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演艺类涉网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增多

导读: 4月18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对建院以来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相关案件的审理情况、特征、裁判规则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发布,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演艺类涉网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增多"分享给大家!

4月18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对建院以来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相关案件的审理情况、特征、裁判规则以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发布,并提出妥善解决此类纠纷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自2018年9月9日成立至2024年3月31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764件,收案量总体呈上升态势。

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长新在发布会上介绍,此类案件涉诉主体范围广泛,以文娱企业为主。从起诉主体来看,既包括继受权利主体,又包括原始权利人。从被诉主体看,主要包括演艺节目制作方、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与表演者个人。涉诉侵权行为多样化,线下与线上行为相叠加。权利人往往对线下与线上的侵权行为同时主张权利,导致案件侵权认定复杂化。例如,被告未经授权,在街头公开场所演唱他人歌曲,同时全程录制并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之后又将录制的短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原告对前述行为同时主张表演权、广播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演艺类涉网著作权纠纷案件之所以呈现上述特点,与媒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演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对此,赵长新分析,近几年传统演艺行业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线上线下并举、台上台下打通、数实相融相生的新趋势,结合互联网传播速度实时性、传播内容海量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的特征,相较于传统演艺类型,演艺节目在互联网上被传播与利用更易引发纠纷。同时,演艺作品创作流程复杂、涉及主体众多,导致侵权行为复杂多样,创作主体权利意识不强,使用已有作品时不注意征得许可,也是引发侵权诉讼的原因。

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案件审理,依法明确著作权及邻接权归属,维护创作者及表演者权利,认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表演者权,有权许可他人录制并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表演,对演艺作品进行录制的主体享有录像制作者权;准确界定侵权行为,引导演艺从业者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认定未经许可现场表演他人作品侵害表演权,将现场表演上网传播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许可在直播间中表演并通过网络直播手段进行公开传播的行为侵害广播权,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设置专区引导用户上传侵权内容,存在主观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依法审查不侵权抗辩事由,适度保护互联网演艺创作空间,认定各权利人之间协议责任承担无法对抗第三方,不能以此免责,超出引用目的和必要程度的作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合理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有效弥补权利人损害,认定作品权利使用费可以作为认定赔偿数额的计算依据,实施针对权利人著作权不同权项的多个侵权行为时,应当酌情增加赔偿数额。

为进一步维护著作权,北京互联网法院建议权利人依法维权,鼓励高质量演艺作品创作;著作权权利人提升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确保经济收益和创作动力;行业主体规范行为,形成有序发展环境;演艺行业各类主体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规范演出行为,从根源上最大限度降低侵权行为发生概率。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普法宣传,通过教育培训、媒体宣传、公益演艺活动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

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9个典型案例(附链接),明确了“真人秀”节目未表明演员真实身份侵害表演者权利,综艺节目未经表演者许可使用其歌曲表演作为背景音乐侵害表演者权,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上传热播节目提供便利构成帮助侵权,合理的权利使用费可以作为认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等裁判规则。

案例一

无法确定古曲原始版本及演绎过程中形成在先表达,可推定古典音乐当代新编曲具有独创性

案例二

对歌曲中的曲作出独创性贡献的编曲人属于音乐作品的作者

案例三

未经授权在公开场所演唱歌曲并上传于网络,侵害表演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案例四

“真人秀”节目未表明演员真实身份侵害表演者权利

案例五

综艺节目未经表演者许可,使用其歌曲表演作为背景音乐侵害表演者权

案例六

为用户上传热播节目提供便利网络服务提供者构成帮助侵权

案例七

超出引用目的和必要程度的使用作品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

案例八

综艺节目未经表演者许可,使用其歌曲表演作为背景音乐侵害表演者权

案例九

侵权人同时侵害权利人多项著作权,应当酌情增加赔偿数额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