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节选:出国留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

导读: 他们在异国他乡学习最先进的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当一部分人学成回国,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神州学人》节选:出国留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分享给大家!

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的经济却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加上国内环境日益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为留学生回归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中国的日益繁荣,是留学生回归的动力!

如今,中国迎来了第三次留学生归国潮,而且,回国留学生的学历越来越高,81.45%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禁令人感到欣喜。

近年来,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才大战,我们国家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这使海外留学生不断回国,并形成“归国潮”,一波又一波的“归国潮”不断涌现,彰显着祖国的魅力。而一代代留学生,对于中国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段风华

本文选自《神州学人》2019年第8期

有删改

1留学潮起开放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不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

于是,当年12月26日,第一批国家公派赴美的52位留学人员启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序幕。至今,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还记得卓琳代表邓小平对留学人员的嘱咐:“努力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1978年到2019年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他们中的313.2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人数的83.73%,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

教育部原副部长、原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也是教育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85年被教育部派往苏联普希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深有体会地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教育。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走出国门的是留学人员。他们在异国他乡学习最先进的知识、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相当一部分人学成回国,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报效祖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让饱经沧桑的中国重拾历史荣光和大国自信。这样的发展堪称奇迹,也刷新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纪录。

2成为各方掌门人

万钢

从普通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万钢仅用了7年时间。1991年,万钢获得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奥迪公司工作10年。2000年12月,万钢回到同济大学,从普通教授、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做起,再到汽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并于2004年就任校长。2007年,万钢就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成为新一代海归留学报国的佳话。

中共十八大以来,也是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的5年,统计表明,2019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第17位。

2019年全国两会上,作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表示,中国致公党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归侨侨眷和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生活经历的归国人员。

李晓红

2019年6月1日,59岁的李晓红院士当选为新一任中国工程院院长,这位中国工程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长。李晓红1978年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其间,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历任院长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作为科研工作者,李晓红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煤层气开采及复杂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曾任煤矿灾害动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易纲

2019年4月11日,履新一个多月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热门”人物。易刚曾先后于美国哈姆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回国后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自1997年加入央行至今,易刚已在央行工作20多年。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提升,中国已开启“大国金融”模式。担任央行行长后不久,易纲出席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并开启了一轮密集会见。尤其是4月19日以来,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等连续在华盛顿举行。这是易纲接任央行行长后首次在国际重大金融会议上亮相,也被媒体称为国际首秀。

金立群

在金融领域,近两年还有一位海归风云人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金立群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987年至1988年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系研究生院进修。他英语、法语流利,过去20多年中,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他一直活跃于国际经济事务活动中。两年来,亚投行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84个成员,“朋友圈”不断扩大,并且仍有不少国家在认真考虑加入这个具有鲜明新时代特色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

3铸造 “ 国之重器 ”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一代代海归学者贡献了属于自己时代的“国之重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华罗庚、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海归学者与改革开放后回国的第二批海归群体,为提升中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十九大报告中点名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举世瞩目;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每一项重大科技突破的背后都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

例如周晓华教授:

去年4月,一则新闻颇为引人关注:周晓华辞去华盛顿大学教职,担任北京大学全职教授。

1985年,周晓华由国家公派远渡重洋,成为改革开放之初走出国门的一代。在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后,周晓华进入哈佛大学,继续为科研奋斗。“人还是要有点理想,我们不说大话,但是要有自己的追求。不管成不成功,你都追求过了,就没有遗憾。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哪怕没有成功,你也是在往前走。”

作为一名生物统计学家,周晓华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一系列顶尖统计学及生物统计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30余篇。在诊断医学统计学方面周晓华也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是国际上诊断医学领域最著名的统计学家之一。“一名好的生物统计学家,既要有数学家的严谨,也要有对现实问题的敏感,还要会和医生打交道。”周晓华说,“在医学领域,统计学家要面临更多的变量,更大的随机性。如何把实际的医学问题提炼成可解决的统计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周晓华是美国统计学会、国际统计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主持多个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统计方法学及美国国家老年痴呆合作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项目。不过,比起自身的成绩和荣誉,周晓华更关心的是中国生物统计学科的发展,以及生物统计学对解决当下中国的医疗问题的帮助。

谈到为什么选择回国,这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回答很简单:“我是国家开放政策的受惠者,我一直想为祖国做点事情。”

此次归国,周晓华定了一个“小目标”:他要在北大建立起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生物统计学专业。周晓华认为,国内相关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医科生出身,由于缺乏系统的数学训练,难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国生物统计学的发展。他一直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用国外统计学科先进的经验,帮助中国的生物统计学发展起来?如果能做成,那么无论对这个学科来说,还是对国家的科技事业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更多留学新闻资讯阅读请移步:www.chineselives.com

4国运系于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40年来,教育对外开放的历程说明,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是面向世界开放的进程,就是面向未来实施改革的进程。

据最新统计数据,海归在教育部直属70多所高校校长中占比超过63%。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研究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和艾米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徐惠彬1987年获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

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先后于德国曼海姆大学、德国基尔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获英国阿斯顿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学习

……

他们为中国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学科与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很好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2019—2019年连续3年发布的“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显示,大约40%的海归精英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他们不断探索高等教育机制创新之路,成为教育领域的改革者。

陈十一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20年,2005年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回国到北京大学重建工学院,后出任南科大校长,领导建设一所创新型的高水平大学,他深有感触地说:“创建南科大,目的就在于在新的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就是为了构建‘国之重器’。”

去年7月13日,南科大举行2019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施一公受陈十一之邀在毕业典礼上作演讲。施一公在演讲中说,尖端科技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支撑尖端科技的是人才和教育。相对于近14亿人口,我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少得可怜,而目前教育多样化的程度还远远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即他谈到西湖大学成立的初衷:他和海外归来、中外教育的科学家几年前达成共识,做一件既能回馈父老乡亲,又能担当国家科技教育未来的大事,共同创办一所社会力量资助、剑指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无数留学人员前赴后继,贡献智慧,挥洒汗水,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他们还将在强国之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刷新中国速度。

对于即将或者已经留学的我们来说,出国的意义不只是看看世界,体验生活。美国大学的目的是希望塑造你,培育你,让你对社会做出贡献。相信经过多年的学习,我们也会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社会使命感的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美国 历史 大学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