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救援托起三条“生命线”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涿州救援托起三条“生命线”"分享给大家!
中新社保定8月4日电 题:涿州救援托起三条“生命线”
中新社记者 陈林
在防汛形势严峻的河北涿州,来自各地的一支支救援力量,正合力托起三条“生命线”。
“飞”出的“空中生命线”
“……请尽快联系家人,耐心等待救援。祝平安!”3日一早,有涿州民众收到这样的手机短信提示。
受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泄洪影响,涿州通信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多处与外界失联。2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空中基站无人机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经过连夜调试,涿州首架空中基站无人机于3日早间起飞作业,架起了“高空基站”。
为了便于更多受困民众能与外界取得联系,来自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的刘东一直在忙碌。此前他刚从福建抵达北京,昨天又赶赴河北。他说,根据无人机不同的飞行高度,携带的基站可以覆盖不同的区域面积,“希望能帮助更多因通讯而短暂失联的人得到救援”。
8月3日,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河北省涿州市刁窝镇东冯村转移村民。(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划”出的“水上生命线”
3日17时,在涿州一个积水严重的小区,蓝天救援队成员许松涛正和队友用力地划着桨板。他们的冲锋舟上,坐着刚救出的两位老人、一位中年男子,还有一条小狗。
开车近20个小时从上海来到涿州的许松涛,由于缺少当地向导的陪同,并不了解小区路况。距离水面约40厘米高的电线是他看到的风险,俯身穿过后,他更为担心看不见的水下。最终,关闭马达,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人力划行。
涿州发生汛情后,蓝天救援队、公羊救援队等百余支民间救援力量到此救援。而驾驶、划行冲锋舟救援的场景,每天都在一次次重复。
“跑”出的“陆地生命线”
3日21时,在汛情较为严重的码头镇,涿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杨凯正和同事一起,指挥调度着大型机械车辆进行运输救援。
这些几乎24小时不停歇的机械设备,一边要将生活必备物资从集散点送到临时指挥部统筹分配,一边还要将搜救出来的被困人员通过工程机械设备转移到大巴车,再送到临时安置点。
机械设备不停歇的背后,是当地工作人员同样难以休息。杨凯用嘶哑的声音说,“这几天,几乎每天只休息1至2个小时”。
在他们眼中,这份工作是对一条“生命线”的守护,需要同时间赛跑,“很多人连续工作超过48个小时”。
当日采访途中,中新社记者还遇到了从外地驾车送物资的志愿者李绍良。一天密集的行程,他没有说累不累,“就担心物资送晚了”。
而在涿州高速口,挂有不同地域车牌的运送物资车辆,在夜色中不断驶入这座小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