是几百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仍在,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现象频现,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和搞双重标准,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单边制裁、极限施压等霸凌行径严重损害了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变革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主导的国际秩序势在必行。改革和完善多边主义治理机制,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和国际事务的处理定规则、定方向,推动全球多边治理机制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革中,中国作为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大国,站在时代变革的潮头,团结世界上各种进步力量,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积极谋划和推进全球多边治理机制变革,就成为时代变革的应有之义。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以相互尊重、多样包容、互利共赢、坚持国际法基本准则、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和引领新型多边主义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要内容的真正的多边主义思想与实践,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回应时代之需的最强音。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光辉绚丽的篇章
真正的多边主义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学说,其理论内涵包含了要恪守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多样包容原则,坚持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坚持尊重和遵守国际法则,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着力巩固和加强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多边治理平台的地位和有效性,积极推进全球多边治理机制变革,推进和引领新型多边主义平台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主要方面。
第一,要恪守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才能够产生集体共识、多边合作与团结。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坚决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往往通过意识形态、价值观划线,借多边主义之名行意识形态对抗之实,这种“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恰恰相反,是对全球多边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有效性的巨大危害。
第三,要坚持多样包容原则。一方面,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寻找一个共同的价值基础和奋斗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开放平等的心态尊重不同文明,促进文明间交流与包容,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我们还必须摒弃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层面的偏见,最大程度上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第四,要坚持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的旧思维,已经被世界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利益关系和实现最低限度的公平正义所代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在实践上,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也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定地站在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的立场上。
第五,要坚持互利共赢原则。要实现互利共赢,就要不断扩大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为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类福祉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加强和深化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不搞歧视性、排他性标准、规则、体系,不搞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
第六,要坚持尊重和遵守国际法则,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厉行国际法治,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长期的世界政治发展演变中,联合国已成为国际社会践行多边主义的主要政治舞台,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平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重要路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
第七,要着力巩固和加强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多边治理平台的地位和有效性。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各种多边机构是当今全球治理秩序中的重要平台,对于维持全球治理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某些主要大国为一己私利对全球治理机构的有效运行横加阻碍,甚至以“退群”和撤销经费支持相威胁,多边主义治理机制面临严重威胁。中国作为全球治理舞台上的重要大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要坚决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机制,支持二十国集团继续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八,要积极推进全球多边治理机制变革。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重的治理赤字和合法性赤字,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严重不足,要切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
第九,要积极推进和引领新型多边主义平台建设。为有效应对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妥善解决全球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与变革思路,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丰富和发展多边主义新内涵。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新倡议、新举措,展现了中国积极引领多边主义治理机制创新发展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第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全球性问题与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共同解决的客观现实而提出的人类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政治理想。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价值内涵。这些价值同时也蕴含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之中,成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变革,塑造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世界共同发展的价值指引,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想指向和终极价值追求。
体现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伟大创新
真正的多边主义在国际多边合作和全球多边治理进程中开拓了新的外交格局,践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创新理念。真正的多边主义所包含的正确义利观赋予国际公平与正义以新的内涵价值,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的外交实践赋予习近平外交思想宝贵的实践品格,多样包容和互赏互鉴的思想价值为国际社会拓展全球层面的民主协商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真正的多边主义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新拓展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伟大创新。
在实践上,中国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作出了一系列引领国际多边合作和全球多边治理向前发展的重大贡献。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等发展融资机制的创立、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上海合作组织新发展和RCEP的创立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等各种多边主义外交举措,创造性地拓展了当代多边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丰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真正的多边主义所包含的正确义利观,打破了霸权政治在关于国际公平正义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逻辑和强权政治逻辑,赋予国际公平正义新的内涵。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强调维护和遵守联合国宪章及其宗旨原则,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在外交上强调以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作为判断对错的标准。这些鲜明的关于国际公平与正义的新特质,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价值内涵。
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反对保护主义、排外主义和各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更反对贸易战、科技战以及各种“脱钩”“断链”等极端自私自利的行为。奉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中国外交实践表明,维护世界开放经济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参与宏观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与国际分工体系等,对于各国实现共赢发展和共享多边机制带来的有益成果是极为重要的。新时代以来,中国多边主义外交实践以共同发展代替政治对抗,以平等互利代替不平等依附,以共赢共享代替零和博弈,赋予多边主义以新的价值内涵和实践内涵,彰显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新的特质。
真正的多边主义提倡文明对话交流,反对文明优越论和各种封闭排他的做法,其所包含的多样包容和互赏互鉴思想对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全球层面的民主协商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中国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实践为进一步拓展多边主义内涵提供了创新的方向,同时也必将引领我们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刘贞晔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