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忠到底是什么死的 真的是因为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吗

导读: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朱元璋赐死,终年五十三岁。这只是史书中的记载,其实朱元璋之所以要杀死廖永忠,僭用龙凤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另一件事。我们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廖永忠到底是什么死的 真的是因为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吗"分享给大家!

孙金岭按:承蒙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的垂爱,拙著文学作品集《那年花开遇见你》得以近日公开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先生拨冗为文集撰写了隽永深情的序言,予以特别推荐。该书附有作者撰写的后记一篇,现在此发表,以飨读者,表达敬意。

一世尘缘一遇见,一树花开一情怀

(《那年花开遇见你》之后记)

孙 金 岭

当最终将这本文集起名叫《那年花开遇见你》时,心里蓦然有种轻松的释怀。它虽通俗了点,但却带着一缕温情,让人的思绪瞬间飞过了星辰大海。

我们这一辈子,注定要与无数的人相遇在人生的阡陌之上。无论是萍水相逢的匆匆邂逅,还是栉风沐雨的殷殷守望,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你生命传记里不可或缺的篇章。无论是蚀骨销魂的回眸一笑,还是韵味绵长的低吟浅唱,每一次的遇见,都为你一树的花开披上新的霓裳。

遇见父母家人,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宿命。这宿命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底色,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花样基因。

儿时的记忆中,父母双亲从来就没有过一张风华绝代的面孔,可供炫耀与欣赏,也从没有过什么惊世骇俗的壮举,令人澎湃与敬仰。在他们日复一日揉碎了的光阴里,有的只是为养家糊口紧蹙的眉头,为多舛命途无力的悲怆。他们那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串联起来的既往岁月,清苦平凡,晦暗无光。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们表现出些许的平和、淡定和自负,也依旧掩饰不住曾经的窘迫、挣扎以及恓惶。

但是低到尘埃里的父母,当我涂抹着他们的底色,携带着他们的基因,降临到他们已经习惯了的清贫世界时,却为我的第一声啼哭,准备好了一蓬遮风挡雨的屋,为我的第一次远足,踏平了通向山外的路。

从此那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多了一份牵肠挂肚的惦念,那缤纷烦扰的红尘中,也有了一份无处不在的暖。这惦念与暖,历经世事的蹉跎,于今才让人幡然醒悟,父母的时光早已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儿子的锦瑟流年,并温润了他身后的整个春天。他们那卑微对称着的庄严,渺小连接着的高大,脆弱修饰着的毅然,成为了我观察这个繁杂社会的鲜活标本,也成为了我感知世间万象的一面镜鉴。

揽一弯玉钩,掬一怀春露,用摇曳在心间的瘦笔,把如水的柔情烙进岁月的回溯,为勤劳悲苦却普通平凡的父母舞字成行,那是天底下每一个做子女的共同情愫,也是一个人匍匐在脚下这片土地应该知晓的来处。这来处,能让我们那受挫的理想,搁浅的抱负,以及过往不能言说的隐隐痛楚,得到恒久的抚慰与灵魂的救赎。

遇见知心老师,是我们从天而降的机缘。这机缘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成色,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花样容颜。

很幸运,我的童年虽赶上了荒谬的十年动乱,却意外得到了一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的老师悉心教化。他们形单影只地伫立讲台,心甘情愿地熬尽芳华,不自卑不放弃,以落红的悄然飘下,等待着一粒花籽儿在荒芜的心陌滋生萌发。

也很窃喜,我的青春沐浴了改革开放的东风,又与一群无问西东、但求真理的老师相逢在流光溢彩的时代。他们不余遗力地传道授业,意气风发地指点迷津,不虚伪不懈怠,以白杨的挺拔明快,期许了一朵野百合可以怡然摇曳的未来。

与老师的相遇,唯美了整个青涩的季节,而满眼的风景,也染绿了少年那一陇轻狂的田野。只是在对师恩愧疚的回忆里,在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思辨中,我一直问着自己,我是否也像他们那样,站成了一棵没有悲欢姿势的白杨,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从不寻找,只化叶成泥,一半在风里飞扬,从不依靠,只孤芳自赏……

遇见同学好友,是我们不可错过的福分。这福分构成了一个人幸福的指数,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花香浓清。

记得有首歌曾唱到,“一个人走路总不自在,心里少了别人的关怀。”其实,这个别人并不陌生难觅,直抒胸臆的同窗、一见如故的知己,都是我们梦里寻他千百度的挚爱;这份关怀也不繁复奢侈,懂得彼此的苦,欣赏对方的好,就是我们简单而质朴的姿态。

我一直浪漫地以为,同学好友的相遇,宛若一场纷纷扬扬的花事,它恣意发生,千娇百媚;彼此之间的福缘,恰似一壶绵绵柔柔的老酒,它醇厚有味,弥留珍贵。走过了云卷云舒的四季轮回,看惯了潮涨潮落的一色天水,我染一袭芳香,在清风里举杯,一如初见时的迷醉,你披一身叠翠,在花海中起舞,依然潇洒如昨,此情此景一定是心中的最美。

遇见如意职业,是我们不负春风的还报。这还报构成了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花期妖娆。

芸芸众生里,每个人都会有追逐的梦想,花花世界中,没有谁肯放弃枝头的绽放。既然选择记者是我不改的初衷,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便注定成了自己心仪向往的模样。

在诗意而苍茫的工作之余,苦苦地探寻中国记者的风雨心路,细细地讲述身边同事的传奇过往,静静地记录自己曾经的莺飞草长,没有他意,只为这份遇见笃定地守望,为心中那不死的青春留下一抹盈袖的暗香。

一世尘缘一遇见,一树花开一情怀。由此,真的很感谢于丹老师能拨冗为拙作撰写饱含深情的序言,衔华佩实,锦绣云天。更深深地感谢北京出版集团北教传媒总编刘青文先生与编辑张云珍女士,他们对文集的偏爱有加,使之最终得以付梓出版,圆我心愿。

花开时节遇见你,真好。

2018年12月于北京

——此后记摘自孙金岭所著的《那年花开遇见你》一书,已由北京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孙金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人。先后在《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栏目做记者,并长期担任新闻评论部制片人和播出主管。创作的电视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感动中国》“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一定位语的原创者。现为央视新闻中心综合部制片人。至今编辑出版了10多部电视新闻书籍,其中《焦点访谈红皮书》荣获第14届“国家图书奖”,是“全国广电系统百佳理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撰有《直问中国电视人》《花边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等专著,以及《田家父子》《中国户口》等长篇小说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