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人单位对大学那么不买账

导读: 一直以来,广受诟病的是,大学的专业设置偏重于封闭的知识逻辑,教学内容偏重既有体系而与社会脱节、错轨,不但难以满足变动不居的各类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需求,而且也难以满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为什么?用人单位对大学那么不买账"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用人单位对大学那么不买账

文/陈运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9年5-6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其结果已正式公布(参见:《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22日第04版)。这是继2019年后,该机构开展的第二轮全国性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有356所高校、4.98万名毕业年级学生、1.78万名教师和0.54万雇主参加。

可喜的是,该调查报告显示:总体上,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指数得分73.2分、教育质量满意度指数为71.0分、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72.7分、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为71.6分,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4.7%、4.3%、4.3%和2.7%,得到全面提升。

按理说,较高的总体满意度应该博得用人单位的芳心才对。可,遗憾的是,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恰恰不如预期。

强化专业建设。一直以来,广受诟病的是,大学的专业设置偏重于封闭的知识逻辑,教学内容偏重既有体系而与社会脱节、错轨,不但难以满足变动不居的各类社会组织形态的不同需求,而且也难以满足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发展趋势与要求。

企业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阅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接触社会,提前了解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然而,学校却固守“象牙塔”而难以真正提供有效供给。

吐故纳新,重塑模式,才能浴火重生。

跨界发展、多元发展已然成为时代大势,这就需要大学打破学科桎梏和知识逻辑,超越“象牙塔”,从雇主的不同需要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再造专业结构、活化专业设置、优化培养模式、并建构相应的保障体制与机制。

优化师资成长。值得高度关注的是,须改变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成长模式。

现在高校补充的老师,主要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习者。他们学术理论储备好,但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对实务的熟悉、对人生的历练。

这让大学教育更加容易陷入唯书本、唯帽子的漩涡,加剧大学及其教学脱离社会、远离实践的紧张。

急切需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岗位的实际,设置大学教师的不同选材标准和发展要求、成长路径、评价办法,才能有效助力大学与用人单位间的互动。

用人单位,您说,行吗?

于重庆 南山下 翠湖 旁

2019-01-09 排版:高寒玉

大学生乐读——读书读人读世界!中国大学生读书情感生活第一自媒体!没有无聊的鸡汤,直面当代大学生读书情感生活的困惑。如果你有困惑,请关注大学生乐读。大学生乐读与您一起成长,从心灵到身体。更多内容微信搜索大学生乐读即可关注!

不会教孩子,就看新父母——新父母在线为阅读量2亿+的丝瓜网自媒体人孤烟直创办,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亲子教育公众号!新父母在线每天都会带给你最有用的亲子教育干货!微信搜索新父母在线即可关注!

教师 专业 大学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