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七种“经济” 把握发展机遇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解读七种“经济” 把握发展机遇"分享给大家!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12月23日至29日,中国经济网刊发七篇文章,就如何看待七种经济进行解读。一起来看。
中经评论:首发经济魅力在于“新”
6月19日,永辉超市首家经过胖东来调改的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恢复营业,当日销售额达188万元,约为调改之前日均销售额的13.9倍;8月20日,首款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即引发轰动,目前全平台销量2000多万份;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发经济正在今天的中国蓬勃发展。
所谓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明年重点任务时,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提质升级趋势明显。作为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发经济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于“新”,它高度依赖创新。本质上,首发经济是以创新丰富供给、提升供给,以供给创造消费、激发新动能。
那些契合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一旦首发,往往能够引起消费热潮,不仅为企业带来更多新机遇,也会促进行业创新发展。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它不只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从终端产品向产业链各环节延伸,从消费型首发向生产型首发扩展,从单一商圈向多业态生态圈发展的重要驱动。
首发经济无疑是一个地区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开放程度等多方面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多年前率先提出“首店经济”的上海,以及北京、广州、重庆和天津等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是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和二线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支持政策,首发经济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品牌和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正是对彼此投下的“信任票”。
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首发经济并非大都市的“独角戏”。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既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也有利于集聚品牌资源、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各地发展首发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当地资源禀赋和本土特色文化,实现差异化布局。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期待这一政策文件早日发布。
企业在首发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是品牌塑造者和市场推动者,也是首发经济生态圈的构建者。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优胜劣汰是商业竞争的常态。企业一方面要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等方面创新探索,锻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推进品牌和城市文化相融合,持续深耕本土,从而将“首发”真正转化为“长红”。
不同地方发展首发经济,不能千篇一律,但为企业创新、品牌成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共同的方向。无论是推出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激励措施,建立服务绿色通道,还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城市和企业共同努力,首发经济才能向新而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为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增动力、添活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中经评论:不断提高湾区“含金量”
不久前,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交通流量带来发展增量,这将加速大湾区城市群的高效互联互通,促进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越织越密的立体交通网,见证着一个世界级湾区的崛起。
这片区域囊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是我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湾区经济。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以来,粤港澳三地同心勠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14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广东,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达到2.26万亿元。
体量大、质量高并不是湾区经济的全部。从“深港通”到债券“南向通”,再到“跨境理财通”,从港澳建筑工程和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再到首批“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等23个领域70项标准……5年多来,粤港澳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规则机制“软联通”向纵深推进,“制度之异”变为“制度之利”。粤港澳三地对大湾区“一体化市场”的理解也逐步深化,锚定“市场共享”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同时也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四大湾区中的后来者,与其他湾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比如,国外的实践证明,湾区发展要获得成功,就要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自由化、产业分工协同化、营商环境包容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呢?
一方面要以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推动粤港澳合作向纵深发展。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河套成为继横琴、前海、南沙之后的第四个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河套被赋予了“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等使命。一年多来,深港合作项目加速落地河套,香港科学园、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等相继进驻河套深圳园区,深港协同创新加速连接。
另一方面要以加快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带动科创和产业协同发展。如今,位于广东的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设施与港澳科研院所互促效益显著:东莞散裂中子源支持港澳科研机构完成超100项实验课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专线连接港澳提供算力服务;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度参与鹏城实验室“鹏城云脑”建设。面向未来,粤港澳要持续携手推进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
当然,大力发展湾区经济,还要发挥湾区的牵引作用。也就是要不断扩大湾区经济的“含金量”,将其自身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地方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乘势而上,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笃定前行。(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中经评论:拥抱银发经济新蓝海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日,全国多地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比赛既考核专业技能,也考察爱心耐心,为银发经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年初到岁末,这样的活动遍布神州大地,贯穿了整个2024年。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近3亿。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扩大,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在持续增长、消费意愿和能力在不断增强。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银发经济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明确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发展银发经济作出部署。
据相关机构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银发经济涵盖了养老事业产业全领域,涉及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养老金融、健康管理、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不仅关乎广大老年人家庭幸福,也关系到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和激发消费潜能。应当看到,当下银发经济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而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无疑是银发经济前进的方向。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则应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快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让老年群体“愿消费”“会消费”“敢消费”,银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这既需要消除老年人消费观念制约,合理引导养老预期,也有赖于持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严厉打击涉老诈骗行为,也不可或缺。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旨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期待这样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
发展养老事业产业,拓展银发经济新空间,离不开科技赋能。11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从帮助老年听障人士的高科技助听器,到为失能老人设计的卫浴移位机等设备,健康养老专区的各类产品和服务让人耳目一新。发展银发经济更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养老服务新职业新工种“版图”不断扩大,但在规模、结构、专业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人才队伍仍存在一定短板亟待补齐,这就需要通过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社会支持体系以及职业保障体系来加快推进。
发展银发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长期性,又有紧迫性。银发经济是一片新蓝海,机遇和挑战并存,呼唤着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其中,从而汇聚起磅礴力量。每个人都终将变老。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中经评论:努力挖掘“小县域”的“大能量”
“千亿大县”不断扩容,县域消费“多点开花”,县域旅游强势崛起……近年来,“县域”二字越来越火,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为什么人们的目光开始向县域聚焦?县域虽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数据显示,近三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县域产业集群中,县域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县域虽小,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达59个,GDP总量达9.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7.6%。我国经济韧性强劲,县域经济在其中的贡献不可忽视。
县域,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单元。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是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一些传统产业逐步向县市转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为提升县域产业承载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我国广大县域该如何走好发展之路?
我国有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覆盖7亿多人口,90%的国土面积。数量大、类型多,每个县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县域要发展,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这需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功能定位,瞄准市场需求,摒弃“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惯性思维,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比如,福建沙县小吃“香”飘海外,覆盖66个国家和地区;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全国闻名,借“国潮”之风展现文化之美……可以看出,“小地方”努力挖掘自身独一无二的发展路径,也能释放“大能量”。
县域建设要少一些“扩张”思维,多从“便利性、舒适度、性价比”等“小而美”的角度补齐发展短板,这需要各地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例如,福建着眼提升县域人群生活的便利度,所有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直接通邮率和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山区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又如,2021年以来,贵州参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进行建设,在一些距离县城远、覆盖人口多、自身基础好的乡镇卫生院,陆续打造了1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的关键一环,在促进城乡融合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还要把县域发展纳入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在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县域要充分发挥连接城乡发展的“桥梁”作用,不仅让各类优势资源、公共服务从城市逐步向乡村延伸,也让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被发掘和点亮。
当然,发展县域经济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更新过程,往往需要全局和长远的眼光,不断地创新发展思路并勇于实践。如此,县域才能成为持续释放能量的宝藏。(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中经评论:这个万亿级市场,何以热“雪”沸腾?
“还记得去年冬天的‘尔滨’么?”“顶流”归来,依旧人气火爆。如今,不止“尔滨”,冰雪经济的热潮正在全国涌动。从“冰雪小镇”新式度假到民俗冰雪活动,再到“跟着赛事去旅行”,多地争相举办冰雪旅游季活动,推出一系列冰雪旅游新模式、新场景,人们踏冰逐雪的热情持续高涨。
我国冰雪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冰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冰雪运动已从小众专属走向大众热爱,目前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冰雪运动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冰雪运动进一步普及,推动了冰雪产业快速增长,冰雪经济“白雪换白银”模式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正在迈向万亿级市场。《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7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
政策东风频频吹来,我国冰雪经济滑上“高级道”。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在此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多个省份陆续出台政策措施,着力激发冰雪经济活力。从中央到地方的利好政策,都在推动“冷资源”加快变成“热产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冰雪经济还有一些“成长的烦恼”亟待解决。整体来看,我国冰雪经济的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冰雪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冰雪产品同质化、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
该如何打开冰雪经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无疑是当前重点。基于冰雪经济产业链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的特征,应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具体而言,要不断增强冰雪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态,加强冰雪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冰雪+”推动跨界深度融合,提升冰雪产业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冰雪基建”是各地踊跃发展冰雪经济的基础。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设更多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好去处”,让冰雪运动融入大众生活。各地不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冰雪活动,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比如,增加高水平冰雪文旅赛事供给,推出更多民众喜爱的冰雪项目,创新冰雪消费模式和产品。特别是在冰雪资源禀赋优势地区,要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目的地,促进市场供给和民众需求间的“双向奔赴”。
当前,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势头正盛。热“雪”沸腾之下,每一朵雪花都见证着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小雪花”成就“大产业”,“冷资源”迸发“热效应”。期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更多冰雪“流量”变为经济“增量”。(中国经济网 李月华)
中经评论:浩瀚海洋,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到如今海上的风吹亮陆地的灯、一朝咸水变淡水、优质海水鱼摆上餐桌……碧海无垠,托举出一片蔚蓝色的经济新空间。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强盛。当前,海洋油气、港口航运、海洋渔业等海洋产业,已成各国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再看我国,“十四五”以来,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8%左右,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9万亿元,已成国民经济增长新引擎。可以说,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
翻看家底,推动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具有多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辽阔,海岛数量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生物多样性丰富;聚焦产业发展,从浅海到深蓝,海洋产业向好势头持续稳固,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承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订单金额大幅增长,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围绕创新突破,从极地到大洋,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成功发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近段时间我国海洋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捷报频传。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距离海洋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海洋产业“大而不强”、供给要素老化等问题依旧突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继续写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要立足重大发展规划,着力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促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既生产清洁电力,又孕育“蓝色粮仓”,风、光、渔相融合,实现了海洋空间集约利用。推动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就是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陆海全产业链,在打造产业集群上做文章。比如,在广东湛江,小小一尾金鲳鱼“游”出一条产业链,带动了种苗、饲料、养殖装备、加工与流通等环节的发展,产业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当前,海洋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深挖海洋经济潜能,应向科技创新要空间。只有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更好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然,离开海洋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生态为首,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也是在保护持续生产力。比如,近年来,温州做足“海”字文章,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下,修复海洋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一个个小渔村变身“海上花园”,带动大批渔民“洗脚上岸”,印证了“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
海浪奔腾,潮头正劲。面向未来,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不断向更广更深处拓展,必将为经济发展注入“蓝色动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中经评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良法善治
平台经济再迎政策利好。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研究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征求意见稿)》,这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涉税信息,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秩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提供各类生产生活服务的经济活动总称。如今,从衣食住行到商旅办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几乎没有事情能与平台“绝缘”。所谓键盘一响,黄金万两。以消费电商为例,今年前11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030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8059亿元,增长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
成长中伴随着愉快和烦恼。且不说强行提高服务费率、对消费者“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就是最近网友吐槽的智慧停车泄露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只需4元等话题,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平台。此外,纵观一些平台的成长经历,往往是先烧钱圈地,待到用户黏性既成,便挟流量以令市场。更不能忽视的还有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平台之间的“PK”之下,也会影响不少弱势从业者的发展。
当平台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乱象,校正其发展方向就成了必然。近年来,我国相继修订反垄断法、发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出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举措,平台经济监管取得积极进展。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平台经济发展初期,制定相关政策大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如今,平台经济与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密切相关,适时出台针对性的措施,就是要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无疑考验着治理能力与水平。平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不仅“运动员”在奋力向前、勇于探索,而且“裁判员”也在不断学习和把握平台经济特征规律,而这种互动离不开良法善治。
比如,治理“内卷式”竞争。有些平台以全网最低价且消费者仅退款等承诺,将流量引向低价商品,业内其他各方只能忍痛跟随,这极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为此,应强化对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促进行业加强自律,同时重点纠治以资本、技术、规模等优势地位挤压中小经营者生存空间的问题。又如,完善法律法规。不久前,杭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新业态市场监管领域合规指引》,这样的创新实践值得各地借鉴。
监管发挥作用,也需要平台企业的配合。同在一个市场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今天的大平台也都是从当年的小公司起家的。自己努力也好,时代馈赠也罢,不少平台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人们都期待今天的大平台也可以为后来者留有良性竞争的机会。如此,平台经济方能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期待有更多的好产品和好创意跨越山河阻隔,在“云端”收获认可。(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