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从不愿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导读: 」 一向慢条斯理的刘敏涛抬高了声音,她迫切地希望有一部40岁女人的戏,「40岁女人的生活比电视里的家长里短小情小爱宽阔得多」。」 3个月后,李一诺降薪加入了盖茨基金会,也是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她们从不愿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分享给大家!

「女汉子不美吗?」一身仙女裙的第15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提出了这个问题。她顿了顿,自己做出了回答:「当年场上的我素面朝天,满脸汗水,一嘶叫青筋都爆出来,我觉得样子也挺美的。」观众用掌声表示了赞同。

这是《人物》和每日人物「2019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活动的现场,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12位女性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们作为女性力量的代表站上舞台,讲述却与励志、鸡血无关,而是关乎选择。在过去的某些时刻,各种各样的力量推了她们一把,有突如其来的变故、有对专业的追求、有对自身边界的不满足、更有应对社会议题的挺身而出。

文|陈墨

编辑|金焰

图|独家图片直播平台谱时

1

在演讲中,「年度专业面孔」刘敏涛和「年度焦点面孔」黄澜都潇洒地聊起了一个话题— —离婚。

刘敏涛一身白色套装,一头短发利落硬朗。难以想象,重新凭借表演回归公众视野之前,她曾经历面目模糊的过去。事业上升期遇到爱情,刘敏涛选择停掉工作,回归家庭。然而,循规蹈矩的生活没有带来预期的幸福,她从一个光鲜的女演员,退化成了买冰淇淋的钱都不能自己支配的家庭主妇。她选择结束了婚姻

重回表演行业,等待刘敏涛的却是40岁女演员的尴尬,对于她来说,这不是一种焦虑,而是一种遗憾。「我有点着急,不是着急我演不到这样的角色,而是着急我周围有那么多在这个年龄段人品戏品俱佳的好演员,那么缺戏演,缺好戏演。」

一向慢条斯理的刘敏涛抬高了声音,她迫切地希望有一部40岁女人的戏,「40岁女人的生活比电视里的家长里短小情小爱宽阔得多」。

通过剧作创造一个又一个全民话题之前,黄澜也曾和刘敏涛一样受困于家庭。婚姻中的愁苦和反思都成了她创作的题材,一个鲜明的表现是,2019年开播的《如懿传》。

黄澜主动提起《如懿传》遭受的「节奏慢」的质疑,事实上,她们几乎是有意避开「打怪升级」的爽文路径,「说好的女人的幸福,最后还是要得到皇帝的爱,还是要依靠男人吗?」经历了离婚再独立之后,她更想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能在重重束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

《如懿传》的最后,女主角用死亡的方式拒绝了皇宫这座围城,在演讲的结尾,黄澜感慨地说:「这份自由,在她所处的时代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好在我们现在不必如此决绝,只要你想,自由是一个始终可以拥有的选择。」

「年度理智面孔」获得者戴锦华用「单音与混响」来描述现代女性的处境,这位北大最受欢迎的女教授带来了极具学理性的思考:新技术革命弱化、模糊了性别分工,在虚拟世界中,性别更像是某种自觉的「角色扮演」,这种「扮演」继续强化着性别的定型化想象。与此同时,前所未有的自动化技术更新冲击着劳动供需关系,底层、边缘、年长的女性群体,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命运。

「年度进取面孔」获得者笛安分享的题目是「能够勇敢也是一种运气」。19岁时,她爱上了写作,而父母希望她成为大学老师,然后嫁给大学教授。「中国文化里的乖孩子都会有一种内化的讨好型人格,害怕让别人失望。但是总有一些时候,你要告诉别人,我不会永远成为你希望的那种人。」这是成为自己的路上必须要做的事情。

2

「年度担当面孔」获得者蒋方舟、「年度责任面孔」获得者李一诺、「年度倔强面孔」获得者金燕,3位女性的人生故事,都有着一个看似完美的开篇— —

一个是天才少女作家,一个是麦肯锡咨询公司年轻的合伙人,一个是小马奔腾影视公司创始人的太太,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充当着一切都好的典范,直到改变命运的时刻突然到来。

一袭白衣的金燕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5年前,丈夫李明突然病逝,由于先夫商业对赌失败,本不参与公司事务的金燕被判承担2亿元债务。她从舒适的生活跃入火中,奋力支撑公司,被迫出局后,一边自己成立影视公司重新创业,一边与她认为不公正的判罚抗争到底。

「我发现,一个好女人的所有定义都不能解救我于这些纠缠。」金燕说,出事以后,她把头发剪成毛寸,学会了坏脾气、骂脏字,「但这些男性的行为特征不是我心里的状态,像个男人一样生活,并不能把我带到更好的地方。」

在奋力生活的过程中,金燕发现了超越性别的人的意义。她倔强地接受噩运,「像遭了雷劈」的命运从没能剥夺她的体面。

与金燕的生活剧变不同,李一诺的转折点是与比尔·盖茨的一次会面。一身白色连衣裙的她在演讲中回忆,对于为什么要做基金会,盖茨的回答是:「如果你放眼看这个世界,你会意识到,在对这个世界至关重要、影响数亿人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真空。」

3个月后,李一诺降薪加入了盖茨基金会,也是从那时起,她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成功,而是试图用自己在商业领域的训练和经验,帮助解决更多人健康和贫困的问题。

回到北京工作,也让有3个孩子的李一诺切实发现了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不给自己设限的她创办了一土学校,通过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公平。她一直相信:「当你对现有的体系不满,认为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时候,唯一的路径就是在现实的环境里自己成功。」

说到创办一土教育的艰辛,李一诺哽咽了:「真的想到过放弃,觉得自己快没电的时候就站在校园里,闭上眼睛,去听孩子们的声音,听他们吵吵嚷嚷,欢笑和奔跑,那一刻你就又有了力量。这是力量终极的来源,来源于正视生命。」观众用掌声表达了支持。

蒋方舟分享的同样是一个有关责任与担当的故事。今年7月,她在朋友圈上转发了一个女孩儿被性侵的文章,并说出了自己也曾被此人性骚扰的经历。

作为从小在争议中长大的公众人物,蒋方舟早已学会了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如期泼来的脏水并不意外,但还是有一条微博刺痛了她:「蒋方舟除了被性骚扰以外还有什么代表作吗?」

一身粉色套装的蒋方舟微笑着说起这次伤害,「我突然意识到,『被性骚扰』这件事会是很长时间里跟着我的一个标签,而我每提一次,这个关键词标签在我身上就又放大一倍,而我必须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加倍努力,才能覆盖这个关键词。」这也让她理解了,为什么有很多女性在经历性暴力之后选择沉默,因为她们担心被这件事所定义。

在女性力量的舞台上,蒋方舟鼓励遭受过性暴力或不公平的女性,勇敢地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新闻事件或许会过去,但是个体叙述从来就没有时效性,因为这是救赎自己。」

空旷的舞台上,这3位柔韧的女性看起来都很瘦小,但她们所关心的世界,远比自己大得多。

3

作为「年度惊喜面孔」上台分享,范湉湉给自己的定位是演员。去年,范湉湉没有找下家就离开了《奇葩说》。《我就是演员》的导演看到了她想当演员的微博,给了她登台的机会。在一期节目中,她演了一个卖麻辣烫的老板娘角色,观众的好评让她自己都觉得神奇。

她说这并不是自己演技有多好,只是真心揣摩了人物的心理逻辑。她把演戏称为一场大型的自我谋杀,把情感揉碎放进角色里。她在现场立下了自己的flag:「既然我选择成为演员,我就希望自己成为影后。很多人说我用力过猛,我认为这是尽情燃烧。」

和范湉湉一样,在2019年,很多女性选择踏出舒适区,在新的领域寻求突破。

2019年2月,「年度公益面孔」获得者惠若琪选择退役,但并没有离开排球。早在2019年,惠若琪就成立了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推广体育教育。

惠若琪直率地说:「中国体育一直阴盛阳衰,但很遗憾,中国女队员的杰出表现并没有转化为她们当教练,或者谋求职业发展的杠杆。」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球,男性几乎垄断了教练组。退役后,她发起了自己的公益项目,希望用体育打破性别的刻板印象。「女性奔跑的样子不是扭捏,而是用尽全力去跑。」

「年度跨界面孔」获得者李小萌也在新的事业中获得了成就感。4年前,在专业新闻主持人的黄金年龄,李小萌选择回归家庭。当她想要重新工作时,却发现已经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她花了3个月找工作,背着双肩包在经纪公司楼下徘徊,直到连她自己都惊讶的想法在脑子里冒了出来:自己做。

这一年里,她成立公司、做自媒体、制作多档教育类谈话节目。她颇为感慨地说:「我慢慢发现,作为女性,相比经济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更重要。」

「年度独立面孔」洪晃演讲的主题是「做自己的粉丝」,她戏称自己是「最老的网红」。近几年,她强烈地感受到粉丝经济的强大,这也促使她思考,为什么大多数粉丝是女性?

「偶像的人设是会破裂的,榜样是用来参照的,不是用来模仿的。」洪晃希望女性能够培养出独立的自我意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

4

去年的「年度新声面孔」获得者范雨素作为返场嘉宾进行了分享,她笑说自己是个「过气的网红」。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她经历了来访记者「车如流水马如龙」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过程。因为当「网红」赚了一点稿费,她得以辞去育儿嫂的工作,在家看书写作。

这一年,她读物理,一边看星空一边背诵小学二年级课本上的《数星星的孩子》,想到2000年前有人和自己一样为此着迷,便感觉自己有了知音。她也读了很多大学生和博士生的返乡笔记,其中俯视和哀其不幸的笔调让她感到不适。

她讲自己的奶奶、母亲,讲和自己一样在城市做家政工的工友们,她扬着下巴,语气充满自豪:「我们这个劳动人民群体,不需要同情批判。我们不光鲜,不靓丽,但我们都是和野草一样有生命力的人。」

嘉宾演讲的间隙,更多普通女性的故事通过记录短片的形式得以展现:

35岁的摄影师郭盈光,两年前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自己征婚。通过这种行为艺术,这位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想要探讨,身为女性,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同仁医院的乳腺外科医生王宇,面对需要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不仅切除病灶,还努力帮助患者保留乳房外形。她觉得这是一份非常值得好好做的工作:「你保留的不仅仅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女性的尊严。」

43岁的李少云是武汉唯一一个带着孩子开车的出租车司机。被媒体报道后,很多人给这个单亲妈妈打钱,李少云大部分拒绝了:「过多的捐助会让我觉得自己很贪婪,工作才是真正属于我的,没有怜悯、没有同情的情况下,努力去工作。」

舞台之外,《人物》和每日人物的读者也贡献了一些女性的高光时刻。「女性力量盛典」前,《人物》、每日人物联合知名情感自媒体HUGO发起了征集,1300多个读者留言说出了鼓舞自己的女性故事。无论是来自HUGO的平凡女性声音,还是来自人物坚定的女性力量,这1300多个故事背后,是亿万女性在成长道路上的热情和勇敢。

这些征集到的故事,部分张贴在活动入口处的故事邮局展板上,也有读者在现场的明信片上留言,这些封存在红色故事邮筒里的心声,或将在今后的某个时刻,引起更多人的共鸣。除此之外,通过展示在门口的人物书局,读者得以了解更多关于《人物》的故事,在人物照相馆留影,还获得了登上「人物封面」的机会。

12位嘉宾的演讲结束后,《人物》、每日人物曾经报道过的女性故事在大屏幕上逐一展现,她们的故事,或许曾在某种至暗时刻照亮过一些读者。

盛典的最后,一些来自读者的留言和照片在屏幕上播放

《人物》读者雷思远提供了妈妈穿着白大褂的照片,「我的母亲,一名支援非洲的妇产科医生。她40多岁了,漂洋过海两年。她让我觉得— —女性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年龄和性别并不能阻止我们去追求生命的意义。」

《人物》读者张媛留下了妈妈年轻时梳着两条麻花辫的样子:「我的母亲是一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家庭妇女。我曾因为她在宿舍大院门口摆摊卖饼觉得丢脸,她却笑着对我说『妈妈觉得自己靠双手劳动吃饭不偷不抢,并没有觉得丢脸。』」

还有读者贝贝的姐姐、米粒的奶奶……

这些可贵的女性,点亮了生活,也点亮了盛典现场,她们是一束束持久而温暖的光。

文化 女性 人物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