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王戎:青藏、川藏“两路”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

导读: 中新社重庆12月25日电 题:青藏、川藏“两路”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 ——专访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戎 作者 王利文 赵朗 李江宁 70年前,绵延4360公里的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建成通车,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东西问丨王戎:青藏、川藏“两路”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分享给大家!

  中新社重庆12月25日电 题:青藏、川藏“两路”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

  ——专访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戎

  作者 王利文 赵朗 李江宁

  70年前,绵延4360公里的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建成通车,11万筑路者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的奇迹。70年后的今天,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建成以拉萨为中心,内连川、滇、青、新等地,外接尼泊尔的公路大通道,也实现了文明的相互交融。

  “两路”的建成通车有哪些历史与现实意义?它如何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如今通车70载的“两路”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近日,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两路”的建成通车对西藏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王戎:“两路”建成通车,对于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路”是入藏交通大动脉,其通车开创了西藏交通运输的新纪元。各种物资随着“两路”的延伸源源不断运往西藏及四川、青海的民族地区,迅速促进沿线经济繁荣发展和民众生活改善,推动城乡面貌改观。

  “两路”建成通车带动了沿线的城市化发展,工厂、学校、医院、交通运输站、文化设施等相继兴建。沿着“两路”,大批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人员奔赴西藏、建设西藏、扎根西藏;西藏及周边地区各族民众由便利的交通外出深造,学成归来后成为各行业建设发展的新生力量,推动和加快了当地发展。

  “两路”建成通车,使西藏及周边地区教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西藏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第一所大学相继创办。到2023年,西藏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3092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78%。交通运输事业为西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新社记者:“两路”的建成开通在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对沿线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及居民生活有何深远影响?

  王戎:“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修筑“两路”的过程是推进民族团结的过程,沿线11万各族民众团结一致、不畏艰难的筑路的精神,很大程度来源于对中华民族的深刻认同,并铸就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

  “两路”的开通打破了地域阻隔,推动了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互助发展;“两路”沿线各民族地区联系日益紧密,加深了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奋进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

  随着交通日渐便捷,“两路”日益成为重要旅游通道、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此生必驾318”是很多自驾爱好者的目标;青藏公路上,“天空之境”茶卡盐湖所在地茶卡镇,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川藏公路上,西藏林芝的旅游业已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西藏202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1.46亿元人民币。一方面,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川青藏地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地区经济的支柱之一,让当地民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新社记者:“两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哪些难关?这些经验对后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哪些启示?

  王戎:修筑“两路”的工程极其浩大、环境极其艰险、施工极为困难、工具极为简陋、生活极为艰苦。“两路”修筑过程中,筑路大军战胜阴雨绵绵滑坡不断的二郎山,打通“飞鸟难过”的雀儿山,跨越怒江天险,奋战波密泥石流;翻越唐古拉山,跨越通天河,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劈开千年石峡羊八井,创造了人类公路修建史上的奇迹。

  青藏公路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极寒缺氧,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被称为“人类生命禁区”。青藏高原是全球高海拔多年冻土集中分布的地区,为攻克解决这一世界级难题,三代科研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青藏高原接力传承,实现了世界首例在高寒高海拔冻土区铺设黑色等级路面,成为人类筑路史上第一条穿越高原冻土区的二级公路。这一科研成果支撑建设了中国第一条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高速公路共玉高速建设,也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川藏公路穿越二郎山、雀儿山等14座大山,其中13座在海拔4000米雪线以上;横跨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险河;横穿龙门山、通麦等断裂带。沿线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堪称“地质灾害博物馆”。在山势陡峭的怒江沿岸,业拉山垭口海拔高达4658米,怒江河谷海拔仅1800米,而行车要求的最大纵波不能超过8%。工程技术人员走遍怒江沿线所有可能的线路,最后设计出了“怒江72道拐”。在色季拉山口,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路线宜改在长有针叶树林的阴山坡上”的方案,为川藏公路建设减少了40多万立方米的填挖工程量,为1954年年底实现通车创造了先决条件。

  中新社记者:“两路”开通对于促进沿线公路、铁路及航空发展,国际贸易及面向南亚国家的开放有哪些作用?又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发挥更大作用?

  王戎:“两路”的开通促进了沿线公路、铁路、航空发展。“两路”通车30年时,西藏不仅有川藏、青藏、新藏和滇藏公路,还有了通向国外的中尼公路;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2021年,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组驶上雪域高原。由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构成的西藏铁路“Y”字形主骨架,成为雪域高原上亮丽的“天路”风景线。1965年,西藏正式通航。西藏民航从无到有,目前西藏已建成8座机场,形成以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为中心、辐射中国主要大中城市及尼泊尔加德满都的航线网络。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疆,与印度、尼泊尔等国接壤,是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西藏作为古丝绸之路南方分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历史上就是中国与南亚各国交往的重要门户,在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西部内陆地区与南海、印度洋等海域的重要物流通道。“两路”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加上青藏铁路,也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契机加大对外开放,能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交通、物流、商贸、产业的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以及国际合作。更多“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走向南亚市场,来自南亚的物资商品又从这里进入中国,使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成为民族团结之路、文明进步之路、共同富裕之路。(完)

【编辑:邵婉云】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