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当一名新军士兵是什么体验?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在清朝末年当一名新军士兵是什么体验?"分享给大家!
★注意:本文第二人称视角
一九〇九年,辛亥革命前的两年,这时的清朝已经风雨飘摇,你来到云南昆明,成为了云南新军的一员。
为啥当兵?能吃饱饭,有衣服穿,每月还有两块银圆的津贴。两块钱,用不完呐。
刚到部队,啥新军旧军你傻傻分不清。后来听老兵告诉你才弄明白。
这一年,经过七年编练的云南新军正式编入全国陆军序列,番号为陆军十九镇。
清朝的新军编练一九〇三年开始。干嘛要练新军?打不赢呗。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跟小日本打,输掉了整个北洋舰队。一九〇〇年,跟八国联军打,连京城都丢了。
计划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总兵力四十五万人。可是到辛亥革命前,只完成了不到一半。
你参军的云南,两个镇的编制,刚练成一个,另一个镇两年后才练成。这个时候有点乱。除了新军之外,旧式的八旗兵、绿营兵、巡防营仍然存在。八旗子弟只拿钱不干活,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绿营兵和巡防营跟着学,军纪涣散,甚至兵匪一家。新军完全照搬德国军制。除了辫子外,新军都是一色的外国装备,请的外国教官。
穿上笔挺的新式军装,手持崭新的步枪,兜里还有两块大洋,瞧你嘚瑟的。
瞧瞧绿营和巡防营那些兵,饷银不是打白条就是被长官贪了,出来简直就是叫花子。
编制装备
你所在的十九镇,下辖三十七、三十八两协。
镇,民国成立后改称师。每镇12500人。协就是旅。每协两标,标就是团。
标的番号为步兵七十三标到七十六标一共四个标,另有炮兵一标,骑兵一标,工程兵一营,辎重兵一营,重机枪一营,宪兵一队,军乐一部。
十九镇全镇官兵19097人,足足有清政府规定编制的1.5倍,兵力火力都超出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新军。跟北洋新军比较是因为几年后你们要交手。
图:1916年,军阀割据的大致情况,其中桂系、滇系是西南系的主要势力
当时新军武器以德国造为主,也有一部分金陵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的仿制品。步枪为五响带刀头毛瑟快步枪,子弹为包镍钢无烟枪子弹。每协配炮队一标,每标三营,装备克虏伯7.5 厘米和5.7厘米过山快炮60尊。每镇有炮120尊。即使按照完全相同的配置,你们十九镇也要多出北洋新军一个重机枪营,一个辎重兵营。重机枪营不少于二十四挺重机枪。
这样的火力配置,放到三十年后的抗日战争中,国军主力部队都要羡慕得眼睛发绿。在当时,你们怕谁?这样,从兵员数量、武器装备、运动能力等硬实力上,你们十九镇几乎可以以一挡二,如果算上单兵素质、指挥艺术、后勤保障、兵民关系,你们战斗力要比北洋新军强出太多。至于旧军队和其他杂牌兵、匪,你们都懒得正眼瞧他们。就这么拽!
当时各省新军,跟你们同样拽的还有湖北的陆军第八镇和第十一镇(不满员,总兵力和你们一个镇差不多)。所以,你们两支新军都闹出了大动静,都名垂青史。
新军训练
新军的训练非常严格,日常训练内容分为军事和政治两部分。是的,清朝军队也很讲政治。
军事训练主要训练士兵的军事素质,朝廷练兵处颁发了《打靶章程》、《操典》、《赛枪暂行章程》、《步兵暂行操法》等等,云南省也制定了十九镇的教育计划。
具体内容从电视剧上都看的到,就是列队呀、射击呀、格斗呀、急行军呀、战斗队形呀、侦察呀、修筑阵地呀好多好多,都挺累的。比如修筑掩体,就是挖坑呀,要在一个小时以内挖出一个深于三尺的坑,作战时能隐蔽好自己。这个要求是外国教官留下来的。说实话,你们身体素质普遍不行,能完成的没几个人。
据说有个士兵累不过还开了小差,临走撂下一句话:“天天挖坑,天天挖坑。要挖坑我回家去挖,还能收粮食。”
政治训练主要训练军纪。袁世凯为新军写了《劝兵歌》:“一要用心学操练,二要打仗真奋勇,三要好心待百姓,四莫奸淫人妇女,五莫见财生歹念,六要敬重朝廷官,七戒赌博吃大烟。如果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
袁世凯制定的《简明军律》规定:凡不候号令、临阵退缩、临阵诈病、临阵怠慢、临阵失火、诈功冒赏、结盟立会、奸淫妇女、泄露密令、遗失军械、惊呼乱伍、持械斗殴、守卡不严、吸食洋烟者一律问斩。
咋样?跌眼镜吧?没想到袁大头治军还这么严。别人是不是都做到了不敢说,反正你们部队是做到了。——因为,蔡锷来了。一九一一年七月,云贵总督李经羲奏请清廷任命蔡锷为第19镇37协协统(旅长)。
蔡锷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生,在日本留学时和蒋百里、张孝准力压日本学生,被称之为“中国三杰”。回国后蔡锷一直致力于新军训练,也是李经羲在广西任职时的老部下。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文武全才,平时沉默寡言,言行深思熟虑,跟他二十九岁的年龄很不相称。了解了他的过去后,你才知道:一个沉默的青年心里有多苦。
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到了太多国家民族的苦难,把救国救民的担子自觉扛了起来。
图:蔡锷
蔡锷到来后,十九镇统制(师长)钟麟同委托他为将士写一份“精神讲话”。蔡锷很快发了一本新教材让你们学习,这就是他亲自编纂的《曾胡治兵语录》。这本书后来被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教材。你后来想蔡锷的时候,总是哭着说,要不是蔡锷走的早,中国历史上有蒋介石什么事啊?你文化水平不高,当时看这本书还挺烦的,心里老嘀咕:当兵就当兵,看哪门子书,想看书不如去学堂。
瞧你们这兵当的,挖坑比农民苦;读书比学生苦。
但是蔡锷毫不动摇,既狠抓军事训练,也狠抓政治学习。你终生不忘蔡锷的教导主要有三点:
其一,爱民。蔡锷反复跟你们上课,说“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参军之前都是民,吃穿都是百姓供,我们每到一地,给养、力夫、探子、带路等等,哪一样都要依靠老百姓。当兵的怎么忍心去危害老百姓?
其二,救国。当兵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列强环伺、国家危难,我们作为军人,必须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于报国为归宿。
其三,强军。战争不是儿戏,或者冰天雪地、或者酷暑难耐,或者雨雪露营,或者日夜行军。打起仗来,没吃没喝,血肉横飞,这些苦、这些惨,平时不训练有素,怎么打得赢?
蔡锷每天像个婆婆,见面就唠叨,见面就唠叨,说的你们都背下来了。当时不觉得,后来所有认识你的人都说你变了,你看得远了,有抱负,有情怀,讨人喜欢。蔡锷最大的功绩是给这支军队注入了灵魂。
一支有灵魂的军队就会思考、会选择。
一九〇〇年以后,清政府就开始派出大量留学生留学西洋东洋,本意是培养新一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朝廷奴才,也就是忠于满清朝廷的思想和西方实用的本领,哪知道留学生有了对比才知道满清有多可恶。
这批留学生,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了满清的掘墓人。在当时,他们在国外成立学生组织,出版爱国杂志《云南》,揭露朝廷黑暗。省内又有《云南日报》、《星期报》、《云南公报》遥相呼应,就连茶楼都有戏子唱哭诉民生艰难的戏。
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新军士兵渐渐倾向进步。新军变成了一支充满朝气的军队,躁动的情绪弥漫军营。
参考书目:
《蔡锷自述》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9年
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三辑》《蒋百里先生传》陶菊隐 文海出版社;
《曾胡治兵语录》时代传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严复戒鸦片: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淘历史》微信公众号2019年9月10
《清末新军变异之成因探析》仲华《南京社会科学》1994 年第 10 期
《清末新军的编练与教育》吴达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年第 2 期
《德国与晚清军事现代化》王建华《江海学刊》2004 年第 05 期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乔伟《南开学报:哲社版》1999 年第 03 期
《试论袁世凯在清末军制改革中的作用》徐林祥《安徽史学》1994 年第 04 期
END
报国 蔡锷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