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上好“大思政课”如何在“大”上下功夫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理响中国】上好“大思政课”如何在“大”上下功夫"分享给大家!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价值引领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思政课”是一种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界限的全新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将理论知识与时代背景、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笔者认为,“大思政课”首先是思政课,具有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但“大思政课”又有别于传统思政课,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革新。
“大思政课”要有大情怀。“大思政课”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成就、人民奋斗故事为鲜活教材,涵盖历史、现实、国内、国际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政治大课”。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和聚焦点。笔者认为,“大思政课”的大情怀应涵盖以下方面: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选择和时代使命。“大思政课”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鲜活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不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还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实际,解释中国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大思政课”在实施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在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厚植“大思政课”底蕴,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中,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大思政课”要有大视野。“大思政课”强调开放性、创新性,鼓励打破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限制,将教育场景扩展到日常生活、网络、社会等更广阔的领域,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来拓宽教学视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使“有意义”的思政课变得“有意思”。笔者认为,具体来说,一是要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场域。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扩大思政课教学半径,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是拓展大视野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应积极拓展思政第二课堂,深入挖掘实践教学图谱,形成多渠道的实践教学矩阵。如开展主题冬夏令营、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里培根铸魂;以文化赋能各类育人场馆,用好高校校史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革命展览馆等载体,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具体化。另一方面,应用好地方区域资源,绘制区域研学地图,设计研学线路,打造特色研学课程,并通过有效规划,推进研学实践连点串线、连线成圈,形成一批研学精品路线。即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要以大数据技术赋能“大思政课”。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聚焦网络育人,通过互联网打造“移动思政课堂”,积极创作、推广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精品,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大思政课”要有“大先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选拔教师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学术造诣和专业能力,更要考量其道德品质、教育热情以及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能力,真正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大先生”式教师选拔到思政教师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深刻领悟“教什么”和“怎么教”。“大思政课”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模式,强调全员参与和资源整合,旨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因此要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建立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机制,邀请行业专家、大国工匠、道德模范等入校开展讲座,聘任一批校外实践导师、校外辅导员,形成专兼结合、相互协同的育人合力。应畅通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学互派教师挂职锻炼、进修访学,建立常态化的跨学段教学研修与帮扶机制,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难点痛点,以开展教改项目、科研项目为抓手,共同学习研讨,凝聚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和力量,联合攻关破解思政课教学难题。
“大思政课”要有大课程观。“大思政课”的大课程观在纵向上强调课程建设一体化,即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来规划课程,联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的“断点”,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维度实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实现各学段“一盘棋”,形成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脉络。具体来说,在教学目标上,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在教学内容上,要按照“小学启蒙性学习、初中体验性学习、高中常识性学习、大学思辨性学习”的要求,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小学阶段主要通过分享日常生活实例、叙述故事等方式开展,强调形象性和生动化;初中阶段则转向概念理解,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高中阶段更多地融入时事政治,将抽象理论融入具体社会情境中加以讨论;大学阶段则把理论深度与现实广度相结合,最大程度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课程观”在横向上强调课程思政化,即倡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打破学科壁垒,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要找到内在联系,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