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永铸:齐文化博物院藏部分先秦青铜器范铸

导读: 这件器物从器身凸起的四条“脊棱”保留的范铸痕迹看,外范用了四块范体,内范则采用了两种范体形式。从觚口到腔底,所用的是内芯范预留“芯头”嵌入外范的形式,从而固定了内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青铜永铸:齐文化博物院藏部分先秦青铜器范铸"分享给大家!

青铜永铸,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氏,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院,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从事文博、考古工作20余年,参与专业论文汇编40余篇,从事野外考古发掘近万次,其中《临淄商王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获得93年山东省重大考古成就奖。此墓地一夫妻并穴墓中出土大量礼玉,填补了临淄无葬玉习俗的空白,为研究战汉时期临淄地区玉器葬俗制度以及玉石流通途径奠定了研发方向。本人还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之余,积极实践各时期的青铜范铸技术,为研究、积累先秦齐地各时期的青铜范铸形式总结了资料。

齐文化博物院藏部分先秦青铜器范铸工艺分析

作者:青铜永铸

范铸的产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1976~1978年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马家窑遗址发现的青铜刀就已采用范铸工艺。发掘报告介绍,这把刀发现于编号F20的房屋遗址中,"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 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刀长12.5厘米。"20号房址内还同时出有彩陶盆和素面盆各一件,皆为马家窑文化典型器物。可知先民在五千年前就以掌握了制范铸造工艺。

铸造一件器物,首先要制作模和范。“模”就是器物的样子;“范”就是依据样子加工的型体器具。模和范具的制作依据造型的需要,又可分为独体、拼合和套装等形式,有时采用多种的模范组合形式才能完成一件复杂器物的形体铸造。 型体范具的制作,一般都有外型范(简称外范)和内型范(简称内范,俗称芯范)两部分组成。

“芯范”根据放置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内芯范和外芯范。由内芯范延伸出的嵌入外范的凸出部位,一般俗称为“芯头”, 类似于“榫头”的结构。“芯头”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内芯范,也同时为有些器物的耳或柱冒预留出安置的空间。在外范和内范之间加装的型腔支撑,一般通称为“范支”,包括“垫片”或者“泥撑”等等形式,作用是防止内、外型范贴合在一起。 就拿一个三足商周鼎的范具来说:包裹外型体的范就叫外范; 型体内的范就叫内芯范;在器底三足之间的型体范就称外芯范;从内芯范上延伸出那部分就称为芯头;放置到内、外范之间,支撑型腔的薄片金属物质就叫垫片;安置在内、外范上的型腔泥块就叫“泥撑”。青铜时代,一件器物的成形多会几种范支工艺一起使用。 齐国地处东夷之地,西周姜子牙封此建国,在姜子牙建国之前齐地还有莱、莒等商王封邑。因此,在先秦齐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从商至秦汉时期的青铜遗存。现就齐文化博物院藏部分青铜器上遗留的范铸痕迹,分析说明一下先秦齐国青铜器的各种范铸形式。

1、商代晚期青铜觚

2019年出土于临淄官道一号楼。这件器物从器身凸起的四条“脊棱”保留的范铸痕迹看,外范用了四块范体,内范则采用了两种范体形式。从觚口到腔底,所用的是内芯范预留“芯头”嵌入外范的形式,从而固定了内范,隔离出了觚的上部型腔;下部则采用的是在底腔内芯上加装一副对等的十字泥条,以此来支撑起内、外范型腔。觚体下部呈现的两处对等“十”字开孔,就是铸造后留下的内、外范“泥撑”位置。 觚体的这对十字开孔,不单是遗留的范支痕迹,其实在实际使用中还起到气体的通道作用。

考古发现,这类觚的底腔内壁常有炭火燃烧的烟炱痕迹,这说明这种酒具具有温酒的功能。温酒就需要燃烧,燃烧就需要空气,平底的设计阻碍了空气的流通,那么就要有进出空气的通道。 十字孔的加装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也作用于范体的支撑,一举两得。相比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那些觚形酒器,圈足下加装的三个或者四个支架,其实作用同十字开孔雷同。 商末青铜酒觚的范体示意图如下:

图1红实线部位表示的是四块外范中的其中一快;白虚线表示的是酒觚上下内芯范分离部位;黄实线十字架是酒觚下半部内、外范的泥撑位置;上半部内芯范靠延伸出的芯头嵌入外范支撑内、外型腔。

图2所指是底腔内、外范支架点的范铸痕迹。 图3与图4都是上下型腔遗留的范铸连接处痕迹。 有的口部型腔内还出现过二次接铸的痕迹,原因可能和口部范体破损或者铸造过程中出现的“贴范”现象有关,最后为了整体美观所采用的二次接铸工艺。

2、商代晚期辖軎

1988年11月28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从軎体留存的四处孔洞以及顶部范铸痕迹来看,外范用的是二块范体,型腔采用的是“泥撑”工艺。器身上的四处长方形开孔,就是型腔的支架位置。铸造完毕,去除泥撑就形成这种孔洞,也是一举两得之举,既支撑了内外范型腔又预留了插销的位置。 从器物整体形式看,铸口在軎体的顶部,为了保持顶部纹饰的美观,铸口没有设在顶部的最中央,而是在一侧偏离的位置,这样就不会破坏纹饰的整体效果。

范具的底口痕迹显示,内芯范底面一端是平面接触的外范体,没有延伸芯头,原因主要是四处泥撑的加装,内外范体型腔已经非常稳定,所以只需内芯底放置平稳,顶部再无需加装垫片支撑型腔,因此顶部没有垫片遗存。这种把形体结构需要巧妙设计成型腔支架位置的范铸形式,是商代范铸工艺史上一次大的跨越,为以后形体范铸的思路开拓了方向。 商代晚期辖軎示意图如下:

图1.型腔“泥撑”的支架位置。

图2.内、外范贴合处范铸痕迹。

图3.二分法外范铸痕,也是型腔铸口的设计位置。

图4.内、外范之间,型腔的支架位置保留的范铸痕迹,说明支架是加装在内芯范上。

3、西周青铜盂

1965年7月1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高43.5公分,口径62公分。这件大铜盂是西周时期在山东出土的馆藏体量最大的一件,出土时已碎成多块,现展出的是修复后的效果。 大铜盂颈腹部外侧,一侧有一高高的凸起,一直不理解具体用途。有人说这是一种形体造型美观或者是一个把手,这些说法都经不起推敲。后结合同时期类似器物的形体结构形式比对得知,这一侧的凸起,原本是大铜盂两侧附耳里面的插榫之一,前期的修复人员,不了解西周时期的范铸工艺,只是当成了一个形体附件拼装了上去,才导致后期的种种猜测。

从器表留存的痕迹看,外范采用的四块范体,腹内范是一块整体,底芯范也是一块范体。之所以那么简单的外形,外范为何还要采用四块范?一般圆体的器物多两块范或者三块范就能解决,这主要同这时期加装的两个附耳有关。如果外范采用二分法或者三分法制范,显然不好定位附耳在外范上的摆放位置,而且还会形成诸多的形体卡角,为铸造前的范具修整带来不便。

这时期有附耳的器物,附耳采用的多是“半包”的制范形式 ,也就是在附耳的内侧把内芯范露出来一面,外范并不是全部包裹内范。附耳采用这种“半包”的制范形式,多是因为形体过于复杂,犄角旮旯的部位没法加装垫片所采取的一种变通方式。如果器物型腔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撑,难免就会造成内外范贴合在一起的现象发生,铸造时形体就会产生“铸漏”,也就是由于内外范贴合在了一起没有了型腔空间,铜水流不过去。

这时匠人受“铸漏”现象的启发,逐渐改用了主动把外范一面不包裹,露出内芯范,这时内芯范也就贴合到了外范上,外范也就自然形成支撑内芯范的作用。有了外范的自然支撑,所以附耳型腔内也无需再加装垫片支撑型腔,显然解决了有些形体不便于加装垫片的问题。这类制范工艺多用于型体附件的制作,如器物的腿足、附耳等。这种“半包”制范工艺的产生,是范铸史上一次大的飞跃,使那些因造型繁缛而又不便于采用垫片的形体范铸成为了可能。 不过这种“半包”的范铸形式,多是采用的套范铸接工艺与主体拼合在一起。就是说,首先要先把附件范铸成型后,套装在主体器物的外范内,浇铸时也就自然与主体器物衔接在了一起。

就拿这件青铜盂来说,操作流程一般是先把铸好的附耳两端挖出部分内芯土形成榫洞,然后再加装上附耳与主器之间的耳鋬的型腔范块,并一同对分模印到主器外范的合范线位置 ,一般这类附耳都是取型体中间对分位置套装在外范分范线的位置处,目的是为了更便于附耳构件在整体范具上的摆放定位与后期外范具的拼合修整,这种工艺一般就称为套范。 附耳之所以要在两端挖掉部分内芯范土,是为了浇铸主器时便于铜水流入榫洞,与附耳之间形成一个榫卯的结构关系,以免附耳脱落。大铜盂腹外侧一端保留的这段铸造残留,就是主器套铸附耳时在附耳挖好的榫洞内留下的铜水填充痕迹。 还需说明的是,西周很多器物的附耳下端多有一个薄片状的下垂“耳垂”。

这个“耳垂”的作用,其实不单是一种装饰需要,它还是附耳的铸口位置和预留的外范分型定位坐标。 由于附耳的造型在整体器物装饰上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形态也是复杂多样,那么制作外型范包裹内模型时就不好确定包裹的中分线位置,如果把耳垂设计成一个中心定位点的话,制范时只需把两块外范合范线对齐这个“耳垂”的中心部位,也就自然形成了附耳的形体中分线 , 同时再把这个“耳垂”设置成附耳的铸口位置,正是一举两得,足见古人之智慧。 西周大铜盂一侧残留的附耳榫头与同时期两件青铜簋附耳构造比对图如下:

图2外范采用的四分法范铸痕迹。

图3附耳采用套铸工艺形成的耳鋬铸榫。

图4/5同时期龙鋬附耳簋铸榫部位残留痕迹比对(1964年6月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

图6/7同时期龙鋬附耳簋工艺形式比对。(1965年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

4、西周单玄纹青铜三足圆鼎

这个鼎于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临淄区河崖头殉马坑墓。从器表保留的范铸痕迹看,形体外范采用的是三快范体拼合,每块范的分范线都依据三足的中心点为坐标,这样不仅便于定位“内芯头”上立耳的摆放位置,更利于腿足外芯范的定位。只要把底足外芯范块拼合线对准外范腿足分范处,形成等线,合范时就不会导致腿足内外范体错位发生。一般底部呈弧面的三足圆鼎,外范多采用整体三分范拼合,有三条腿的,范具就分三块,有四条的就分四块。 商周鼎立耳都置于口部折沿上,外侧与折沿持平。立耳的摆放位置一般是取一条外分范线为坐标,在其一侧芯头上模印出一个立耳,另一侧立耳则取直线向对面延伸,在相对的芯头口沿处模印上去另一个。

这个鼎的三足呈圆柱状,从底部范铸痕迹看,底外芯用了四块芯范拼合,中间是一块三角形芯范,在三角芯范的每条边又各辅加了一块芯范,底芯范与腹芯范之间的底壁型腔用垫片形式支撑。底部外芯范多加这三条辅芯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外范从形体上取形,使底足芯范与外型范之间不产生形体卡角。因为这个鼎,外腹壁与底足外芯范之间形成的弧角过小,再加上每根圆柱形足与腹底之间产生的夹角也过小,都不便于形体外范的脱离,如果在底足三角形外芯范周边各辅加一块范体的话,这样就加大了腹与底、底与足之间的弧角,外范脱离下来就会更加容易。一般模与范之间的卡角角度都大于90°,才能最便于取下范具。其实底足芯范采用四块范具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更好的方便于外芯范在浇铸前的拿取修整便利,同时也可以把铸口和气口都设在这三条辅加的外芯范线间,更显相得益彰。 西周单玄纹青铜三足圆鼎范具示意图如下:

图2.白数字标注位置,就是腹底外芯范采用的四块范体组合痕迹,同时三条边线处也是器物铸口和气口的设定位置。

图3.外范与内芯范合范处铸痕。

5、西周双玄纹青铜三足圆鼎

也是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临淄区河崖头殉马坑墓。这个鼎外范采用的也是三分法;腹腔内芯范采用的也是外范固定“芯头”工艺;底部内外范型腔也是用垫片隔开;铸口也是设在底足芯范拼合线上,和上一个鼎所不同的是这个鼎的腹底外芯范只用了三块组合。使用三块范的原因,是因为器身腹壁与鼎底之间的倾斜弧角够大,三块底足芯范就能够保证与外范形体不产生卡角,所以也就无需在增加辅芯。看来古人制范也是随机而变,并无定规。 这个鼎腹内有阴线铭文,其实这是在鼎腹内芯范上,反书的阳线文字,铸造完后腹底也就留下阴线字迹。

把阴线铭文铸在腹底,这种行为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导致器底破损,因为鼎这类器物多是烹煮之器,为了最大化提升腹内温度,多会把底壁铸的很薄,如果把阴线铭文铸于腹底,则更减少了局部腹底厚度,使用中就很容易造成局部腹底破损发生。因此古人多把这类烹煮之器的铭文置于器壁相对比较厚的口沿上下部位,以此避免破损的发生。但这个置于腹底的阴线铭文,西周人也想出了相对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腿足外芯范块之间的拼合间隙加大,铸造后芯块拼合间隙间自然也就形成了较粗的线条痕迹,然后再把这种铸痕适当美化修整一下 ,也就相应构成了对底壁的承力作用,解决了由于底壁薄造成的使用困扰。大多数商周鼎底部的范铸痕迹不直接打磨掉的原因,也多是如此。 西周双玄纹青铜三足圆鼎范具示意图如下:

图1.虚线处是外范三分法范线铸痕,以每条腿足的中分线为分范定位点。

图2.腹底外芯范采用的三块范范铸痕迹,同时铸口和气口也设在底芯范与外芯范的合范线上。

6、西周早期条带纹饰青铜鬲鼎

1988年4月15日出土于临淄区河崖头殉马坑墓。这件器物从器表范铸痕迹以及腹腔内形体结构来看,采用了三种范铸形式:外型范与底芯范采用的都是一种三分范法,腹腔内芯范则采用了两种制范形式,从器身折腰到口沿处,采用的是内芯范设置“芯头”嵌入外型范的固范方式,同时把两个立耳也置于内芯范芯头上;折腰以下袋足部位则采用的是用垫片来支撑型腔的方法。一件器物,使用多种芯范形式主要和器物的形体结构有关,古人也是随机变通。 外范的分范定位点依据袋足的中分线为坐标,合范时只要外范分范线对准内芯范上的袋足脊线形成一条重叠垂直线,即可保证内、外范的型腔定位。 西周早期条带纹饰青铜鬲鼎示意图如下:

图1白实线所指是外范分型定位点。纹饰处周边六处乳突位置,既是纹饰中动物眼睛的设计又是外范分块、定型时参照的定位点位置。

图2.腹部型腔中加装的垫片。

图3.腹腔内芯范与底足外芯范之间型腔加装的垫片位置。

图4.铭文设在了器壁相对比较厚的口颈处。

7.春秋早期青铜三足圆鼎

1985年7月19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这个鼎的范铸工艺集结了前期所有范铸工艺的形式并且还有创新,到这时范铸形式已经变的既简单又好操作。从器表保留的范铸痕迹来看,形体外范采用的是商初就已出现三分法形式,内芯范采用的也是那种商初就出现的把内芯范延伸出芯头,并插入外型范中固定的方法,但三条腿足则变通采用了西周时期就以出现的“半包”范铸工艺,这就是它的创新点所在。

它创新的把圆形腿足等分为二,一侧设计成“半包”的平面形态,一侧还保持半圆,这一创举不仅便于外型范的取形,更减少了底足外芯范快的拼合数量。由于一侧是平面一侧是半圆,底足外芯范与形体外型范之间都没有了卡角,因此只要一块底足外芯范就解决了底足型腔的问题,同时这种“半包”内侧平的腿足设计,还大大方便了制范时的加工工序,制范时,只需把裸露的一侧腿足内芯范贴敷到底足外芯范上,即可完成腿足型腔的支撑问题。

鼎腹型腔用内芯范延伸“芯头”嵌入外型范支撑;三足内型腔用“半包”方式支撑于底足外芯范,所以这个鼎的腹壁和腿足型腔无需再添加垫片支撑,最多只需在底部内、外芯范之间的型腔内添加几处垫片用于支撑即可,器物的铸口同样也设在了底足外芯范与外范之间的拼合线处。 春秋早期青铜三足圆鼎示意图如下:

图1.外范分范处铸痕,也是以每条腿足中间做为分型位置。

图2.外范与腹底外芯范拼合处铸痕,同时也是铸口和气口的设定位置。

图3.三条腿足内侧采用的都是一面平的半包范铸工艺。

8、春秋晚期青铜环带纹三足圆鼎

1984年9月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东古城村。这件器物范铸工艺同前期相同,外范采用的也是三分法制范形式和内芯范“芯头”固范的方法;腿足也是采取的“半包”工艺;外芯范也是一块;铸口也是设在了外芯范与外型范之间的拼合处,制范形式并没有创新。 所不同的是,口沿上的立耳由以前的“实心”演变成了有内芯范的“空心”,并且立耳的角度也向外有所倾斜。制作这种立耳,制范时必须要在以前的实心耳朵内再添加一个内芯范才能完成,这样就产生了型腔,就需要加装垫片,反而增加了制范的难度。

那么当时的人为何还要多此一举?这难道是时代审美的需要?其实这是鼎的用途在生活中悄悄发生了变化。前期的鼎由于体量相对比较小,用途主要是盛装和加温部分食物,发展到春秋中期,鼎的体量逐渐加大,这时已经开始用鼎烹煮一些食物。为了确保烹煮的温度提升,加装一个盖子成为了必然,因此盖子也就相应出现了。有了盖子就要解决盖子的放置与口沿的密封问题,这时前期的直立耳设计也就相对阻碍了盖子的放置与鼎内温度的密封。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改变以前的立耳设计形态,如果把口沿上的立耳角度适当向外倾斜一下,这样就解决了盖子的拿取方便,再如果把立耳的整体厚度再加宽一下,也就增强了盖子与耳之间的密闭问题。 在这种加宽的立耳没出现以前,最早的盖子与立耳连接部位的形状就像英文大写的“E”的造型,中间的“一横”是插入耳朵中间的部位,拿取十分不方便。产生了这种有内芯范的外撇加宽立耳后,也就去除了那种在盖子上预留“一横”的设计,大大便利了盖子的拿取与鼎内密封功能。 试想,古人为何要在口沿上设计上耳朵?没有耳朵不是更方便放置盖子?原因主要和鼎的原始用途有关,由于要加温食物,制作鼎所选用的青铜热导性又很强,加温时不便于用手直接拿取,古人因此也就设计出了这种立耳,同时也发明出了耳钩。鼎耳的原始用途起到的就是一个钩挂作用,后随着时代审美的需要,才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构件装置。 春秋晚期青铜环带纹三足圆鼎示意图如下:

图1. 外范分范处铸痕,也是以每条腿足中间做为分型位置。

图2.立耳由实心变成了加装芯范的空心耳,内侧采用的也是半包工艺。

图3.外范与腹底外芯范拼合处铸痕,同时也是设定的铸口和气口位置。

9、春秋晚期青铜高柄豆

2019年出土于尧王村,高47公分,口径29公分,重6440克。这件豆形体和重量都非常大,范铸工艺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质的飞跃,首先是创出了范铸构件插接工艺,也就是先把所需的每个构件范铸完成后再插接组装在一起。这种工艺的产生,使大体量又造型繁杂的器物铸造成为了可能,就是造型再繁杂、体量再庞大的器形也可以通过这种分铸插接工艺,分断铸造完后再插接组装在一起。

就拿这个豆来说,如果豆盘与豆柄一体铸造,不仅范具体量大,不易铸造不说,还有可能因为器身高度导致铜水温度下降,铜水流淌不到位的现象发生。要是采用这种分断铸造再组合的方式,以上现象也就不成问题。 其二是发明了分段对铸工艺。从这个豆的外型范所留痕迹来看,豆体分为了上下结构,并且都是二分法制范,而且还在高柄部位加装了一个带状箍套。这个箍套不单单是为了美观需要,它其实就是豆柄二次铸接的接口位置。

由于豆柄高度过大又加上外径很细,内芯范肯定也是又细又长,如果一次铸造成型,难免会由于铜水的冲击力度导致豆柄内芯范断裂或者偏移,甚至铜水流淌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如果用多加装垫片或者增加型腔厚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用铜量会增加造成自身重量加大还会影响铸造后的整体美观。由此,这时的匠人使用了分铸后再二次接铸到一起的工艺形式,也就是把豆柄划分为两段,分别范铸成型后再在对接处包裹范体,浇铸衔接成一个整体,用这种方法,再高再细的器物也可以对接范铸完成。 采用插接工艺时,还要在被插接的构件一端先挖出榫洞灌注铅水,以此加强上下构件的连接性。体量比较小的构件,还会在浇铸前就在要对接的端口部位,对等设置两个小孔,以此构成卯孔的形式。方法一般是在预留卯孔的型腔位置加装两块垫片,待范铸造完成后,把这两处设置的垫片挖掉,也就形成了孔洞。插接灌注铅水时,铅水就会从这两处孔洞处流出少许,自然也就构成了一种榫销的结构,更加加大了构件之间的插接连接性 。

从馆藏这类工艺的实物残件得知,这类插接构件,都是先在主体构件上范铸预留出一个榫头,然后再在另一个构件上挖掉一部分内芯范土,形成榫洞。插接时,把溶化的铅水先注入挖好的榫洞,趁铅水冷却前将另一端带有榫头的构件插入灌有铅水的榫洞,才算完成整体器物的插接工作。 春秋晚期青铜高柄豆示意图如下:

图1.豆柄上下接铸的位置,同时做成了一种装饰,既美观又便于持握,古代很多器物都把二次接铸的位置巧妙设计成了一种装饰。

图2.豆盘与豆柄处保留的插接痕迹。

图4.同时期同类器物底部插接处工艺形式比对。(1974年5月征集收购)

10、春秋晚期青铜三足匜

2019年公安部门移交。这件器物的范铸痕迹表明,匜身采用的是一块内芯范;外范采用的是两块外型范。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底部有三条腿的器物又如何能够做到只用两块外范就能完成器物的制范工序?通过观察得知,三个底足与持握的龙鋬,都是采用的二次插接和接铸叠压的工艺后加上去的,这样匜身自然也就能用二分法完成制范。也就是先把匜身和手鋬范铸出来,然后分别再在设定的位置二次接铸上三足,用其中一足叠压在手鋬一端,另一端则设计成龙头的形态衔接在匜的折沿部位,从而与匜身折沿构成了一种卡销关系,真是巧妙。

这种设计大大省略了手鋬与匜身之间的结构制范难度。 腿足二次接铸前,外范上要预先设定好三足的摆放位置,设定的方法也很简单,沿着匜身分范轴线一端先确定一个足的位置,然后直线延伸,再在另一端的两侧对称确立两个足的位置,随后在外范上挖出榫洞即可。范铸成型后,匜身预留的三足位置也就出现了三个凸起的榫钉,二次范铸三足时,匜底预留的榫钉与二次范接的足也就构成了榫卯结构。

这种主动利用二次接铸添加附件的工艺,是先秦范铸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先前这种二次范铸工艺只是用于器物的补铸工作,并没有主动用于器物附件的再次制作。这种思想的转变,不仅是大大节省了制范的工序,还把用范具不能整体一次铸造的局限变的既简单又明了。再复杂的器物,采用这种二次接铸工艺,都可以分段完成。这种二次接铸工艺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都在频繁使用。 由于二次铸也需要一个单独的范具,所以也必须要有铸口。就拿这个匜的二次范铸的腿足来说,它的铸口就设在了足底,这也是最方便设置铸口的地方。 春秋晚期三足青铜匜示意图如下:

图1腿足二次接铸痕迹。

图2内、外范贴合处范铸痕迹特征。

图3腿足铸口与匜身范线铸痕,以及二次接铸的腿足叠压龙鋬的范铸痕迹。

图4龙鋬内侧采用的也是半包范铸形式。

11、战国早期雷地龙纹青铜三足圆鼎

出土情况信息缺失。这个鼎的附件部分全部采用的都是二次接铸工艺,包括盖钮、鼎耳、三足。所不同是,前期设在口沿上的立耳变成了现在附于腹壁的折耳。这种变化,主要和范铸形式的改变有关。 战国前期,鼎类器物采用的范铸形式主要是在口沿处,把内芯范预留出“芯头”,然后再把立耳模印到“芯头”上,最后包合外范使之与鼎腹一体铸造成形。现在是把鼎腹内芯范去除了“芯头”,鼎耳采用了二次再制范浇铸。因此,附耳不可能在设置到鼎腹口沿上了。

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和盖子的普遍使用有关。战国以前的鼎多没有盖子,就是有盖子的也多是一个平盖,而且还要在立耳的位置随着耳的形态留出缺口,拿取时十分不便利,而且自身密闭性也不是很强。现在把附耳移到了腹壁上,这种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鼎腹口沿上还加装了榫口,盖子不仅稳固,密闭性也大大加强。 这种形式的变化,也说明鼎的用途也在发生着大的变化。可见由以前的温器到这时已完全演变成了烹煮器,因此对盖子的密闭性要求会更高,才能更好的提升腹内的热量,达到烹煮的目的。 附件全部采用二次接铸后,制作鼎腹的型腔相对就变得简单起来,这时鼎腹只需两块外型范和一块内芯范就能完成型腔的拼合,再也不用考虑腿足的卡角问题了。

由于鼎腹形体近似于半球形,这种形态非常利于型范的合对,合范时只需在型腔底部和腹腔内适量加上几块垫片既能完成内外型范的支撑。附耳采用的也是“半包”形式,所以接铸时也无需再加装垫片。腿足的内芯范和外范在接铸鼎腹时由于内芯范有鼎腹范铸时预留出的榫头支撑,以及腹底对腿足外范的承托,大多无需再加装型腔垫片,只要在足底设好铸口位置即可直接实施接铸。 这时期,只是盖钮的接铸方法和腿足、附耳有所不同,腿足与附耳接铸时是预先在外范体中挖出榫洞形成榫头结构,那是因为腿足与附耳的形体都有一定的空间包裹榫头,盖钮因为形态呈环形,体积又小,因此不便于采用预留榫头接铸。这时的人也有解决的方法,那就是在浇铸盖子时,预先把支撑盖子型腔的垫片放置到要接铸盖钮的位置,盖子成型后,只要把盖钮处对应的垫片抠掉,自然也就形成了榫孔。

二次接铸盖钮时,只需在盖内部榫孔处再补加一块范块做为支托就行,这时铜水流入榫孔,盖钮与盖壁之间也就形成了一种榫卯关系。 这种全部附件都采用二次接铸的工艺,其实也有弊端。往往会因为定位摆放的偏差,导致腿足或者附耳二次接铸后位置偏移。所以才出现了三条足之间,有的足底铸口修整的很平整,有的却反而没有修整铸口,目的就是为了用铸口残留的痕迹来调整三足之间的平衡。 从这时期开始,所有器表装饰纹饰也由以前的外范整体刻画演变成了单元模印组合的方式。这也是范铸史上的一大飞跃,从而使加工纹饰的工作,变得轻松而简单。 战国早期雷地龙纹青铜三足圆鼎示意图如下:

图2.盖钮二次铸接铸痕迹。

图4.侧耳内侧采用的半包范铸形式。

图5.二次接铸的腿足铸口痕迹与腹底外芯范和外范合范处铸痕,同时也是器身铸口与气口的设定位置。

图6.纹饰处纹饰模印块的痕迹。

图7.二次铸腿足与器身接铸痕迹。

12、战国中期虺龙纹青铜三足圆鼎

1989年6月13日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葛家村。这件器物从器表呈现的范铸痕迹来看,与战国早期的范铸形式完全反转了个。战国早期是先范铸器身再接铸附件,这时却变成了先范铸附件再范铸器身包裹附件。 采用这种范铸方式的原因,这也许和前期足、耳在二次接铸时常会导致位置偏移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减少后期修整带来的麻烦,这时期的工匠把腿足与附耳改成了先范铸好后,再模印镶嵌到外范中定位和稳固。这样,嵌入外范的腿、耳自然也就与器身型腔构成了一个整体。

范铸器身时,腿、耳也就被包裹入了器壁,再也不会出现偏离的现象发生。 不过改用这种范铸方式后,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弊端,那就是鼎腹外范的范块数量不减反增了。因为前期要把范铸好的足、耳构件嵌入外范体,为了确保三足、两耳的摆放位置准确和稳固性,器身外范若还是采用两块范的话,就不能满足于足、耳的摆放定位需求,也不便于足、耳的稳固性处理。这时要是把外范划分成三块或者四块范,以上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到时随便选一块范在其中间嵌入足、耳,即可起到定位、稳固的作用。

不过这件器物从保留的痕迹看,外型范则采用的是四分法,结合这时期的范铸形式来看,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也许是古人为了更便于外型范对足、耳包裹的修整方便,才采取的行为吧。 战国中期虺龙纹青铜三足圆鼎示意图如下:

图2/3器身二次铸包裹腿足与侧耳的痕迹,也就是足、耳采用的都是先铸好后再嵌入外范中的一种套铸工艺。

图4.腿足铸口与腿足范线痕迹,以及四块外范与腹底外芯范合范处痕迹。这时,一般没有纹饰的腿足外范采用的都是二分法。为了器身的平衡,这个鼎在两足的足底上还采用了嵌入铅皮调整高矮的工艺。

13、秦代鼎、釜、甗的范铸形式分析

青铜范铸工艺发展到了战国晚期,基本延用的还是前期的一些范铸工艺形式,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一些变通。比如有些器物的腿足大多采用的还是二次铸工艺与器身连接在一起,但有些器物则开始使用“铆合”的形式连接器身。其实这种铆合也是二次铸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把以前的那种足、耳接铸方式,变成了两个独立构件通过灌铸铜水使之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在要连接的两个构件上都各留出一个榫孔才行,不然二次灌铸时无法完成两个构件的铆合。但为何还要如此麻烦,还是延用以前的接铸方法不是更好?原因主要是来源于垫片。前期的范铸形式多是在内外范之间加装垫片支撑型腔,但这种工艺往往会导致以后的使用中垫片脱落的现象发生,这主要是铜水填充型腔时只是包裹住了垫片,并不是与垫片融合到了一起,形同附件部位的“包铸”一样。再加上垫片与器物本身合金配比也有差异,使用中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难免会导致垫片脱落。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这时又恢复了以前的那种“泥撑”工艺。也就是把加装垫片的地方换成了用泥撑连接内外范体的方法支撑起型腔,这样也就壁免了由于使用垫片造成脱落的现象再次发生。同时“泥撑”形成的孔洞部位也就成了构件二次灌铸铆合的部位,一举两得。不过这种工艺必须要事先设定好“范支”的位置,也就是构件要铆合的位置,才能完成后期的铆接工作,这种接铸形式的改变只能适合一些简单的形体范铸。

这时期最大的一个范铸革新,就是在有些烹煮器的腹部加装了一个飞檐。这种飞檐的出现,解决了前期燃烧中灰烬会顺着腹壁上浮的问题。以前在燃烧中产生的灰烬由于没有遮挡、分流,会很容易污染食物。现在在腹部加装了这个飞檐,气流上升时就会遇到飞檐遮挡,从而分流了气体的方向,保证了腹腔内食物的清洁。 秦代鼎、釜、甗的范铸形式分析示意图如下:

图1鼎,是1976年9月出土于临淄区齐都镇尹家村。这是侧耳已经演变成了便于钩挂的环形,同时腹壁还出现了一个分流气流的飞檐设计。

图2/3釜,是2001年出土于临淄区中轩热电厂工地。环状侧耳的一种榫铸工艺形式。

图4/5甗,是1987年6月社会征集。这个甗采用的是一种插装组合工艺形式,也就是每个部件都能单独分开再组合在一起。同时也把釜腔口沿向外加大延伸,起到了分流气流的作用,三条腿足采用的也是榫铸工艺,避免了前期由于使用垫片造成的脱落问题。

战国晚期,一切器物的形体构造都变得非常方便实用。就拿这时期的鼎耳来说,以前不管立耳还是侧耳都是长方形设计,耳中间的空隙并不是很大,这样在实际使用中钩取就会很不方便。到了这时,把鼎耳变成了上圆下方的形状,也就是把耳的上半部做成了一个圆环形。这样在烹煮燃烧中,要想把鼎从火中取出来就会钩取非常方便。这种向方便实用化发展的趋势,其实也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由浮华变得务实,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在秦汉时期的器物上得到了现实印证。 图文只代表个人观点,转发也请注明出处。

青铜永铸 2019.8.27

图文由作者提供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设计 文化 战国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