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中的《上阳台贴》真的是李白所写吗?

导读: 白居易曾在《鸡距笔赋》中写道:“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 “鸡距笔”所用的缠纸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此又与晋、唐用硬劲笔的开叉不同,大致是宋人散卓无心之笔所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国家宝藏》中的《上阳台贴》真的是李白所写吗?"分享给大家!

12月9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开播。在第二季第一期,节目组再次走进故宫博物院,其中国宝李白唯一草书墨迹《上阳台帖》震撼亮相,引发大家激烈探讨。

唐代诗人李白传世墨迹极为稀少。目前被认为是世上唯一真迹的只有保存在故宫的《上阳台帖》。

但我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谢稚柳先生曾说过,“认识书体的时代风格是认识书体的个别风格的前提,传世墨迹如李太白的《上阳台帖》,尽管我们对李太白的书体完全生疏,也可以确定它是伪迹,因为它的时代风格不是唐”。

据悉,唐代书法用笔为“鸡距笔”。鸡距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省力、快捷、笔头硬劲,可有效控制笔锋使用范围能写出精细工整的小楷书和遒美细致的小行草。

“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白居易曾在《鸡距笔赋》中写道:“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合为乎笔,正得其要。象彼足距,曲尽其妙。”唐朝时期,人们逐渐告别了跪坐的书写方式,改为坐在椅子上伏案悬腕书写,因此要求毛笔笔管较短,笔锋软中有硬。

鸡距笔素以制作精良、名贵而著称。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等历代名家都甚爱此笔。这种笔的结构大致是:毛+麻纸+毛,粗短而锋利,是雄鸡之间战斗的武器,可谓“如剑如戟,可击可搏”。

鸡距笔所达到的书写效果也是普通的毛笔所难以模仿的。与普通散卓笔(无心笔)相比,鸡距笔最大的特点就是硬芯。用纯狼毫做笔芯,然后用多层绢纸裹束是纯狼毫(也称命毛),弹性好,入墨非常饱满,笔锋锋利锐锥,书写笔画清晰,出锋尖而有力,不分叉。

“鸡距笔”所用的缠纸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手段。缠纸法指用纸或绢裹笔柱,目的在于固定笔根,塑造笔形及更换笔头。由于有心笔采用缠纸绢的制作方法,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较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能肆意挥洒。笔心缠纸导致大幅度的提按、顿挫不灵便。

柳公权曾评价“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因此,唐以前的书风多具有有心笔的痕迹与影响,而这是唐以后散卓笔无法表现出来的。

另一位我国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在《古书画伪讹考证》一书中对《上阳台帖》也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他认为:“此帖书法用笔粗率,收笔处往往一放开锋,毫无含蓄。此又与晋、唐用硬劲笔的开叉不同,大致是宋人散卓无心之笔所书,不但不能是李白,恐连时代都不够五代以前。”“此帖笔致粗率,师心自用,且笔画肥厚,不类唐人用笔硬毫,近乎宋代散卓笔后风气,故定为伪”。

《上阳台帖》笔迹明显不是“唐笔”所写,笔法也与唐代不符。莫非李白不是唐人?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