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家长会集体焦虑?原来是这几大原因!

导读: 有一次,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提醒我,听说学校现在抓得比以前紧,是不是因为换了新校长?因为现在家长和教育者的主体还是70、80后,我也是70后,我一直觉得这代人是有心理创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为何中国家长会集体焦虑?原来是这几大原因!"分享给大家!

有关子女教育,中国家长最绕不开的一个词,是“焦虑”。

今天君君要跟大家分享上海某重点中学一校长的一些个人体验、办学体会,带您一起看看他感同身受的“中国式焦虑”。

1

对教育的焦虑

其实是对时代的焦虑

作为校长,我时常会面临很奇怪的家长质疑。例如,同一时间,会有家长反映老师抓得太紧,也会有家长反映老师管得太松。

有一次,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提醒我,听说学校现在抓得比以前紧,是不是因为换了新校长?我哭笑不得,我刚刚还要求老师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而减少应试训练呢。

另一群焦虑的家长则不能接受学生在学校里有闲暇时间,他们希望看到整齐划一的课堂,希望看到课后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继续自习。

“你们的校长和老师不作为,在误人子弟!”一位家长愤怒地说。

可是你选择了国际教育这条路,将来你的孩子去国外读书,谁来管他们呢?我问。焦虑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发呆,我却认为他们在内省。正因为此,尽管孩子们顽皮,有时也懒惰,但我在他们毕业时看到的更多是自信,是坚定。若选择不自由,则成长无意义。

而以上这两种质疑的家长,恰好是典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中国用了4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时代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一代人和一代人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差异特别大。这个例子能够精确地说明现在我们对教育的焦虑,往往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现在家长和教育者的主体还是70、80后,我也是70后,我一直觉得这代人是有心理创伤的,是不够自信的。

一是跟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关,我们经历过国家闭塞、贫弱的阶段,面对突然打开的世界,就像山里的孩子走入大城市一样,内心惶恐不安。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

二是跟我们受过的教育也有关,我们那代人文精神先天缺乏,因为当年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不好了才去选文科。更可怕的是,花了那么多时间学理科,科学精神竟然也很匮乏。

三是跟时代的快速变迁有关,我们都经历过信仰的崩塌,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容易走极端,国际事务又摆脱不了受害者情结。至于现在大家经常谈的批判性思维就更缺乏了。

总结下来,家长的这种“不自信”就会表现为:

“崇洋媚外”,月亮就是国外的圆。一有条件就要把孩子往国外送,成为了一种情结;

赶上了时代的红利,很多成为了社会精英,但是内心总有不安全感,对物质很看重;

价值观分裂,经常会有一些自相矛盾的诉求

我有个朋友在奶粉公司,他们做过一个“婴儿奶粉选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的调查,70后几乎全选洋品牌,80后则洋品牌和国产品牌都接受,90后甚至还倾向于国产品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70后心里有三聚氰胺的阴影,90后呢,成长的过程中国家已经强大了,他们成长的环境,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年轻一代没有心理创伤,更有底气,有自信。而且他们实际上非常爱国,现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很多人都是要回来的,只有三、四线城市的学生,更多可能希望留下来。

也正因如此,我预测这10年是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黄金发展期。10年后就难说了。因为目前出国留学家长的主体是70后,再过10年,就是80后、90后的天下了,两代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等到90后做家长的时候,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是否还那么热?还真不好说。学生出国潮,很可能就是70后、80后家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性的现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70后这一代人确实推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讲到底,教育不是学校推动的,是家长推动的。放眼全世界,学校与所处社区密不可分,家长倒逼学校进行改革,虽然有很多的纠结痛苦,但教育的水平总体来说是进步的。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进步比较快,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当中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高。

中国文化里面觉得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西方觉得教育是你个人的选择。西方家长会认为,高中毕业以后你要读大学,你的学费自己解决。但是中国的孩子能读大学,中国家长肯定砸锅卖铁也得送孩子读书。西方现在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这么强,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文化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

2

对东西方对比的焦虑

其实是文化不自信的焦虑

“东方和西方就像两个钟摆,有时很远,有时很近”。

1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是强的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是比西方的基础教育要强的。而且我们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创新能力的看法也是有问题的。

我一点儿不认为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为什么?

很简单,我曾在一次开学演讲里面讲到一个例子,我国量子通信卫星的发射在这个领域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为什么?因为这个领域是一个新兴领域,我们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同一个起跑线。但是在一些长期有技术封锁,有核心机密的这些领域,西方国家搞技术封锁,我们就没办法,得一步一步来。

你不给我们核心技术,那我们就要从头开始研究,而且你积累了那么多年,我得一点点弄,需要时间。再说了,诺贝尔奖级别的项目绝对是需要烧钱的,创新跟经济水平紧密相关,我们有钱了以后,才可以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不仅仅是自己的人才,也包括全球人才。

上海的中学生两次参加PISA都位居世界第一,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震动,也提升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教育自信。

前段时间有一篇讲中国孩子和丹麦孩子比赛的文章(注:由丹麦广播电视台牵头,选取了两国教育水平相当的两所公立中学:丹麦城市胡奥斯一个9年级的班级和中国哈尔滨市69联中一个初三班级,进行公平公正的教育比赛。比赛项目为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英语),这个比赛还拍成了纪录片。最后中国的孩子输了吗?你根本想不到,我们是4:1获胜,而且他选的中国孩子还不是一线大城市的,是哈尔滨的。

丹麦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创造力上均败给了中国学生,只在英语上挽回了一点面子。这个结局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逐渐有这样的声音,大家开始反应过来了,原来中国的教育并不是比西方的差。中国孩子不会创新、思维局限,这样的说辞我们是否一点也不陌生?有多少来自于媒体的不断灌输和自我暗示?

我想说,当90后成为主流家长的时候,他和我们70后、80后对于教育的看法就不一样。你到网上去看看网友的评论,你哪里会觉得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差了?

2东方和西方的教育,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事情,就是风水轮流转。我以前做过一个比喻,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其实像钟摆一样,在某一瞬间中国教育摆在左边的高点,西方教育摆在右边的高点,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

世界连通了,信息如此畅达,大家一比较,怎么觉得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差那么多,这是静态的观点。如果动态地去看,你会看到了最高点,还要往回摆,我们处于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所以你去看世界教育格局,东西方的教育在互又在相互靠拢。我们在向西方学习,西方也在向我们学习。

第二点,这两个钟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钟摆,因为教育背后的哲学与文化不一样。即便有一天两个钟摆摆到同一点,也会擦肩而过。

中国的教育哲学是功利化的。在中国文化中,教育就是要改变人生命运,就是光宗耀祖,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什么钱文忠(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会说我不相信快乐学习呢,快乐学习是西方的理念,中国的教育哲学认为,学习就是痛苦的,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方的教育为什么是快乐的?因为它的起源就是一种贵族文化,有钱有闲的人才去接受教育。

所以为什么出来一个虎妈在西方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是价值观的剧烈冲突。西方会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家长凭什么用这种手段去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利,你凭什么去替孩子作选择。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西方也在反思,他们的理念也有走极端的地方。比如太过于以儿童中心了。他完全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强调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选择。

我们呢?则太强调训练。我们信奉的是熟能生巧,西方不注重训练,是怕把孩子的兴趣练没了,但是现在因为他不注重训练,孩子连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不具备。创新也是要有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的。所以现在西方教育面临这么一个大问题。

3双语教育,中西比例应该取得平衡

双语教育,中和西的比例,平和的界限是中70%,西30%。如果用长远的眼光看,现在家长都特别热衷给孩子学英语。我觉得再过十来年,学英语这件事情可能真没那么重要了。

原因有两个:

第一,汉语也许会变成世界通用语言,如果人民币成为第一货币,汉语就是第一语言,世界语言。

第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会接管所有翻译,你只要戴一个类似眼镜这样的设备,随便说什么语言直接给你翻译。成王败寇是一条铁律,你经济发展了,国家强大了,别人自然研究你的制度,你的文化,你的教育,所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我们搞清楚了没有。不要别人来学你了,你自己倒丢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这么关注语文教育,国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双语教学里,中和西的比例,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界限是中70%,西30%。我们的班主任是中国老师,这一点很明确。外教主要上两类课程,一类是英语课,还有一类人文课。科技艺术类的有中教,也有少量外教。因为平和是一所本土学校,面向本土学生,我们要坚守中国立场,以传承本国文化为己任。

3

择校的焦虑

其实是对自我价值感的焦虑

“学校真正对学生有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

家长对自己的教育道路有不满,有反思,对学校和老师更挑剔。

和父辈不同,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对教师不会那么顶礼膜拜。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遇到一个老师,几句话谈下来,觉得在思想与精神层面不过尔尔,那么他对你老师会有绝对信任吗?

有时候,孩子会很困惑,跟家长说为什么老师讲的和家长不一样,家长会说,老师讲的不一定都对,但是要懂得怎么和老师沟通。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确是很大的挑战。

许多家长尽管一路走来读的都是很好的学校,也成了社会精英人士,但自我价值实现和幸福感并不高,对曾经接受的传统中国式教育和自身成长路有深刻反思,如果发现学校教育依然停留在家长们读书年代的水平,自然会有强烈不满。

我接触过许多家长,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无论是人格还是学识,都有一批让我敬仰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是行家,然而即便谈到教育,也有许多观点让我这个多年的教育从业者获益良多。

同时,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一方面的专业程度与其它行业相比,都有所欠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比较理性,也比较宽容,但总会有一些家长,特别焦虑,追求完美,专业很强,又恰好是指责性人格。这些家长对学校要求极高,学校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性稍有欠缺,便风雨飘摇。

择校和家庭教育的道理一样,信任最宝贵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家庭教育的下策是控制,中策是激励,上策是信任。我想这也同样适用于家长和学校的关系。

如果每个家长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挑学校的缺点或者挑老师的毛病,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完美的学校。尤其是在择校的时候就会面临这个问题。

从学校自身的角度,当然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希望和家长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曾经有家长提出在教室里装一个摄像头,向家长直播,我说,也有人建议我校长这么做,在办公室里装个电子屏,所有教室都看得到。如果真这样做了,我就失去了教师的信任,学校也不成其为学校。

实际上很多对学校的不满或者焦虑,都是内心的投射。你不相信学校,不相信孩子,不相信朋友,不相信社会,也必将不相信自己。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健康开朗的心态,你哪里会看到那么多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一利就有一弊,就好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你喜欢正面,也要接纳反面。

学校和老师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是老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在牛津剑桥,导师带学生就是周末把学生抓过去聊天,然后一边聊天一边抽烟,徐志摩也说过,“牛津的学生是教授用烟斗熏出来的”,就这样四年大学熏陶出来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学者、诗人、艺术家。

学校最终是提供一个环境,让你和你的同龄人在一起,这里面有同伴的影响,但学校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是教师的人格。最后我们把学校教的东西全忘光了,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是人格。你说教师真正能够在知识上教学生多少?我觉得99%教的东西都没什么用。

但是你会记住的是一些片段:

比如聊起我们记忆最深刻的学校画面,第一个场景就是班主任走进来说今天体育老师请假,我来带班;或者是大家在自习的时候嘻嘻哈哈,一回头发现窗户后面班主任的脸。留给孩子记忆的往往是这些东西。

4

对幼升小选拔的焦虑

其实是对能力培养的焦虑

大家最关注的“幼升小”的选拔,确实存在这样的竞争:全上海的小学,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录取比例都不高。

同样你看考哈佛,它的录取率也是6%-7%,但是你要知道每年去申请哈佛的,都是觉得自己是有希望被录取的。所以那些95%左右落榜的人也都是牛娃,哈佛牛就牛在这里。

在幼升小阶段,他不一定学过什么,但是他未来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我们每年都会录取一批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裸考”,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是在我们的面谈中表现很出色。

这么多年来,我们发现在以下几方面具备良好素质的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更成功。

首先专注力。专注力可以决定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上课只要注意力集中,基本上老师讲的东西就可以听懂。做作业专注,阅读专注,做事专注,他的效率自然比较高。

其次数理逻辑能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里面的8种智能(注:包括语言、逻辑一数理、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智能。)中,数理逻辑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这个能力和数学成绩相关度是很高的。对中国学生来说,数学尤其重要。

再次是想象力。想象力好的孩子,将来即便是做数学题,脑子里会想象整个解题的过程,依靠形象思维乃至直觉思维,“看”到问题的答案。

双语 教师 历史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