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丨MBA择校,你以为只是在选院校?

导读: “当我在我的MBA生活中一次一次沮丧的感受到低效率的时候,我意识到,大家缺乏的,是对别人意见表达的尊重,是倾听的能力。” 我不是商业专业出身的,虽然做了很多年商业工作,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MBA教育丨MBA择校,你以为只是在选院校?"分享给大家!

读商学院既是学习深造、补充知识,也是拿一个学位、圆一个心愿。当然对于不同的群体,还有不同的需求。人们在谈论MBA日渐上涨的高学费同时,往往忽略到这些实际的意义。

“倾听,是一件重要的功课。”

单是一群表达能力强的人聚在一起,反而商量不出来一个结果。也就是说,1+1一点也不大于2。“有时候,由于所有人都在说,都在礼貌性的点头表示我听了你说的,都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试图通过自己超凡的表达能力去说服别人,反而让整体的效率低到谷底。”

我发现我的行为模式有着一样的毛病。总是别人还没说完,我就觉得自己明白了理解了,并立刻给出行动方案。总是觉得,听我的,绝对你不会吃亏的。总是可惜为什么别人没有按照我说的来做。总是在心中有很多的OS: I told you.

“当我在我的MBA生活中一次一次沮丧的感受到低效率的时候,我意识到,大家缺乏的,是对别人意见表达的尊重,是倾听的能力。”

倾听别人的想法,获取准确的信息,然后说出自己想法,这才叫有效的沟通。

“选择商学院其实意味着选择了一个终生的朋友圈子”

“其实最初的想法是选择它能够带给我的一些软性素质。我当时希望能够学习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深入交流与对话,团结与协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学院教育不仅是那一两年在学校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此后所拥有的各种福利,选择商学院其实意味着选择了一个终生的朋友圈子。”

对于MBAer而言,一般工作时间不长的人,读商学院多是为了职业转换或者职位提升。特别是PE/VC、投行、咨询等行业,某些职位需要或者希望招收MBA毕业生。也有一些之前学习或从事其他行业,后来自己创业或者担任管理职位而到商学院学习商科知识。在国内读商学院是真正的校友遍天下,而且会有各种活动方便大家的联系。学校的活动几乎都会面向各界校友开放,此外还有各地校友会、各种行业组织(比如金融、互联网等)经常举办交流聚会。

在我的MBA生涯中,我一直在对我的过去进行着反思,我的两年读书生活,写下了将近50万字的思考笔记。我发现,在这些思考中,对我过去所进行的商业模式的反思,好像不及对我个人的反思。就是说,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性格,我和我的同学们相比较,和我的教授们相比较,我有什么不同,我到底是谁,我在对一个问题的解析上,对一个案例的思考上,有什么我独到的地方,而又有什么我不及别人的地方。

“当我希望再往上发展一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遇到了障碍”

我不是商业专业出身的,虽然做了很多年商业工作,但当我希望能够再往上发展一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遇到了障碍。除了合作交流眼界这些方面之外,在做重要商业决策的时候,我往往凭借经验和直觉,这种做法有时成功也有时失败。我在创意、客户服务,还有战略执行方面有长处,但是对于成熟的商业架构,财务方面的分析,以及更进一步的眼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足。

通过老师的点拨,同学从不同角度的切入和讨论,可以对于商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商学院学习,通过大量的案例,可以提高财务方面的分析能力,在战略课上的每个例子每个模拟,几乎可以反映商业生涯中的现实困境。

我记得当初我写申请文书的时候,其中一篇essay我搞得形式非常之剑走偏锋。

那个问题是在问,你觉得MBA能够给你带来哪些收获。我把回答问题,变成了我的问题list。

我在文章中写出我的困惑,列了我印象中大约将近30条问题。我面试的时候,我的教授直接问我,你有兴趣帮我做案例吗?因为你的essay让我印象太深刻了,这就是一篇典型的案例。你没有回答essay的问题,却字字在回答essay的问题:MBA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吗?

他说,我约你来面试,其实不是面试,而是我想亲自告诉你,这是你提出的挑战,你要用两年时间,给我继续你的essay,当你毕业的时候你要告诉我,你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

是的,我就是带着我的困惑去读书的。我毕业的时候和我的教授吃饭,我对他说,有些问题,我找到了答案;有些问题,我没找到答案;还有些问题,我知道,我当初就不应该这么问。

接下来的时间就很忙碌了,一边结束手头的工作,一边考试申请,然后就稀里糊涂去读了。可是今天让我回忆,我觉得我的人生中最不后悔的几个冲动决定,都成为我最重要也最正确的决定。比如结婚,比如生孩子,比如出国,比如创业,比如读书。

等我真正走上了一段旅途才发现,原来路上的风景比我之前的想象更美;路上的挑战比我之前的预计更大;而路上的收获与思考,比我之前的准备,更深刻而充分。

“我在组织行为学上学到的第一课,是怎么样给别人提意见。”

我总觉得我是一个说话相对圆滑的人,我不喜欢和别人争论,我愿意平和的交流看法和解决问题,所以在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我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的老师告诉我,除了所谓的三明治方法之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则是,要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个人”。

feedback分两种,一种是positive feedback,是用来enhance positive action。另一种,不叫做“negative feedback”,而是constructive feedback。我感叹美国人用词的精当,是啊,建设性意见,这种说法多好。她用来干什么呢?不是发泄情绪和不满,而是提出如何把行为作的更 好。

这个做法现在我也借鉴来用于对我的孩子们,比如,我不会说:你们怎么这么懒?自己的房间也不收拾?

我可能会说:宝贝们,如果你们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我就会觉得你们更棒了!

我现在也不会说: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我可能会说: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怎么做,供你参考。

抓住机会,才能丰富经历;丰富经历,才能感受内心;感受内心,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是谁。这个过程,注定今天的中国年轻人,都要经历。

-Keep Learning-

向 终 身 学 习 者 致 敬

MBA 专业 面试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