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打仗的时候从不缺粮,诸葛亮5次北伐,为何频频粮草不足呢?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刘备打仗的时候从不缺粮,诸葛亮5次北伐,为何频频粮草不足呢?"分享给大家!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刘备兵败夷陵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赵云和朱然。原文如下:
当日黄昏,关兴在前,张苞在中,留傅彤断后,保着先主,杀下山来。吴兵见先主奔走,皆要争功,各引大军,遮天盖地,往西追赶,先主令军士尽脱袍铠,塞道而焚,以断后军。正奔走间,喊声大震,吴将朱然引一军从江岸边杀来,截住去路。先主叫曰:“朕死于此矣!”关兴、张苞纵马冲突,被乱箭射回,各带重伤,不能杀出。背后喊声又起,陆逊引大军从山谷中杀来。
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人,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常山赵子龙也。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虽得脱,诸将士将奈何?”云曰:“敌军在后,不可久迟。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应诸将。”此时先主仅存百余人入白帝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只得仓皇撤退。谁知在马鞍山一带,陆逊又设下埋伏,关兴、张苞均身负重伤,刘备再度身陷重围。正在危急关头,赵云领兵突然杀到,不仅掩护刘备脱险,还斩杀了吴军大将朱然。此后,在赵云的保护下,刘备终于摆脱了吴军的追杀,来到了白帝城。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火光冲天”, 意为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夷陵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此战也是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不过,小说中提到的赵云领兵救驾及刺死朱然的情节却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根据史料的记载,赵云并未出现在夷陵之战的战场。
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夷陵之战开战之前,刘备就对赵云的职务进行了安排,并未让他随军参战,而是 “留(赵)云督江州”。小说中称:“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这一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江州离永安都有八百里的距离。即使赵云有千里眼,能看到八百里外的火光,也不可能在几个时辰之内赶到刘备的身边在救驾。
为何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这样的大战役都没有带上赵云呢?其实这与赵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说,当刘备决定东征之际,赵云就曾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意见。他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很显然,赵云认为刘备应该将矛头对准曹魏无非东吴。只要歼灭了曹魏集团,东吴的问题迎刃而解。不过,赵云的这番言论与刘备的决策相悖。刘备也就是因此而不让赵云参战,将其留在了江州。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刘备 三国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