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这些“卡”让人忧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农村到城市,这些“卡”让人忧"分享给大家!
“至少2000张!”在广州,一位市民无奈地向记者展示孩子购买的卡牌。他表示,起初只了解到孩子自己用压岁钱、零花钱买卡片,没太当回事,不久前发现买了这么多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近期,在各地中小学中,收集、交换卡牌成了学生们的“社交方式”。孩子们动辄几十元、数千元乃至几万元购买盲盒抽取卡牌。部分商家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炒作特定卡牌、人为营造稀缺性,使卡牌严重偏离了收集和观赏属性,成为“收割”未成年人谋取暴利的工具,让许多未成年人沉迷和上瘾。
除了买盲盒抽卡牌外,部分未成年人还四处寻找烟盒折成“烟卡”,进行娱乐和交换。一些玩“烟卡”的未成年人对香烟品牌了如指掌,从垃圾桶里捡烟盒、按“烟卡等级”相互攀比、闻“烟卡”味道、怂恿身边人吸烟……
从城市到农村,沉迷于卡牌盲盒、“烟卡”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这些“卡”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让家长们“苦卡久矣”。
对此,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应当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针对“烟卡”,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采取行动,查处校园周边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行为。
新华社“焦点”栏目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线上线下,不少商家在向未成年人销售卡牌盲盒时没有落实上述规范,“烟卡”在监管相对薄弱地区的部分未成年人中仍然流行。
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对售卖卡牌及其炒作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网络平台明显带有赌博性质的卡牌盲盒类直播进行严厉打击,还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联动,引导未成年人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集卡成瘾”“高价购卡”等现象加以遏制。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