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导读: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分享给大家!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题: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聚焦报告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

  就业: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报告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说,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今年稳就业政策在持续加力的基础上,增强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针对性,系列部署精准发力促进劳动力供需匹配,更大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教育: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报告提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数字教育。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委员建议,巩固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健全公办园生均拨款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学前教育免费覆盖更多地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建议,常态化推动寄宿制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改善,保障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医疗: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党委书记王笑频委员表示,医保跨省结算有效解决了参保群众异地就医“跑腿垫资”的难题,下一步建议统筹疑难病、罕见病的医保报销政策;继续支持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让群众看病、报销少跑腿。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相互认可,避免了重复检查和资源浪费。”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委员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还存在一些“堵点”,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

  养老: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在北京、上海等36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多样化养老需求。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委员建议,及时总结经验,适当提高缴费额度上限,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吸引力,提高群众参加的积极性。

  我国有近3亿老年人,老年群体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孕育着银发经济发展新机遇。合肥市市长罗云峰代表表示,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应根据老龄群体的需求特征,重点发展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养老金融、老年旅游等潜力产业。

  生育: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报告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代表建议,通过现金补贴、个税抵扣、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措施,实现生育成本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合理共担;保障生育假期等相关政策真正落实;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形成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切实减轻年轻人生育的后顾之忧。

  消费: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委员说,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有利于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报告中的系列扩消费部署,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结构等多方面同向发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环保: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绿色转型

  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江西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委员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是全社会的绿色共识。要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针对报告提到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吴代赦建议全面深入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提高公众对新污染物治理的认知度,加强对替代材料的利用和推广。

   三农: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

  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代表表示,乡村全面振兴旨在让农业、农村、农民受益。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的预期和活力。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助于稳定种粮收益预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住房: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

  山西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景普秋委员表示,报告中提出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既针对性解决刚性住房需求的痛点,也强调提升居住舒适度,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加快转型。近期,部分城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楼市调控政策,建议各地继续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托起群众“安居梦”。(记者舒静、任沁沁、魏玉坤、赖星、李紫薇、刘美子)

原标题:两会新华视点丨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责任编辑:郑莉莉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