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的那也不错,刘邦这种人是应该受受汉

导读: 韩信也认为刘邦没勇气杀他,一是他功劳很大,二是现在残余势力很多,刘邦离不了他,项羽的个人实力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刘邦的“弃子”,起码短时间内不可能。 人性是不可以拿来赌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如果是真的那也不错,刘邦这种人是应该受受汉"分享给大家!

对于韩信是否叛变,历史上说法很多,但大部分人认为韩信没有反叛之心。

其实韩信的死并非不可预料,是他自己太自信了,低估了对手的智商,也低估了对手的狠毒,虽然开国皇帝绞杀功臣的事很多,但韩信总觉得,不会是他。

蒯通曾在兵败韩信之时劝过韩信,让他摆脱刘邦,自己出来单干,韩信不听,蒯通还用文种举例子提醒韩信——自古忠臣无善终。

越王勾践能击败吴王,可不仅仅靠西施,文种给予吴王最后一击,然而他最终却被赐死。战神白起也无法避免被赐死的命运。

其实韩信的终极目标只是裂土封侯,顶多封王,封个“齐王”他也就满意了,但在刘邦眼里,这个有能力而无野心的韩信是他最大的威胁。古人都知道“夫唯不争”的道理,韩信越是不争,刘邦越是紧张。

他觉得韩信的“不争”是一种手段,一旦他有反心,刘氏江山会岌岌可危——找不到一个人比韩信更有威望,更能将兵的。

要知道由将领而夺取皇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军功是能刷威望最直接的途径,服从你命令的人越多,你离皇位就越近,如果皇帝不能操控大将,不能操控军权,他的个人安全就没有保证。

刘邦对韩信的芥蒂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小,在刘邦危急的时刻,韩信是帮了刘邦,但也要挟了他,韩信让刘邦给他封地。

韩信和项羽一样,都是六国贵族的想法,在六国时期就是列土封疆的,而秦始皇改为郡县制,这个制度让很多遗留的贵族十分反对,他们都想恢复“周制”。

韩信的想法可以理解,就是太急了,要知道郡县制是大趋势是不可逆的,历史是无法倒退的,只能更换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人不可能越活越回去,何况历史。郡县制是大势所趋,而分封制是被淘汰的,韩信此举也说明了他思想僵化。

所以说韩信正好撞在刀尖上,还得罪了小心眼的刘邦。

韩信的自信是他认为刘邦没勇气杀他,而作为建国功臣,韩信的能力不用说,是有目共睹的,而韩信在楚汉争霸之际,也起到了定鼎江山的作用——如果韩信为项羽所重用,刘邦死定了。

韩信也认为刘邦没勇气杀他,一是他功劳很大,二是现在残余势力很多,刘邦离不了他,项羽的个人实力决定了他不可能是刘邦的“弃子”,起码短时间内不可能。

韩信这个人瑕疵是有,但其人重情,而刘邦则无情无义,韩信以为他重情,刘邦必然也是这样,其实的他低估了刘邦的狠心。

人性是不可以拿来赌的,你无法看穿一个人的“假仁义”,刘邦在礼贤下士上比韩信做得好,而韩信则倨傲,人缘不如刘邦。可面面俱圆的人,也可能极度无情,他这么做只是为了巩固政权罢了。

刘邦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出身低微,能当上皇帝,你说他城府有多深?他不精明吗?韩信也许自己都没料到的事情,刘邦也能想到。韩信即使有反心,他自己没察觉的时候,刘邦也能察觉——这就是刘邦的可怕之处。

能将万万兵,不如操控万万人。能洞察人心并且操控人性者——王。

民间对韩信的呼声很高,觉得韩信蒙冤受辱,竟然死在女人手里,太不值了,所以有人写了韩信死后的事情,说得活灵活现。

在《三国志演义评话》中有讲到,韩信、彭越和英布这三名大将在地狱里跟阎王倾诉自己的冤屈,阎王很同情他们,就让他们转世为曹操、刘备和孙权。

这三人平分汉朝的天下,也算是帮他们报了仇,至于刘邦转世为汉献帝,被韩信转世的曹操挟持,颠沛流离,受尽苦楚。

如果是真的那也不错,刘邦这种人是应该受受汉献帝的苦,谁让他干尽缺德事呢?

这也说明百姓对韩信的同情和敬爱。

三国 刘邦 韩信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