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共有三个八旗状元 其中一个还当上皇帝岳父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清朝共有三个八旗状元 其中一个还当上皇帝岳父"分享给大家!
1644年,清朝入关。
为了获得汉人知识分子的支持,清朝很快恢复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于1646年举行了第一次会试、殿试,产生了第一个状元——来自山东东昌府聊城县的考生傅以渐。在那以后,直到1904年,清朝共产生了114名状元。
在这114名状元里,绝大多数是汉人,只有3人是八旗子弟。他们分别是麻勒吉、图尔宸、崇绮。
麻勒吉:第一个满榜状元
清朝最初的科举考试,满人和汉人同科考试。很明显,满人考不过汉人,连续3榜状元都被汉人收入囊中。因此,1652年,清廷分设汉、满两榜科考。汉人和满人分开进行考试。于是,当年就产生了第一个满族状元——麻勒吉。
麻勒吉,字谦六,满洲正黄旗人。在考取状元后,麻勒吉步入仕途,历任翰林院修撰、弘文院侍讲学士、刑部侍郎等职,官至江南江西总督。江南江西总督所管辖的地盘,相当于今天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西省等区域,经济发达,人杰地灵,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将麻勒吉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见清廷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麻勒吉在江南江西总督任上干了16年,政绩显著。他离任后,江南民众为他在雨花台立碑,铭记他的功绩。
图尔宸:最后一个满榜状元
图尔宸,字自中,满洲正白旗人。图尔宸于1654年参加满洲乡试,考中举人。1655年,进京参加会试,成为当年的满榜状元。
相比较而言,图尔宸的仕途没有麻勒吉辉煌。图尔宸进入官场后,最初在翰林院任职修撰,掌修国史,干文字工作。后来,几经升迁,官至工部侍郎,官级仅为从二品。
从1655年之后,清廷废除了满榜状元,不再分设汉、满两榜科考,就这样图尔宸成了最后一个满榜状元。
崇绮:为国殉职的旗人状元
如果说麻勒吉、图尔宸能够考上状元,得益于分设汉、满两榜科考,算是“占了便宜”,成色多少显得有些不足,那么崇绮就是货真价实的状元。
崇绮,字文山,蒙古正蓝旗人,生于1829年。崇绮出身权贵之家,是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的儿子。不过,崇绮长大后,赛尚阿已经失宠,并因抵抗太平军不力,被咸丰皇帝革职查办,定了一个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的家族陷入困境。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崇绮没有机会成为一名“纨绔子弟”。他将自己关在家里,与书籍为伴,与笔墨为友,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在1865年考取了殿试第一名。
不过,由于清廷早有“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的祖制,崇绮不能被点为状元。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征求大家的意见时,阅卷大臣延煦说:“但凭文字,何论满汉。”一言定鼎,崇绮便成为清朝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八旗状元。
崇绮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讲、河南乡试主考官、日讲起居注官等职,官至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也算是位高权重了。1872年,同治皇帝到了成婚年龄,需要选择一个皇后。最终,经过几轮挑选,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被慈安太后选中,同治皇帝也很满意,成为了同治皇帝的皇后。崇绮摇身一变为皇帝的岳父。
1900年,发生了著名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到陕西西安。崇绮和荣禄奉命留在京城,主持大局。不料,崇绮在保定时,留在京城的家人全部自杀。在极度悲愤之下,崇绮留下一首绝命辞“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后,自缢殉国。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朝状元榜》等】
清朝 状元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