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九江7月16日电 题:“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吴鹏泉 娘家来人了,从河北远嫁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李艳培带着家人慕名前来长水村游玩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九江7月16日电 题:“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吴鹏泉

  娘家来人了,从河北远嫁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李艳培带着家人慕名前来长水村游玩,“这里空气特别清新,满眼都是绿色,还有千年红豆杉群。”

  位于九岭山脉武陵岩下的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是集乡村旅游点、旅游景区功能和生态文明研学于一体的度假型景区,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图为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的千年红豆杉群。 邓京丽 摄

  盛夏时节,沿着蜿蜒整洁的柏油路在长水村中漫步,绿树成荫,清爽宜人,民居错落有致,溪水清澈见底,好似一幅秀美乡村画卷。

  同样被长水村优美生态环境所吸引的,还有来自武汉的游客赵小武。“远离城市喧嚣,来这里聆听虫鸣鸟叫,看小溪细流,非常惬意。”趁着暑假,她带着孩子感受乡村自然风光。

  很难想象,数十年前,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与中国许多林区村一样,长水村村民曾“用钱靠山、吃饭靠林”,存在乱砍滥伐林木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图为航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 蒋德先 摄

  蝶变的契机可追溯至2004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在长水村进行,12.4万亩山林全部承包到户、400余户村民拿到了林权证,该村成为江西省林改第一村。

  “林改前,大家都想着上山砍树;林改后,村民都愿意保护山林。”长水村党总支书记卢咸锋见证了村里的变化,“我们村有1名专业护林员、9名生态管护员,每天巡护山林。”

  好生态变成好“钱”景。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长水村建设了令牌峡、阅溪谷、悦山居等多个景观节点,重点打造了千年红豆杉群景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林下经济产业和特色民宿。

  “村里目前有10余家农家乐,预计明年会再增加10家。村民们种植的农副产品和制作的手工品,很受游客青睐。”卢咸锋笑着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村民收入大大提高,保护绿水青山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

  山更青,民更富。长水村还建设了占地千余亩的长水生态循环产业园,分四个园区:生态果园、蜂蜜园、循环产业园、菌草园,主要有林下菌菇、果木种植、鱼菜共生、蜂蜜等产业。

凭借自然资源优势,长水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林下经济产业和特色民宿。 蒋德先 摄

  在上述循环产业园的鱼菜共生大棚,一边是10多个养殖了荷包鲤鱼等鱼种的巨大水桶,一边是种植了黄瓜、丝瓜等蔬菜的菜地,菜地里铺着细小的石粒与陶粒,没有植物赖以生存的泥土。

  记者了解到,该循环产业园利用埋在地下的管道和陶粒,清水养鱼、肥水种菜、种菜滤水,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2022年,长水生态循环产业园实现总收入139万元。”武宁县罗坪镇副镇长鄢路遥介绍,生态循环产业园主要特色为生态共生、循环共生,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融合、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集体发展与民众致富融合。

  如今的长水村,绿色生态赋能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富民之路,正在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黄钰涵】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