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筑奇才,深得皇帝喜爱却下场凄惨,只怪

导读: 三年后,因在建筑领域才华突出,贺盛瑞被提升为工部屯田司主事,正式做起了专业对口的工程事业,负责宫内的部分工程建设。于是,贺盛瑞在工程开始之初便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施工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明朝建筑奇才,深得皇帝喜爱却下场凄惨,只怪"分享给大家!

出生在被誉为“建筑之乡”的获嘉县(今属河南新乡),后来成为明朝建筑管理专家的贺盛瑞幼时便受到建筑行业的熏陶,耳闻目睹的多半都与建筑有关。虽然家贫,但贺盛瑞年纪轻轻便有考功名、立事业、报朝廷的志向。他勤奋好学,数十年苦学如一日,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万历十七年(1589年),36岁的贺盛瑞高中进士,进入仕途,开始施展自己的一腔抱负。三年后,因在建筑领域才华突出,贺盛瑞被提升为工部屯田司主事,正式做起了专业对口的工程事业,负责宫内的部分工程建设。

是年九月,贺盛瑞刚上任便接到一道诏令,令其负责修建景陵(明宣宗与皇后孙氏的陵墓)。贺盛瑞自然是非常高兴,觉得自己一展才华的机会来了。可是,还没等贺盛瑞高兴劲缓过来,就有人立马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因为建筑工程涉及巨额的经费预算,各部各司臣工甚至是宫内的大小太监,只要和工程沾点儿边,都想伸一把手,捞点儿油水。

正因为如此,接下工程的负责人其实还没开始,就碰上了难题。是坚持按原则办事,还是随波逐流,一起捞钱?秉性刚直的贺盛瑞当然选择前者。工程完工后,向上汇报,贺盛瑞不仅没超支,反而节省了7000余两白银。得知消息的万历惊呆了,宫中以往的大大小小工程从来只有不断追加预算的情况,到了贺盛瑞这里,竟然省钱了!于是,万历马上降旨,将贺盛瑞的这一事迹记录下来,留给众臣工,特别是工部官员学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点着了,贺盛瑞“建筑专家”“省钱高手”的两块招牌也同时挂了出来。可那帮准备伸手捞钱的臣工太监就急得牙根直痒痒。不过好在“损失”不大,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谁知第二年,贺盛瑞又接到了一道诏令,让他会同他人主持修建献陵(明仁宗和皇后张氏的陵墓)。贺盛瑞于是又接下了这个工程。

工程上能耍的手段无非那么多,吃回扣、报假账、以次充好、克扣经费等,身为建筑专家的贺盛瑞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于是,贺盛瑞在工程开始之初便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施工标准和规则,并亲自监督实施,不给臣工太监任何捞钱的机会。

最终,工程结束,他通过精打细算,共节约白银1.6万两,砖10万余块。收到汇报,万历自然又是高兴万分。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看着本能落进自己口袋的银子就这样打了水漂,那帮臣工太监都快气炸了,一个个恨不得生吞活剥了贺盛瑞。

可眼下贺盛瑞正受到万历的信赖,加上贺盛瑞刚直不阿的脾气,那帮想从中捞钱的官员只有祈祷万历下次不要再让贺盛瑞负责工程了。可惜,万历也不傻,放着这样一个能给自己省钱的忠臣,当然要好好利用了。于是,一年后,永宁长公主坟的修建任务又落到了贺盛瑞的头上。

有过之前的经验,臣工太监也都心照不宣了。好久没从工程里捞到好处的臣工太监,只能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工程日渐接近尾声,一边紧咬牙根,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没有落进自己的口袋。

工程很快结束。按照预算,永宁长公主坟造价原为1.4万两,皇帝又恩加1万两,共计2.4万两,贺盛瑞仅仅花了330两。由于造价低得离谱,皇太后一开始还不高兴,觉得贺盛瑞在玩忽职守、敷衍了事。但等到派人前去现场勘验,皇太后不得不对贺盛瑞心悦诚服。

永宁长公主坟的工程圆满完成,贺盛瑞一生的官运也随之达到了顶峰。因近三年的突出表现,贺盛瑞被升任工部营缮司郎中,负责宫内更加重要的工程项目。

万历二十四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将乾清、坤宁两宫烧了。天降大火焚毁两宫,这对向来以“真龙天子”自居的帝王而言,自然是不祥之兆。因此,两宫重建任务立马被提上日程,紧急操办。

万历这头急得差点儿上墙,那帮臣工太监却在心里暗自偷笑,乾清、坤宁两宫重建,工程量自然特别大,这简直就是一块几乎要溢出油的大肥肉啊。预算多报一些,一人狠捞一笔,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也不用愁了。于是,负责主持重建的工部理直气壮地拟出了一个160余万两的造价预算。虽然明眼人一看这预算就虚高,但朝堂之上大都明哲保身,这160余万两的预算最终通过了。

经费有了,谁来具体负责重建呢?朝堂之上自然是各有各的心思。当然,鉴于之前的卓越表现,还是有人把目光瞄向了贺盛瑞。接下任务后,看着这160余万两的工程造价预算,贺盛瑞很是愤懑,最终下定决心,严格按照之前的原则:能省则省。

工程开始后,贺盛瑞也不客气,上来就是简单粗暴的改革。他先是严格控制工程办事机构的设置,大规模削减闲杂人员,从而减少人工费用支出;然后又坚定落实责任管理制度,推行权责统一,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在人工费用方面,贺盛瑞还推陈出新,提出了“论功不论匠”,一改以往出工不出力的弊端。不仅如此,贺盛瑞还特意从老家获嘉县招募了大批精于泥瓦技术的工匠,从而改变了宫内御用匠人磨洋工等弊端。

即便如此,仍有一波想捞钱的人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站了出来。最大胆的就是某徽州商人通过贿赂相关官员,购买木材16万根,然后以两宫重建“皇木”的名义逃税达五六万两。逃税行为当然遭到了抵制与惩处。但出人意料的是,徽州商人竟然勾结东厂太监,花言巧语说动万历降下特旨,默许了这一做法。不过,贺盛瑞没有低头,硬是顶着违抗圣旨的罪名,抗争到底。

为了两宫重建,贺盛瑞得罪了诸多权贵,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只花去了68万两,节省了一多半的经费。可以说,贺盛瑞在两宫重建任务中表现得异常出色,但俗语有云:断人衣食犹如杀人父母。阻断一众权贵的财路,贺盛瑞自然成了众矢之的。万历二十七年,贺盛瑞无故以“冒销工料”的罪名被贬去泰州(今江苏泰州),此后再也没有受到重用。

万历四十三年,贺盛瑞落寞地死于任上。若干年后,大明也走向灭亡。如今来看,清正刚直的贺盛瑞被贬谪,无疑是大明王朝逐渐衰落的一个缩影。幸运的是,随着获嘉县“建筑之乡”美名的不断传扬,贺盛瑞也逐渐被人们了解、传播,受到后人的敬仰与崇敬。

大明 大明王朝 明朝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